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少人种花生总犯愁:要么只长叶子不结荚,要么一下雨就烂根,最后收成就没多少。其实不是花生难种,多半是没做好“起垄”这件事。今天就用大白话跟大家说清楚,种花生怎么起垄,新手照着做也能有好收成。
种花生想高产?起垄得这么做,一步都别错
不少人种花生总犯愁:要么只长叶子不结荚,要么一下雨就烂根,最后收成就没多少。其实不是花生难种,多半是没做好“起垄”这件事。今天就用大白话跟大家说清楚,种花生怎么起垄,新手照着做也能有好收成。
先跟大家讲明白,为啥种花生一定要起垄?不是多此一举,是真有用。第一,能防涝。花生的根怕泡水,要是平地上种,下雨后水积在根部,用不了几天就烂根。起垄后,水会顺着垄沟流走,根部不会泡在水里,烂根的问题就少多了。第二,土壤更透气。起垄后土层变松,花生的根能扎得更深,吸收养分和水分的能力更强,苗长得壮,后期才能结更多荚。第三,方便管理。后续除草、施肥、采收,站在垄沟里就能操作,不用踩在花生苗上,不会伤苗。
接下来是起垄前的准备,这三步不能少。首先是时间,要在播种前7-10天准备好土地,别等要播种了才临时弄,赶时间容易出错。然后是工具,家里种几分地的小面积,用锄头、镐头就行;要是种几亩甚至几十亩,直接用起垄机,又快又标准,省力气。最后是土地处理,这步最关键。先把地深耕,深度要到25-30厘米,把底下板结的土翻松;接着撒底肥,每亩用腐熟的有机肥2000-3000公斤,再混20公斤复合肥,撒均匀后用耙子把土耙平,别留大土块,不然起垄后会高低不平。
准备好之后,就进入实操环节,花生起垄分4步走,每一步的尺寸和动作都要准。第一步定尺寸,垄面的宽度要控制在60-70厘米,太高太宽都不行——太宽的话,中间的花生采光不好;太窄的话,后期管理不方便。垄高要20-25厘米,低于20厘米防涝效果差,高于25厘米浇水后土壤容易干裂,影响出苗。垄和垄之间的间距留30厘米,方便后期走人和浇水。第二步开沟,在垄面的中间位置,用锄头开一条浅沟,沟深5-6厘米就行,别太深,不然种子埋得深了难出苗。第三步播种,把花生种子放进沟里,每颗种子之间的距离留15-20厘米,一亩地大概用15-20公斤种子,放的时候别扎堆,不然苗长太密会抢养分。第四步盖土,用锄头把旁边的土盖到沟里,厚度3-5厘米,盖完后用脚轻轻踩一下,把土压实,这样种子能更好地接触土壤,出苗更整齐。
起垄做完不是就没事了,后续还有2个管理要点要注意。第一个是浇水,播种后要马上浇一次透水,让土壤湿透,但别浇太多导致积水。出苗前如果不下雨,隔3-5天浇一次小水,保持土壤湿润就行,等苗出齐了就减少浇水次数,避免苗长得太旺。第二个是补苗,出苗后要及时检查,要是有缺苗的地方,赶紧补种。补种的时候先把缺苗的坑挖松,浇点水,再放种子,盖土后同样轻踩,补种的种子最好提前泡2小时,这样能快点出苗,跟上其他苗的生长速度。
最后跟大家解答几个常问的问题。第一个,垄太高或太矮行不行?不行。垄太矮,下雨还是会积水;垄太高,表层土容易干,种子缺水难出苗,就按20-25厘米的高度来,错不了。第二个,下雨后垄塌了怎么修?要是塌得轻,用锄头把垄面重新培土,恢复原来的高度和宽度;要是塌得严重,先把积水排干,等土壤稍微干一点,再重新起垄,别在泥泞的时候修,越修越乱。第三个,沙土地和黏土地起垄有区别吗?有。沙土地保水差,垄高可以稍微降一点,18-20厘米就行,避免水分流失太快;黏土地保水好但透气差,垄高要升到25-30厘米,让土壤更透气,减少烂根。
其实种花生起垄不算复杂,关键是把尺寸、步骤弄对,前期准备做足。只要按上面说的方法来,花生苗能长得壮,后期结的荚多又饱满,产量肯定能上去。要是大家在操作过程中遇到其他问题,或者有更好的起垄技巧,都可以在评论区说,咱们一起交流。后续还会跟大家讲花生出苗后的除草、施肥方法,感兴趣的可以关注下,别错过实用的种植技巧。
来源:巧巧短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