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被称为“中国身高最高的人”,身高达到两米三六,这个数字曾让他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即便是身高突出的姚明,站到他身旁也显得矮了一截。他就是鲍喜顺,来自内蒙古的牧民家庭。身高给他带来过荣誉,却也伴随着不少烦恼。
他被称为“中国身高最高的人”,身高达到两米三六,这个数字曾让他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
即便是身高突出的姚明,站到他身旁也显得矮了一截。他就是鲍喜顺,来自内蒙古的牧民家庭。
身高给他带来过荣誉,却也伴随着不少烦恼。
在医生看来,他的身高背后隐藏着健康风险,比如骨质疏松的可能。更曾有人劝他“最好不要生育”,这话让鲍喜顺心里不是滋味——不生孩子,家里不就断了香火?犹豫再三,他还是和妻子悄悄迎来了自己的孩子。
十几年过去,这个儿子却渐渐成了他“心头放不下的牵挂”,这又是怎么回事?
时间回到1951年,鲍喜顺出生在内蒙古一个牧民之家。家里兄弟姐妹多,日子过得紧巴巴,童年对他而言,朴素也平淡。
小时候,他的身高和周围孩子没什么两样。可一过十五岁,他的身体像被什么推了一把,开始猛长。
刚做好的衣服,别人能穿一年,他两个月就撑不下了。连家里那张原本宽宽敞敞的床,也渐渐装不下他越来越长的身子。
不到一年,他的身高蹿到一米八九,成了全村最高的人。
但这还没完——父母原以为他只是长得快,谁想到他的个头根本没停下来的意思。
二十岁那年,他已经长到两米一,最终停在两米三六。
这样的身高,走哪都是目光的焦点,可这些目光里不全是善意,也有指点和低语。
曾经温暖的家,在他眼里越来越像“一个小山洞”。家里的床根本睡不下了,他每晚都得蜷着腿将就。
后来他外出打工,经常睡在阴冷的地面上,潮湿的环境让他落下了风湿性关节炎。
一到阴雨天,关节就疼得他睡不着,走路也一瘸一拐的。
那时家里穷,为了给他治病,父亲只好卖掉家里的羊。
就在一家人为生计发愁时,一次去沈阳看病的机会,鲍喜顺遇到了一位军区大院的教练。
对方不仅帮他治了病,还常叫他一起打篮球。
身高让他在球队里很显眼,也打出了一些成绩。
可训练两年后,他还是离开了球队。说到底,是“不太合适”——
虽然他投篮有模有样,但和专业运动员比起来,还是有差距。加上他跑跳的姿势常让腿伤复发,他不想拖累大家,就主动回了内蒙古老家。
回到草原,鲍喜顺重新放起了羊。可身边人异样的眼神,让他越来越沉默,连成家的念头也搁置了。
好在,一位开火锅店的老板辛幸找上了门,看中了他的特别,几次请他到店里做宣传。
那十天里,鲍喜顺第一次感到被尊重,他开始试着接受自己的不同。
2005年,吉尼斯世界纪录向他颁发了“世界自然生长第一高人”证书。
名声大了,缘分也悄悄来了。第二年,鲍喜顺做了一件让人感动的事——
他用自己一点零六米长的手臂,从海豚嘴里取出了橡胶球,救下一条生命。
这个画面被电视台播出后,打动了姑娘夏淑娟。她主动联系了鲍喜顺。
五十六岁,对很多人来说已经是抱孙子的年纪,鲍喜顺却在这时遇见了爱情。
2007年,他和二十八岁的夏淑娟结了婚。两人身高相差六十八厘米,站在一起,像童话里的“巨人和公主”。
婚礼上,新娘踮起脚也够不到丈夫的肩,鲍喜顺就弯下腰,两人笑着吻在一起。
媒体都好奇这对“最萌身高差”夫妻怎么过日子。婚后,鲍喜顺特意定制了一张两米八长、两米二宽的大床,
这尺寸够睡五个普通人。没过多久,五十七岁的鲍喜顺和妻子商量要个孩子。
可医生听了直摇头:“你这年纪,身高又这么特殊,孩子万一有问题怎么办?最好别冒险。”
但他们铁了心想要一个自己的孩子,也盼着有个完整的家。
至于孩子会不会也长得特别高?他们说“顺其自然吧,高一点也不是坏事,将来还能打篮球呢!”
2008年,在众人的关注中,他们的孩子出生了。鲍喜顺给他取名鲍天佑。
出生时孩子身高体重都正常,检查下来也没问题,两口子这才松了口气。
从遗传上看,如果孩子继承了父亲的身高基因,青春期就会猛长。如今鲍天佑已经十六岁,让人安心的是,他成长得很健康,没有出现异常情况。
有报道说,天佑十四岁时身高是一米七,完全在同龄男孩的正常范围里。
他不光身体发育良好,学习成绩也不错。
在学校,他是个开朗的男孩,对爸爸的“名人”身份早已习惯,有时还会自豪地向新朋友介绍:“这是我爸。”
今年十七岁的鲍天佑,身高已经冲到一米八。照这个趋势,他的身高大概会停留在一米八左右。
年轻的他充满朝气,心里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
他喜欢打篮球,还是校队主力。看着一天天长大的儿子,鲍喜顺心里又暖又自豪。
岁月不饶人,如今鲍喜顺已经七十四岁,身高的负担渐渐显现——
他腿脚不那么灵便,出门要靠拐杖。他也不再是“世界第一高人”,这个头衔后来被来自土耳其的苏丹克森获得。
可鲍喜顺压根不在意这些,他说:“高也好,矮也好,日子不过一日三餐,名气都是虚的,哪比得上老婆孩子一句暖心的话?”
如今妻子夏淑娟依然每天陪在他身边,照顾这个比她高出七十厘米的丈夫。
在她眼里,丈夫高大的不只是个子,更是他那颗踏实温暖的心。
有人感叹,鲍喜顺这一生,从出名到回归平凡,始终心平气和。
他明白外头的热闹终会散场,到最后,陪在身边的还是家人。
他从没被“巨人”这个名号困住,而是踏实活成了自己——
一个负责任的丈夫,一个慈爱的父亲。说到底,一家人之间的惦念和温暖,才是生活里最踏实的东西。
来源:我们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