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早餐】2025.10.03星期五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03 06:44 1

摘要:► 央视新闻客户端:今年以来,中国电影票房持续飘红,截至10月2日,全年电影总票房突破425.02亿元,超2024年全年总票房,这一成绩背后是中国电影市场的持续火热。截至目前,今年全国已上映影片数量超300部。

► 上证报:国庆中秋长假首日,超3.6亿人使用高德出行,高德调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日定位量近1万亿次,支持导航总里程突破90亿公里,均创历史新高。

► 央视新闻客户端:今年以来,中国电影票房持续飘红,截至10月2日,全年电影总票房突破425.02亿元,超2024年全年总票房,这一成绩背后是中国电影市场的持续火热。截至目前,今年全国已上映影片数量超300部。

宏观经济

1、能源局:今年国庆中秋假期首日,全国高速公路充电量达到1748.58万千瓦时,同比增长41.95%,创历史新高,目前,高速公路充电基础设施总体运行平稳。

2、卫健委:截至10月2日,全国累计提交2881.4万条育儿补贴申报信息,其中已确认1555.3万条。将会同相关部门积极推进育儿补贴申领审核工作,依托支付宝、微信、省级政务服务平台,以及线下服务窗口引导群众有序申领。

3、新华社:欧盟将继续推进建设“无人机墙”,并同北约密切合作,以确保欧盟成员国安全。“无人机墙”是一种反无人机系统,旨在快速发现、拦截,并在必要时击落可疑无人机。

4、每经网:在刚刚过去的9月,原本预计进入加沙地带的援助卡车数量为1.8万辆,但实际仅有1824辆,仅相当于加沙地带居民实际需求的10%左右。以军持续对加沙地带实施“令人窒息”的封锁。

地产动态

1、中指院:9月1日-9月28日,华北区重点城市北京、天津累计开盘9个,共推出房源2675套,相比上月开盘量增加。其中北京1903套,天津772套。总体来看,华北大区整体开盘数量有限,个盘去化效果良好。

2、克而瑞:10月,23个重点城市计划出让112宗含宅土地,起拍总价达672亿元。计划出让的土地中,底价超过100亿元城市为上海。单日出让金额超50亿元的城市为上海、无锡,分别计划在10月20日、10月11号进行相关出让。

3、湖北省武汉市:出台了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阶段性调整住房公积金贷款套数认定标准、加大刚性住房需求补贴力度、加大购买商办类房屋支持力度、支持一定期限内商务楼宇功能转换、优化老旧商务楼宇更新审批流程、调整优化购房落户手续、阶段性延长部分政策实施期限等8条新政。

股市盘点

1、周四,恒生指数涨1.61%,报27287.12点。恒生科技指数涨3.36%,报6682.86点。国企指数涨1.77%,报9724.38点。盘面上,生物医药股、稀土概念、机器人概念股、有色金属股等上涨,影视股、航空股、军工股、餐饮股等走低。

2、央视财经:受全球半导体行业回暖,美国科技股大幅上涨等影响,10月2日外资大规模回流韩国股市,推动韩国综合股价指数跳空高开,盘中涨超3%,且史上首次突破3500点。

3、英国金融时报:英国将对伦敦证券交易所新上市公司的股票买入免征0.5%的税收。这项免税措施可能将适用于公司上市后两到三年内。

4、新京报:岚图汽车正式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拟以介绍上市方式登陆香港资本市场,此举为汽车行业央国企新能源转型写下生动注脚。

5、恒生指数公司:紫金黄金国际符合恒生综合指数的快速纳入规则要求,将于10月15日收市后被纳入恒生综合指数、恒生综合行业指数—原材料业、恒生综合大型股指数以及恒生综合大中型股指数,并于10月16日起生效。

6、第一财经:根据此次美国“停摆”应急预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将强制其超过90%的员工停薪休假,仅保留约393名员工处理紧急执法和市场监督工作。证交会将继续处理企业的常规申报,但将暂停受理首次公开募股(IPO)申请。这可能会抑制近期美股IPO复苏势头。

