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是一个传统的榨油木槽。 1,将花生去壳磨碎,放进一个厚度为5厘米油箍压圆饼。 2,将一个个花生饼放进槽内。 3,加木塞用锤子敲打挤压。 4,油从槽底孔口流出。 第一次榨不干,还可第二次重复榨。
1、这是一个传统的榨油木槽。 1,将花生去壳磨碎,放进一个厚度为5厘米油箍压圆饼。 2,将一个个花生饼放进槽内。 3,加木塞用锤子敲打挤压。 4,油从槽底孔口流出。 第一次榨不干,还可第二次重复榨。
2、手手镰我们叫找镰。掐谷穗,黍子穗,高粱穗用。手镰是过去农业劳作的工具,保留可缅怀农耕历史,还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回忆
3、这个我小时候家里就有,是做鞋子用用的锥子,用来衲布鞋底子用的。老物件承载着过去的记忆,保留能让后代了解往昔生活
4、耧,这叫点播机,放种子的。播玉米小麦
5、这种钻船木工,以前建筑木工用的比较多,称为“雷公钻”。木匠用它钻孔,没有手电钻之前的手动钻。早期常见于走街串巷修理笼屉的,锯盆锯碗的。
6、这是民国时期的门锁钥,基本上都是黄铜制做,厚埻埻的,因为那时的人“工匠”精神强,舍得东西上,方桌子也包角、抽屉的拉手、手扣、搭拌,纯铜打造,没事了划拉一下,那铜件碰撞的声音叮当、叮当的很好听。这东西就是以前锁的钥匙,小的时候见过一两款这样的钥匙,大概在七十年代初吧,我奶奶还用这种锁锁柜子门。一般都是铜制的。
7、这物件在我们老家称谓“顾撸子挑子”,及手艺人挑此东西装着工具走街串巷,锔碗、锔缸等修理工具,展示修理人的才能。挑着这担子走村串乡修理人们的小五金家具用具,例如补锅,修锁配钥匙等等。这担子一边是一个风箱,另一边装着各种工具,材料,挑着这担子到处跑蛮辛苦的。
8、梿枷,我们那儿是用皮条编的几块粗竹片做的,肯定比这个好使。以前看过电影农村农民用来打麦菽豆穗的工具。
9、这东西叫“牛样子”,是牛拉套干活必需的。牛耕地拉车时架在牛脖子上的。一般是柳木根做的,很轻,结实。搭在牛脖子上,用绳子系上拉车、耕地。
10、石磙子在我的映像里,是用来修公路用来碾压公路路基的,前面几十个人或上百个 人拉(看磙子大小而定。后面一根长长的杠杆用来搬舵需五至十人。遇下坡时拉的人就要调头,反向拉着使磙子慢慢滑行。我们小时候没有看的最爱看了
11、我们这里叫趸固耧子,前面耩地下种后面压实浮土保墒,有利于种子发芽出苗。跟在耧后面压实已播种的垄沟土壤的农具轮子。
12、风箱,以前家家都用的物件。我上小学后,拉风箱就成我的工作。我小时爱看小人书,边拉风箱边看小人书。
13、是印板。印板(防止粮食被人偷,在粮食堆上按下印板,粮堆上就有印板的痕迹,粮食被人偷了,就能看出来。我曾在一个村庄带队,就是管知青的干部。我在生产大队买了30斤绿豆,在库房里称重后,在绿豆堆上周围用印板打了印,做了记号。防止人偷粮。
14、这个看着很眼熟,但实在想不起来,有认识的,请指点一下。
来源:旺仔甜妹妹8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