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这个人人都渴望成为“风口上的猪”的时候,我们只能回归常识一—我相信有风口,也见过许多鼓风机和吹风筒,但我知道鹰击长空是常态,而猪“飞”起来,下场注定悲惨。
在这个人人都渴望成为“风口上的猪”的时候,我们只能回归常识一—我相信有风口,也见过许多鼓风机和吹风筒,但我知道鹰击长空是常态,而猪“飞”起来,下场注定悲惨。
2023年AI绘画风口最盛时,我见过一个创业者:没学过算法,没懂过创作逻辑,砸光积蓄开了家“AI设计工作室”,靠低价接单赚了两个月快钱。可当免费工具普及、客户开始要“原创质感”,他的工作室连一个能改细节的设计师都没有——最后关店时,他说:“我以为风会一直吹,没想到自己连站的力气都没有。”
这像极了我们身边无数人:追过微商的货、赶过社区团购的车、挤过元宇宙的热闹,却从来没问过自己:风停之后,我凭什么留在牌桌上?
一、你看到的“飞猪”,大多摔在了半路上
举3个典型案例(精简版):
1. 2020年社区团购风口:某平台靠补贴拉新,日活破千万,却没建供应链,风停后因“缺货+损耗”亏光2亿,创始人转行开网约车;
2. 2022年虚拟人风口:某MCN花500万打造“虚拟网红”,却没懂内容运营,直播场均观看不足百人,最后虚拟人成了公司“最贵的硬盘文件”;
3. 身边的小事:朋友跟风开“网红打卡店”,没研究产品口味,靠装修火了1个月,第2个月就因“不好吃”被差评淹没,转让时亏了半年房租。
这些案例里的“猪”,都犯了同一个错:把外部的“风”,当成了自己的“能力”。风是流动的,可他们却把临时的借力,当成了永久的依靠。
二、真正的“鹰”,都在风来之前练好了翅膀
再看两个反例:
- 李某某不是“直播风口”吹起来的:在风口来之前,他做了3年美妆柜台销售,能精准说出每支口红的色号、质地,甚至知道“黄皮适合什么色调”——风口只是给了他一个舞台,而台下的十年功,才是他能站到现在的原因;
- 某科技公司不是“AI风口”催出来的:在AI火之前,他们默默深耕“自然语言处理”6年,做过200多个小项目练手,风口来临时,他们不用“跟风砸钱”,直接拿出成熟的技术方案,成了行业里的“稳定供应商”。
你看,鹰从来不用等风——因为它的翅膀,本身就具备“逆风飞行”的能力。风来了,它能飞得更高;风停了,它照样能扎进自己的领域,抓得住属于自己的猎物。
现在再回头看那句话,突然懂了:“鹰击长空是常态,猪飞起来注定悲惨”。
这个时代从不缺风口,缺的是“在风没来时,愿意沉下心练翅膀”的人。与其盯着别人“被风吹起来”的热闹,不如低头把自己的“翅膀”练硬——比如深耕一个领域、打磨一个技能、搞懂一个行业的底层逻辑。
毕竟,风会停,可长在自己身上的本事,永远不会消失。
当你成了鹰,就会发现:根本不用等风来,你自己,就是自己的风。
文末互动:“你曾追过什么风口?最后收获了什么?评论区聊聊[吃瓜群众]
来源:众嗨娱乐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