7、财经头条App:亚洲可转换债券市场9月录得有记录以来最强月度表现。亚太地区可转换债券基准指数飙升13%,远超全球指数4.6%的涨幅。阿里巴巴2031年到期的可转债在此期间上涨28%。投资者对与押注AI驱动增长的科技龙头企业的股权挂钩型工具的需求上升。

财富聚焦

1、福布斯:当地时间10月1日,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再创财富纪录,其个人身价突破5000亿美元大关,成为有史以来全球首位“半万亿富翁”。

2、香港金管局:截至9月30日,已收到36家机构提交的稳定币牌照申请,包括银行、科技企业等多类机构。将按《稳定币条例》审批,争取明年初公布首批牌照,且首阶段只发数个牌照。

3、环球网:巴菲特执掌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正与西方石油公司深入谈判,计划以约100亿美元收购其旗下石化业务子公司。若交易最终达成,这将是伯克希尔自2022年以来金额最高的一笔收购。

行业观察

1、第一财经:10月2日,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的田湾核电基地累计安全发电突破5000亿度,为江苏及长三角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绿色清洁能源,等效节约标准煤消耗1.5亿吨,减排二氧化碳约4亿吨。

2、央视新闻客户端:位于四川西部的大渡河流域,是我国第五大水电基地。眼下,大渡河流域正迎来多个重大水电工程年内集中投产的冲刺阶段。在枕头坝二级水电站,正在安装独特的灯泡贯流机组,这种机组整个机身都浸泡在水里,实现“躺”着发电。

3、新华社: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科研团队近日在固态锂电池领域取得突破,为解决固态电池界面阻抗大、离子传输效率低的关键难题提供了新路径。

4、证券时报:日前,中国电建承建的我国首个千万千瓦级多能互补综合能源基地庆阳风光综合新能源示范项目二批D1、D2翼如风光电站2座330千伏升压站成功投运。本次投运的D1、D2翼如风光电站位于庆阳市环县境内,容量均为465.2兆瓦。

5、中国经营报:以全光网络为核心的 “全光运力” 正从技术概念跃升为数字经济的核心基础设施,成为支撑 AI 普惠落地的关键支柱。全光运力凭借其超大带宽、低时延和高可靠性的显著优势,能够有效应对AI算力爆发式增长带来的网络传输挑战。

6、央视新闻客户端:一架装载48吨货物的B767-300全货机10月2日从海南海口美兰国际机场顺利起飞,经停东非肯尼亚内罗毕后,接着飞往南非约翰内斯堡,标志着海南自贸港首条直达非洲的国际货运航线“海口—内罗毕—约翰内斯堡”正式开通。

7、中财网:中国通信设备巨头华为在智能手表市场的存在感不断增强。其季度出货量超越苹果,登顶全球。由于华为智能手表的平均售价仅为苹果手表的一半,在全球物价上涨和人们节俭观念日益增强的背景下,卓越的性价比成为华为产品赢得消费者的原因之一。

8、中经网:德国政府通过了一项名为“德国迈向核聚变发电站”的行动方案,力图在德国建造世界上第一座核聚变发电站。到2029年,德国将向该领域累计投入超20亿欧元,用于资助相关研究,支持研究基础设施和技术示范装置建设。

公司要闻

1、OpenAI:允许现任及前任员工以5000亿美元的公司估值,出售价值约66亿美元的股份。此次二级交易使这家ChatGPT开发商的估值超越埃隆・马斯克旗下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成为全球估值最高的初创企业。

2、界面新闻:苹果公司已暂停对Vision Pro头显的升级计划,转而专注于开发能与Meta平台公司产品相抗衡的智能眼镜。苹果的眼镜将高度依赖语音交互和人工智能,预计将有多种款式,并具备扬声器、摄像头和语音控制等功能。

3、微软:将把人工智能订阅服务整合进Office软件,以更好地与OpenAI的ChatGPT展开竞争。新的Microsoft 365高级版每月费用为19.99美元。

