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有我 | “天涯侠医”莫智峰Ⅱ:我的援非岁月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03 09:40 1

摘要:游走天涯,救死扶伤。幼时一部叫《天涯侠医》的电视剧,像一颗种子悄悄落入莫智峰心中。他未曾料到,多年之后的自己会与屏幕光影重合,成为一名援非医生。

游走天涯,救死扶伤。幼时一部叫《天涯侠医》的电视剧,像一颗种子悄悄落入莫智峰心中。他未曾料到,多年之后的自己会与屏幕光影重合,成为一名援非医生。

2023年12月3日,第一支由深圳独立组建的援外医疗队——第33批援赤道几内亚中国医疗队飞越重洋,抵达非洲的赤道几内亚(下文简称“赤几”),开展为期一年半的医疗援助。

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的莫智峰医生,正是其中一员。

第33批援赤几中国医疗队出发前合影

赤几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这里疟疾、艾滋病、伤寒、丝虫等传染病横生。14岁以下儿童的艾滋病毒感染率高达5%。莫智峰在巴塔工作的第一个月,经他手术的HIV阳性患者就有20多例。术中,他还因为当地医生的不慎操作,被患者鲜血溅到眼睛,吃了一个月艾滋病阻断药。

哪怕在巴塔这样的全国第二大城市,停水停电都是常事。连空调冷凝水都要被收集起来,用于器械清洗和洗手。而莫智峰和队友不仅重启废弃水井,还学会用柴油发电,在艰难中撑起了医疗和生活秩序。

医疗设备亦是紧缺之物。裂隙灯、心电图、B超、监护仪和雾化机等设备,大多是从往届遗留物资中修复拼凑而来。做手术时,被漏电的电刀“电”到,是家常便饭。

疾病像热带雨季潮热的水汽,无孔不入地渗透进千家万户,而好医生从来都像久旱甘霖一样稀缺。一批又一批的中国医疗队,怀抱着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坚定信念来到这里,披荆斩棘、知难而进,挽救了无数鲜活的生命。

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

在非洲,为孩子们建一个儿外科

医疗队兵分两路,一队在巴塔,一队在马拉博。莫智峰前期在巴塔,后期又调动至马拉博。

在队里,莫智峰负责大外科的工作。儿外科出身的他,敏锐地关注到当地儿童的困境:皮肤多发脓肿、疝气、烧伤、青枝骨折、一般外伤这些在国内常见的疾病,放在缺医缺药的非洲,却能轻易夺走孩子们的生命。

想在这里开展小儿外科的念头刚冒出来时,他心里没底。

那天傍晚,他忐忑地找到院长MARTINA。两人坐在办公室外的台阶上,看着夕阳将影子拉得很长。他犹豫着开口:“孩子们需要更专业的外科诊疗,我想把小儿外科建设起来,可设备……”

还没等他说完,MARTINA拍了拍他的肩膀:“有想法就去做,医院的资源,你尽管用。”

后来,当审批文件放在他桌上时,莫智峰看到她特意在旁边画上了一个笑脸。

于是,经过一个月紧锣密鼓的筹备,巴塔医院儿内外综合门诊开诊了。团队由儿科、儿外科、内科等多学科专家组成,像一支训练有素的战队,为孩子们提供专业和全面的诊疗。能为当地的孩子尽一份心力、留下一点光明,他心里说不出的开心。

莫智峰在儿内外综合门诊出诊

当医生失去了辅助检查

在赤几和在国内行医,是两套不同的逻辑。

一次,内科周长青医生紧急联系莫智峰会诊。那是一位饱受头痛和癫痫折磨的病人,瘦得几乎脱相,反应迟钝,眼神淡漠而呆滞,还发着烧。GC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仅有9分。

病情危在旦夕,每一秒的延误都可能造成不可逆的脑损伤,甚至死亡。

莫智峰弯下腰,试着跟他说话,没有任何回应。但在按压眼眶上方区域时,他因疼痛出现了闪避动作。结合颈部僵硬到无法转动的症状,莫智峰判断,这是脑膜受刺激的典型表现,“很可能是脑膜脑炎。”

