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大概是很多打工人的真实写照,我们依赖咖啡唤醒大脑,但很多人可能没想到,这杯小小的咖啡,竟还是降低肝损风险,促进肝脏健康的“秘密武器”。
“人到工位,两眼一睡,咖啡一来,灵魂归位。”
这大概是很多打工人的真实写照,我们依赖咖啡唤醒大脑,但很多人可能没想到,这杯小小的咖啡,竟还是降低肝损风险,促进肝脏健康的“秘密武器”。
日前,来自法国的一项大型研究,在追踪了数千名慢性乙肝患者后发现:每天饮用3杯以上咖啡的人,出现显著肝纤维化的几率,比不喝咖啡的人降低了84%!
01咖啡真有“隐藏技能”?
2022年,一项针对近4000名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法国大型研究(ANRS CO22 Hepather)发布,咖啡的“秘密功效”得以被揭开。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通过抽血检查,分析了像“转氨酶”、“血小板”这样的常规指标,然后套用成熟的公式(如APRI、FIB-4)来给肝脏的“健康年龄”打分。
他们发现,在爱喝咖啡的人群中,这些“健康分数”普遍更好,而且呈现出一种“剂量效应”——喝得越多,关联越强。
数据显示,每天喝3杯以上咖啡的人,其APRI指标提示存在显著肝纤维化的风险,仅为不喝咖啡人群的16%,也就意味着肝纤维化的风险相应降低了84%。
这一发现,就像是在生物学层面释放了一个清晰的信号:咖啡里或许藏有对肝脏有益的“钥匙”。
而如果说法国团队的研究只是集中于表象,那么后续的多项研究,则一步步揭开了咖啡护肝背后的生物学密码。
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一项长达7.5年、涉及47万人的大型研究,将咖啡的护肝效果归因于其富含的多酚类物质(绿原酸等),这种物质可通过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肝纤维化的起始环节),减少胶原蛋白沉积,延缓纤维化进程。
同时,在进入肠道之后,这种物质还能够抑制“有害菌”繁殖,减少内毒素的产生,这就好比清洁了通往肝脏的“上游水源”,使得肝脏需要处理和解毒的“工作量”大大减轻。
02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遵循这一建议,似乎就能轻松获得咖啡带来的健康红利。不过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是:我们是因为健康才喝咖啡,还是因为需要熬夜、加班才更需要咖啡?
对于大多数现代人而言,咖啡的盛行,恰恰是以高压、不规律作息这种伤肝的生活方式为背景的。
科学研究表明,熬夜本身会迫使肝脏在本该休息的深夜继续“加班”代谢,此时摄入咖啡提神,无疑加重了肝脏的负担。
或许正是洞察到这一现实矛盾,研究人员从咖啡的护肝机制中获得灵感,转而利用生物技术对其有益成分的特征进行强化,由此催生了以“倍-清-肝LiverPure”为代表、专注于“多靶点护肝机制”的新方案。
公开资料显示,倍清肝中采用的高浓度AKK001国产菌株,能够实现比咖啡更高效的肠道定植,动物实验显示,该成分可实现59.3%的线虫脂肪含量降低,从肠道源头阻断肝损伤通路。
而另一核心成分担子菌提取物,能激活“肝脏解毒酶”系统,加速酒精、外卖油脂等内毒素的代谢,同时增强肝脏的自我修复能力,与咖啡中多酚类物质的起效路径一致,但效率更高。
这种“机制延续+效能强化”的思路,使产品得以覆盖代谢调控、毒素清除、抗炎修复等多重环节。商智数据显示,“倍-清-肝”在京D东等平台的用户复购率超过60%,来自江浙沪、珠三角等高压地区职场人士成为消费主力军。
超六成用户在评论区反馈“熬夜后身体恢复更快”“体检脂肪肝指标有所改善”。浙江一互联网大厂产品经理表示:“现在已将其作为日常养护常备品”。
03 给你的“护肝咖啡”划重点
理解了咖啡的护肝原理,那么在实践中,我们该如何选择与饮用,才能最大化其益处呢?
综合现有研究,若优先考虑健康效益,可以遵循以下原则:
优选种类:英国南安普敦大学的研究指出,研磨咖啡保留更多活性成分,效果相对更优。
纯净饮用:营养专家建议,尽量选择纯黑咖啡,避免添加糖、植脂末等高热量成分,以免额外增加肝脏代谢负担。
适时适量:尽量在白天饮用,避免在深夜熬夜时大量摄入咖啡而加重肝脏应激负担。将每日摄入量控制在研究显示有益的范围内(如1-3杯),更为稳妥。
来源:罗医生健康说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