别光盯AI芯片!调仓储能+存储芯片双轮起爆,这波联动机会要抓牢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03 14:53 3

摘要:市场目光总聚焦AI芯片,但另一重确定性机会已悄然成型:调仓储能与存储芯片正形成“能源-科技”联动爆发格局。前者有2500亿政策托底,后者迎全球涨价周期,两者在数据中心等场景深度绑定,构成1+1>2的投资逻辑,这波机会远比单点炒作更扎实。

市场目光总聚焦AI芯片,但另一重确定性机会已悄然成型:调仓储能与存储芯片正形成“能源-科技”联动爆发格局。前者有2500亿政策托底,后者迎全球涨价周期,两者在数据中心等场景深度绑定,构成1+1>2的投资逻辑,这波机会远比单点炒作更扎实。

联动核心:能源与数据的“刚需闭环”

调仓储能与存储芯片看似分属两大赛道,实则被“数据驱动能源管理”紧密串联。储能系统早已不是简单的“蓄电池”,而是需要存储芯片支撑的智能化终端——一块储能电站需搭载数千颗存储芯片实现充放电精准调度,而数据中心的绿色转型更催生“储能稳电+存储存数”的刚性需求。

政策与市场的双重催化让这种联动加速落地:国家《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明确2027年装机达1.8亿千瓦,带动2500亿元投资;同时存储芯片供需缺口持续扩大,三星、铠侠主动减产,车规级存储芯片涨幅预计达70%,企业级SSD单月涨价15%,双赛道共振效应显著。

调仓储能:政策+需求打开增长天花板

调仓储能已从“政策驱动”转向“政策+市场”双轮驱动,三大信号预示爆发:

1. 装机量暴增:2025年全球大储装机预计增长57%至194GWh,国内1-8月招标量已超200GWh,内蒙、甘肃容量电价政策加速项目落地 。

2. 场景多元化:从发电侧调峰到数据中心备电,再到充电场站峰谷套利,海博思创等企业已实现多场景突破,上海北翟路超级充电站项目通过智能储能技术降低30%用电成本。

3. 技术升级溢价:液冷储能、半固态电池等新技术加速应用,解决大型储能散热痛点,布局企业可脱离传统价格竞争。

存储芯片:涨价周期叠加国产替代

存储芯片的核心机会在于“周期反转+替代加速”的共振:

- 价格持续上行:高盛预测4Q25 DDR4模组涨价15%-20%,LPDDR5涨幅达15%-20%,服务器需求爆发是核心推手。

- 国产替代突破:长江存储232层NAND、长鑫存储19纳米DDR5通过头部认证,订单排至2026年一季度,直接拉动设备与材料需求。

- 环节分化明确:存储模组企业(江波龙、佰维存储)涨价传导最快,HBM封装(长电科技)等高端领域成长性最强。

核心标的与操作提醒

值得聚焦的三大方向

- 储能核心环节:系统集成商(深度参与招标,订单能见度高)、电芯企业(受益量价齐升)、液冷技术先行者。

- 存储芯片龙头:存储模组龙头(绑定国产颗粒,订单饱满)、HBM与DDR5相关企业(技术壁垒高)。

- 联动受益标的:为储能企业提供存储方案的厂商,以及服务长江存储、长鑫存储的设备商(北方华创)与材料商(雅克科技)。

避开两类陷阱

- 远离无实际储能项目、仅靠概念跟风的“伪储能股”;

- 警惕未进入头部供应链、研发投入低于5%的“伪存储股”。

这波联动行情的本质,是能源转型与数字经济的必然交汇。调仓储能的装机潮为存储芯片打开增量市场,存储芯片的技术突破又反哺储能系统智能化升级。抓住“政策托底+业绩兑现”的核心标的,远比追涨单点热点更靠谱。

来源:雨中观绿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