4、证券时报:小米17系列目前销量已超过100万台,比往代速度更快,小米正在抓紧提拉生产,增加备货。

5、亚马逊:宣布推出新的食品自有品牌“亚马逊生鲜”,将提供超过1000种食品杂货,几乎所有商品定价均低于5美元且客户评分不低于4星。“亚马逊生鲜”将直接对标开市客和沃尔玛的品牌,旨在通胀压力下强化这家电商巨头在价格敏感消费群体中的影响力。

6、界面新闻:美国外卖服务公司Doordash宣布完成对英国外卖公司Deliveroo的收购。本次收购对Deliveroo的估值约为29亿英镑。

环球视野

1、央视新闻客户端:因美国国会参议院否决临时拨款法案,美国联邦政府自10月1日起进入“停摆”。受政府“关门”影响,约75万名联邦雇员被迫停薪休假,多项公共服务陷入停滞,国家公园、航空系统均受到冲击。不少游客因行程被打乱而直呼“失望”。

2、证券时报:欧盟领导人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非正式会议,讨论防务和俄乌冲突等议题。然而,围绕会议的三大核心问题,各成员国分歧严重,未能达成一致。会议气氛紧张,议题集中在三大敏感问题:被冻结的俄罗斯资产、乌克兰入盟前景,以及欧盟内部的规则改革。

3、美国财长贝森特:10月1日,美联储主席候选人面试已经过半,面试将在本周继续。首轮面试将于下周完成。预计有3至5名强有力的候选人提交给特朗普。

金融数据

国外

1、亚洲:日经225指数涨0.87%,报44936.73点。韩国KOSPI指数涨2.7%,报3549.21点。

2、美股:道指收涨0.17%,报46519.72点;纳指收涨0.39%,报22844.05点;标普500收涨0.06%,报6715.35点。

3、欧洲:英国富时100收跌0.20%,报9427.73点;德国DAX30收涨1.28%,报24422.56点;法国CAC40收涨1.13%,报8056.63点。

4、黄金:COMEX黄金期货收跌0.43%,报3880.8美元/盎司。

5、原油:WTI原油期货合约收跌1.78%,报60.68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期货收跌1.58%,报64.32美元/桶。

6、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跌3.59%,报1909点。

· 狂飙6600点!港股科技股的“AI+估值”双轮驱动,还能嗨多久?·

“6600点,不是终点,是起点!”

10月2日,恒生科技指数盘中突破6618.84点,创下2021年11月以来新高。快手年内翻倍、阿里20日大涨35%、百度5日飙升近7%,连中芯国际也录得8%的涨幅,港股市场仿佛重回2020年的“科技股狂欢节”。

这轮“狂飙”并非无源之水。背后是多重因素的共振驱动:

首先,估值修复成为第一重引擎。国信证券指出,腾讯对标Meta、阿里对标谷歌,估值水位已回归至相近水平,前期被压制的估值迎来系统性修复。随着市场情绪回暖,资金开始重新审视港股科技股的配置价值。

其次,AI浪潮成为新一轮增长的核心叙事。国内科技巨头正加速推进AI“军备赛”——阿里云收入连续8个季度增速提升,二季度同比增长26%,主要受互联网、自动驾驶和具身智能等领域的生成式AI需求推动;百度文心X1.1模型在多项基准测试中与GPT-5、Gemini2.5Pro正面竞争,显示出国产大模型的技术突破力。AI正从概念走向落地,成为驱动业绩增长的新引擎。

资金面上,南向资金持续加码,已连续18周净流入。港股通正用真金白银投票,表达对“AI革命+中国资产”组合的坚定看好。

此外,宏观环境也提供了有利支撑。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全球流动性环境趋于宽松,为港股市场带来外部流动性助力。

然而,市场分歧也在暗流涌动。AI商业化进程能否如期兑现、地缘政治等不确定因素仍是潜在的“灰犀牛”。投资者在享受“估值修复+AI叙事”双轮驱动的同时,不妨多一份冷静——毕竟,风口的猪能飞多高,终究要看能否长出强壮的翅膀。

来源:财经早餐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