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米兰刚散场,朋友圈就被三张脸刷屏:章子怡八进宫的Armani压轴、蓝盈莹把畲族绣片缝上Versace、车模小乌苏一夜涨粉80万。
米兰刚散场,朋友圈就被三张脸刷屏:章子怡八进宫的Armani压轴、蓝盈莹把畲族绣片缝上Versace、车模小乌苏一夜涨粉80万。
我盯着手机直犯嘀咕:咱们去时装周,到底是买面子,还是抢里子?
先说章子怡。
Giorgio Armani 2024春夏高定最后一件长裙,官网还没上架,她先穿去走了个红毯。
外媒标题干净利索:East meets West。
听起来像夸,其实把“东方”钉死在“西方”后头。
八年老熟人,年年坐第一排,今年干脆被请去威尼斯当评委。
套路很明白:品牌要稳亚洲票房,章要稳国际咖位,各取所需,谁也不欠谁。
可国内通稿一水儿“为国争光”,我看着都替裙子尴尬——它只是一件衣服,背不动这么大的旗。
蓝盈莹那条红丝袜更离谱。
Versace特制环保染料,颜色亮得像是会尖叫。
底下配的是畲族凤凰装改的短上衣,绣片拆自她外婆的嫁衣。
照片一出,浙江文旅厅乐疯了:2.3亿阅读,非遗搜索量翻四倍,博物馆直接打电话说要收整套。
意大利《晚邮报》拿整版讲“中国少数民族高定”,用词温柔得像在哄孩子。
我刷到一条高赞评论:终于不用看熊猫、龙凤、大红袍老三样。
瞬间被点醒——原来“文化输出”的KPI,靠的不是博物馆,而是明星腿上的丝袜。
有点好笑,也有点解气。
最魔幻的是小乌苏。
三天前她还是车展站台的车模,Instagram粉丝不到十万。
一场米兰街头抓拍,IMG经纪公司递合同,报价直接跳到200万一年。
上海外国语大学毕业,英语专八,现场不用翻译,跟品牌公关聊得比领队还溜。
采访里她说“以后少站台,多走秀”,语气轻飘飘,却把国内模特公司吓出一身汗:
原来“非传统脸”也能卖钱,那还要不要继续砸钱捧千篇一律的“高级脸”?
三件小事串在一起,像给行业抽了次血。
血报告单上写着:
“国际”两个字,不再等于白皮肤;
“中国元素”不再只是符号堆叠;
“模特”也不再非得是178厘米、55公斤的标准答案。
大家忙着算新增9个代言、1.2亿销售额,我却盯着报告最后一行小字:
观众看腻了完美,开始买单真实。
下次时装周,谁还舍得把外婆的嫁衣穿出去?
谁又敢把车展高跟鞋直接穿到米兰石板路?
答案不掌握在品牌手里,而在划手机的你我。
点赞那一秒,我们就已经投了票。
来源:富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