如果在国内,医生可以通过CT、MRI等检查来明确病变部位,进行腰穿查脑脊液,寻找细菌、病毒、真菌、结核、艾滋病等病原学证据,进行精准治疗。

可这里是赤几。CT检查和腰穿化验都需要送外院检查,且价格不菲。病人的经济条件很差,最终连腰穿检查也没有实施。

没有条件做辅助检查,就只能依靠临床经验进行经验性治疗。莫智峰与周长青商量后,对他进行了抗感染和脱水治疗。

莫智峰始终悬着心:“如果我们猜错了呢?如果他不是细菌感染,而是艾滋相关、或是结核病导致的脑膜脑炎呢?那我们的治疗方案很可能无效。”

也许是命运的眷顾。几天后,患者的情况逐渐好转,体温下降,能够自己坐起来了。莫智峰心里那根紧绷已久的弦,终于松了下来。他知道,病人跨过了那道生死之门。

在落后的环境中,生命显得如此脆弱。在没有CT、MRI等辅助检查的世界里,医生只能靠一双手、一双眼睛和多年锤炼的临床直觉,在黑暗中摸索,把一个又一个生命从悬崖边拉回来。

在赤道线上,书写“深圳速度”

在医疗条件极其有限的赤几,每一次抢救,都是对医术和勇气的双重考验。而医疗队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深圳速度”。

一天下午,医疗队在外筹备中资企业员工体检工作。突然,妇产科阎恺医生的手机响起。

电话那头是在医院值班的麻醉科严霞医生,她语气急促地告知:一位当地女性因宫外孕破裂导致大出血,已出现失血性休克症状,情况危急!

莫智峰与阎恺立即警觉起来。他们心里都清楚,这种大出血患者,如果让当地医生来做手术,结局注定悲剧。

他与阎恺没有丝毫犹豫,立即启程返院,接手抢救。赶到医院时,患者口唇泛白,神情木讷,血压持续下降,生命体征不平稳。

更要命的是,这里根本没有血库,家属还在四处寻找献血者……时间,正在一分一秒地流逝。

在危急当前,要有决断的勇气。

“不能再等了!”莫智峰与阎恺一致认为,应当立即手术,一边手术一边等待血源到来。

麻醉,消毒,铺巾,准备器械……一切在默契中高速推进。

莫智峰(左二)手术中

但当他们打开腹腔,才发现情况复杂得多:

大网膜与膀胱、子宫严重粘连在一起,手术空间非常狭窄,大量积血和血块从腹中涌出,足足有2000毫升

阎恺和莫智峰果断剪开大网膜,两人高度配合,一人分离、一人止血。进一步探查,所见更让人心惊:术前B超报告左侧输卵管妊娠,但真正的破裂点其实在右侧,与B超结果严重不符!孕囊已经流入盆腔,并且还在不断出血。

由于患者曾有盆腔炎,组织质地脆弱得和“豆腐皮”一样,盆腹腔组织多处渗血,止血格外艰难。缝合时张力不足,则无法有效闭合创面;张力稍大,缝线又会撕裂脆弱的组织。

尽管情况生变,但两位医生手法精准而沉稳,见招拆招,在毫米之间寻求精妙的平衡,一步步处理病灶,最终成功控制出血!

监护仪上,看到患者的血压和心率数据逐步恢复,莫智峰揪着的心才放下来。

他们做到了!从患者入院到完成抢救,仅仅不到1小时!

