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东北解放战争初期,我军面对国民党精锐部队的进攻,感觉最头疼的是炮兵力量不足,炮兵人才和炮弹不够,这种局面直到朱瑞率领延安炮校到达东北后一点点捡洋落组建炮兵部队才开始改变。
东北解放战争初期,我军面对国民党精锐部队的进攻,感觉最头疼的是炮兵力量不足,炮兵人才和炮弹不够,这种局面直到朱瑞率领延安炮校到达东北后一点点捡洋落组建炮兵部队才开始改变。
日本投降后,朱瑞、邱创成等奉军委命令于1945年9月25日带延安炮兵学校1000多师生一支千余人的队伍从延安出发,赤手空拳奔赴东北组建炮兵。
朱瑞等10月到了沈阳,找苏军最高统帅马林诺夫斯基元帅请求苏方援助我军建设炮兵时,马林诺夫斯基元帅借口苏联与国民党政府有协定,不便公开支持为由婉拒,多方交涉之下无果,朱瑞等人深受刺激,决定一切靠自己,朱瑞带领炮校人员到处搜集武器和器材垫付,能拣就拣、能买就买,实在不行就抢。
在11月28日东北局从沈阳撤退时,负责保卫工作的高克领着5个日本人抢出两辆破坦克。炮校师生在奉命转移到抚顺时,在市委找到了各种火炮和高射炮27门。当时局势紧张,车辆和工具都没有,拉炮的只有几匹骡子,虽然有炮车却没有履带轮子。大家把破坦克的轮子拆下来代用,马拉人推,把这些宝贝运到了通化。
1946年初炮校在通化正式成立,随队的干部和学员分为山炮、野炮、迫击炮、高射炮和战车五个大队,此时的实际上是空架子。在1946年3月份时国军大举进攻,炮校于5月份迁往牡丹江,这才初步安定了下来。
当时北满大地上到处可见日军战败后遗弃的武器和军用物资。有些是苏军进攻时打坏的,有些是日军没来得及转移而丢弃的,破烂的坦克、汽车、大炮遍布于荒郊野外,至于遗弃的各种炮弹就更多了。朱瑞看到这些情况,果断地作出决定:分散干部,搜集物资,建立家业。炮校上至首长,下至伙夫、马夫,通通派出去,无论是城市、乡村,还是山沟、荒野,只要有炮就去。没听说有炮的地方也要去看看,能否找到意外收获。
在朱瑞的组织下,炮校的同志几乎走遍北满,对于日军曾经驻守过的地方,作过战的地方,他们都去搜寻遗留的火炮和炮弹。在那些日子里,东起绥芬河,西到满洲里,南到长春,北到虎林、爱辉的广大区域,都留下了炮校师生的足迹。
据当年的炮校副校长匡裕民中将回忆:在零下三四十度的严寒季节,到荒郊野外去寻火炮、拣器材,其艰苦是可想而知的。手伸出来就冻麻木了,拆卸零件时手掌沾上钢铁,能被粘掉一层皮。在深山老林里,一脚踏进深雪,就陷入半个身子。有时脚还够不到地,只好滚动身子往前行进。在密林中常被倒地的大树挡住去路,只好绕个大圈。为了防备土匪和野兽的袭击,至少三人一组才能走路,有时连向导也会迷路,只能在林中露宿。虽然历尽艰辛,只要找到一门大炮,大家就会惊喜得大喊起来。走近一看,不是缺摇架,就是少瞄准镜。但是大家并不丧气,在附近仔细挖掘,把散落的零件收集起来。
有一次接到老乡报告:日本人撤退时,曾将几门大炮推到镜泊湖里。朱瑞得知后,亲自率领一个连赶到湖边搜寻。湖面上结了厚厚一层冰,大家用镐刨开冰层,发现了炮身。朱瑞高兴地喊叫:“快去找绳子,把它拽上来!”大家拉紧绳索,喊着号子,齐心合力拉上3门大炮。在这一带还找到了日军的秘密仓库,一下就找到了15万发炮弹,这使大家极为兴奋。有些战争中破坏的武器,只要还有能用或能修好的零件,他们也都将其拆下,装在车上拉回来。
朱瑞还通过莫斯科克拉辛炮校时期的同学关系,从苏联红军的一些部队中弄回了十几门大炮。
到1946年5月,朱瑞领导炮校共搜集火炮700多门,弹药50余万发,坦克12辆,汽车23辆,还有大批的火炮零件和各种器材。依靠这些武器装备,迅速组建了6个乙种炮团(辖二个营)、4个丙种炮团(辖三至四个连)、6个炮兵营(辖二至三个连),并22个独立炮兵连,共计80多个炮兵连。还组建了一个高炮大队,2个坦克队,1个修械所。为东北发展炮兵部队提供了物质基础。
