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三剑客硬实力大起底:百济、恒瑞、信达凭啥领跑国产创新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03 04:07 1

摘要:2025年的国产创新药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爆发期。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创新药市场规模已经突破7500亿元,同比增长18%,在全球的市场份额也提升到了6%。这背后,离不开一批“硬实力”企业的冲锋陷阵。今天咱们就来深扒一下创新药领域最正宗的3家公司——百济神州、恒

2025年的国产创新药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爆发期。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创新药市场规模已经突破7500亿元,同比增长18%,在全球的市场份额也提升到了6%。这背后,离不开一批“硬实力”企业的冲锋陷阵。今天咱们就来深扒一下创新药领域最正宗的3家公司——百济神州、恒瑞医药、信达生物,看看它们凭啥能在这条赛道上领跑,又给国产创新药的未来带来了哪些启示。

要说国产创新药里的“全球化玩家”,百济神州绝对是头一号。2025年上半年,它的核心产品泽布替尼全球销售额飙到了125.27亿元,同比增长56.2%,而且已经在全球75个市场获批上市。更厉害的是,这款药在美国市场的占有率直接冲到了第一,把国外的同类产品都压下去了。

百济能这么猛,离不开它“砸钱搞研发”的狠劲。2025年上半年,它的研发费用高达72.78亿元,是国内创新药企里投入最高的。也正是靠着这股劲头,它不仅实现了历史上首次盈利(归母净利润4.5亿元),还在血液瘤、实体瘤领域布局了40多款临床阶段产品,其中不少都是“同类首创”的潜力股。

更关键的是,百济的全球化布局不是说说而已。它是全球首家在纳斯达克、港交所、上交所三地上市的生物科技公司,在全球45个国家开展临床试验,商业化网络直接覆盖了大半个地球。这种能力,让它在面对国际巨头时也丝毫不怯场。

恒瑞医药早就不是以前那个靠仿制药吃饭的企业了。2024年,它的创新药收入占比首次超过50%,彻底完成了向创新驱动型企业的转型。截至目前,它已经有19个1类创新药上市,还有90多个在临床阶段,肿瘤、自免、代谢等领域全面开花。

2025年上半年,恒瑞的研发费用达到32.28亿元,在国内创新药企中排名第二。这笔钱没白花,它在ADC(抗体偶联药物)领域的布局已经结出硕果,多个产品进入临床后期。而且,它还和国际药企巨头GSK达成了约120亿美元的创新药授权合作,这相当于直接拿到了“国际市场的入场券”,证明它的创新实力已经得到了全球认可。

恒瑞的厉害之处还在于它的商业化能力。它的多个创新药都进入了医保目录,让患者能用得上、用得起,这也让它的产品能快速放量,形成了“研发-商业化”的正向循环。

信达生物在2025年上半年来了个漂亮的“翻身仗”——实现营业收入59.53亿元,同比增长50.6%,还录得净利润(Non-IFRS)12.13亿元,成功扭亏为盈。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它的减肥药玛仕度肽。

玛仕度肽是全球首个获批的GCG/GLP-1双靶减重药物,上市后市场反馈“非常不错”。它不仅能帮患者减肥,还能治疗2型糖尿病,目前正在开展多项III期临床研究。按照计划,2025年下半年它治疗糖尿病的适应症就会获批,未来的市场空间不可限量。

除了减肥药,信达在肿瘤领域的布局也很有看点。它的PD-1抑制剂信迪利单抗已经有多个新适应症在申报上市,比如联合治疗肾癌、结肠癌等。更值得期待的是它的新一代肿瘤免疫疗法IBI363,这款药有望在IO耐药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等领域实现突破,目前已经进入全球关键III期临床研究。

从这三家企业的表现,我们能总结出国产创新药的“突围密码”。首先,必须舍得砸钱搞研发。百济、恒瑞、信达的研发投入都排在国内前列,这是它们能持续推出创新成果的根本保障。

其次,全球化布局是必由之路。百济的出海成功证明,只有把产品卖到全世界,才能真正摆脱国内市场的“天花板”。恒瑞和GSK的合作、信达在海外设立全资子公司Fortvita,都是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最后,政策红利的加持也很关键。2025年9月,国家药监局推出了“创新药临床试验30日审评通道”,符合条件的创新药临床试验申请在受理后30个工作日内就能完成审评审批。这意味着国产创新药的研发速度还能再上一个台阶。

不过,咱们也得清醒地认识到,国产创新药在“从0到1”的原始创新方面还有不足,在基础研究、靶点发现等领域和美国还有差距。但好在咱们在“从1到10”的工程化领域已经实现了反超,比如在ADC、双抗这些领域,全球60%—70%的新药物都来自中国。这种“工程师红利”,就是国产创新药实现弯道超车的机会。

可能有人会问,这些企业搞得这么热闹,和咱们普通人有啥关系?其实关系大了。

一方面,随着这些企业的创新药不断上市、进入医保,咱们能用到的好药会越来越多,看病的选择也会越来越多。比如信达的玛仕度肽,不仅能减肥,还能治糖尿病,这对 millions of 患者来说都是天大的好消息。

另一方面,创新药行业的蓬勃发展也会带来更多的投资机会。但这里也要提醒大家,创新药研发风险高、周期长,投资的时候一定要擦亮眼睛,多关注企业的管线布局、研发实力和商业化能力。

总而言之,百济、恒瑞、信达这三家企业,就像是国产创新药领域的“三驾马车”,它们的每一步突破都在推动整个行业向前发展。虽然国产创新药要真正实现“从跟跑到领跑”还有一段路要走,但只要保持现在的势头,在研发、出海、政策的合力下,咱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未来的全球创新药舞台上,一定会有更多“中国声音”。(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来源:夕阳那一抹残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