没有血源支持、超声报告偏差、组织条件极差的极端条件下,中国医疗队凭借丰富的经验、冷静的判断和高效的协作,硬是从死神手中抢回了生命,将“深圳速度”书写在赤道线上。

患者康复后专程从蒙哥莫回到巴塔向队员表示感谢

全能型选手

医疗队秉持“鱼渔皆授”的理念,努力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将新技术通过临床培训、学术交流等形式传授给当地医护人员。莫智峰还担任巴塔医学院的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教学查房,讲解病情特点、治疗方案与手术技巧。

队员们的工作范围并不局限于巴塔医院或马拉博医院。回到驻地,他们还要运营驻地门诊为中资机构和华人华侨服务,让在外打拼的同胞们也能获得来自祖国的医疗资源。

莫智峰为中国工人做治疗

作为医疗队唯一全科医生,莫智峰什么都干。除了门诊和手术,他还担任“驻地门诊总检师”“驻地药房负责人”。抽血和注射、做B超和心电图、传染病检测都在他的职责范围。

队长说:“老莫,你就像水一样。”水无定性,随物赋形。无论到任何岗位,莫智峰都能做得尽善尽美。

莫智峰的工作日常

药房管理绝非小事。库存还有多少药品、能否第一时间找到救命药,都直接关系抢救的成败和效率。在队长田怀谷的领导和安排下,莫智峰在巴塔驻地药房实现了高标准管理:分区明确、标签清晰、效期明了,每月以电子化的形式盘存药械。

莫智峰管理药房

他还要保证驻地的水电供应。巴塔是不收水费的,来不来水,什么时候来水,来多少水,全凭天意。一旦听到有队员扯着嗓子喊“包租公点解没水嘎——”,他就得往水塔跑,为大家切换井水。

有时候,无端一夜空阶雨,滴破思乡万里心。乡愁像一根爬藤,缠绕在队员每个人的心口。

不是手术日的时候,莫智峰会学习西班牙语,或是到国立孔子学院授课,传播中国文化。总之,不能让自己闲下来。实在想家中妻儿的时候,莫智峰就开始读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基础心理学,甚至犯罪心理学都读了。”今年2月,莫智峰取得了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的心理咨询师证书。

援非,把他磨砺成了一个“全能型选手”。

小患者的吻

一天,莫智峰在马拉博的海边散步,突然有稚嫩的童声从他身后传来,“Adrián!Adrián!”那是他的西语名字。

他回头一看,认出那是他救治过的一位腹股沟嵌顿小患者。男孩正与哥哥们在海边玩耍,竟在人群中一眼认出了他。

男孩的哥哥得知这正是救了弟弟的中国医生后,高兴地举起手机,要给他们合个影。莫智峰蹲下身,小男孩竟突然凑过来,在他脸颊上亲了一口,软乎乎的。然后把小胳膊搭在他肩上,身体紧紧依偎过来。

这一刻,莫智峰突然想到老队员的那句话:“在非洲,医生和患者的缘分,从来都不是看完病就结束的。”

这样的医患温情,贯穿了他整个援非岁月。有患者出院前,送来一袋当地的花生;有患者见人就宣传:“找那位中国医生,他能治好咱们的老毛病”;也有患者说:“中国的药太神奇了!我以前吃多少药都没用!”

莫智峰说:“其实哪里是药神奇,不过是我们带着真心来,捧着责任干。”信任像一粒种子,落在这片土地上,便长出了更多的藤蔓,将中国医生与当地百姓的心紧紧连在了一起。

一年半的时间里,莫智峰累计完成门急诊3429人次、手术1135例(含大量三、四级手术),管理住院患者2311人次。

援非任务结束前,荣誉纷至沓来。莫智峰和队友们荣获赤道几内亚国家最高荣誉——“国家独立勋章”。除此之外,他还获得了马拉博医院与巴塔医院分别颁发的“突出贡献奖”,以及中国驻赤道几内亚和平统一促进会授予的“祖国和平统一突出贡献奖”。

全员返深后,由赤道几内亚第一夫人发起的国家级慈善基金会——赤几康斯坦西亚·曼格·恩苏埃·奥科莫基金会,还特别向深圳市政府发来感谢信,表彰医疗队的突出贡献。

2025年6月10日,莫智峰荣获赤道几内亚共和国最高独立勋章

五百多个日夜,既漫长又短暂。长到足以让莫智峰熟悉非洲的雨季和旱季,短到离别时仍有说不尽的不舍。那是他从医生涯中最艰苦,却最闪亮的岁月。

“天涯侠医”莫智峰:我在非洲过春节

来源: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