为充实炮兵装备,壮大炮兵力量,1947年4月,又抽调2个营另4个连分赴北安、孙吴、鸡西、绥芬河、兴安岭等地搜集武器。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搜集火炮98门,炮弹及引信各13万多发,连日军溃败时沉入镜泊湖的6门大炮也被捞出来。这次搜集到日军丢弃的十五榴、十加等口径较大、射程较远的火炮20多门,装备了一个重炮团,这是我东北野战军第一摩托化炮兵团。
1946年10月9日,东北民主联军总部下达了《炮兵第二号命令》。任命朱瑞为炮兵司令员,邱创成为政治委员,贾陶为副司令,匡裕民为副司令兼参谋长。具体规定了炮兵司令部的任务和职责。从此分散、庞杂的炮兵部队有了自己的领导机构和指挥系统。在炮兵司令部的统一规划下,炮兵建设得到了很快的发展,由原来自发、分散的状态,走上了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的发展阶段,逐步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强大的兵种。
在两个月后东北炮兵增至160个连,将基干炮兵及军区、分区与后方部队的十七个山炮连全部调出给各纵、师旅,使野战部队的师和旅各配有山炮营(三个连)或小营(两个连)。同时将山炮调出后的五个基干炮兵团合编为四个团。使得部兵部队每连火炮3门,部分连队2门。
到1947年2月东北炮兵已有各种火炮1000门左右,与敌相比虽仍处于劣势,但敌人炮兵分散在各守备要点我军炮兵善于集中使用,所以在战役战斗中可以形成相对优势,
从1947年4月到7月,朱瑞等在北安、穆棱、鸡西、绥芬河、镜泊湖等地仔细搜寻,又有很大收获。当时北安等地朝鲜族居民中存有不少日军武器,。朱瑞马上命令调来食油和烧烧酒与群众更换马匹和武器,双方皆大欢喜。在冬季过去,冰融雪化,许多被冰雪覆盖的火炮和炮弹又露出头来,被大家一一拾起。据1947年7月19日东总给中央的《关于彻底收拾日军遗弃之炮弹简报》,到手的各种大口径炮弹总数为:
美式火炮除缴获外还不能仿造,因缴获不全,美式火炮还不能形成主要火力。
当时进驻东北的苏联红军缴获了不少日军的重武器,其中包括大炮和炮弹。苏联红军不用日式装备,遂将一部分运回苏联,另一部分存放在朝鲜。朝鲜方面为了支援中国东北解放战争,主动向我军提供了有关苏联红军在朝鲜存放大量重武器的线索。为了得到我军急需的大炮和炮弹,朱瑞于1946年12月和1947年6月先后两次到平壤与苏军交涉。
朱瑞在平壤会见了苏军马林诺夫斯基元帅并达成协议,以农产品折价交换苏军保存的部分日军武器弹药,在近两个月的时间里,苏军每晚秘密发车给联军运送数十列车的弹药、器材和各种日制武器,包括几十门火炮和很多炮弹,大大改善了联军炮兵的物资条件。从1946年7月东北局驻朝鲜办事处在平壤成立到1948年9月结束两年多的时间里,东北局请求朝鲜政府支援的作战物资达2000车皮,基本上把日本人留下的存货全都搬空。朱理治在1947年6月给东北局所作的工作报告中,就有提到朝鲜支援的第三批次武器物资有110车皮,这110车皮武器物资就是朱瑞两次朝鲜之行的收获。
东北局各级首长的重视,朱瑞的精心筹划,使东北炮兵得以全面快速发展。到1948年8月辽沈战役前,东北全区共建立了16个炮兵团,2个高炮团和几十个师属山炮营。拥有山炮、重型迫击炮以上的火炮664门,步兵炮、迫击炮、六〇炮等小口径火炮近4000门。在东北战场上,我军炮兵不仅在质量上早已占优势,在数量上也占有绝对优势。这就为即将到来的战略大决战--辽沈战役准备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在解放战争后期四野在攻克锦州过程中共集中大小各种炮600余门,在攻克天津过程中集中各种炮538门,完全压制住敌军的火力,支援步兵一举攻克敌军重兵据守的坚固设防大城市。
来源:明紫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