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重阳寒露前,必定是灾年”?今年重阳节在寒露之前吗?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02 16:49 1

摘要:秋分已过,田间谷子渐黄,农村老农们则开始关注起农历九月的重要时序。天气的冷暖变化及节气的更迭,都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着深刻地影响。在农村民间,为什么说“重阳寒露前,必定是灾年”?今年重阳节在寒露之前吗?

秋分已过,田间谷子渐黄,农村老农们则开始关注起农历九月的重要时序。天气的冷暖变化及节气的更迭,都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着深刻地影响。在农村民间,为什么说“重阳寒露前,必定是灾年”?今年重阳节在寒露之前吗?

重阳节是中国农历传统节日,时间固定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因“九”为阳数,“九九”两阳相重,故得名“重阳”,也叫“重九节”、“老年节”。在农村,到了农历重阳节有登高望远、赏菊饮酒、插茱萸、吃重阳糕等传统习俗。今年的农历的重阳节是在10月29日农历九月初九。

寒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标志着天气由凉爽转向寒冷,昼夜温差加大,露水更冷,部分地区开始出现除霜,北方地区开始种植小麦和秋收,南方地区开始播种油菜、蚕豆,为的就是防范“寒露风”。民间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的说法,就是提醒人们要及时添衣保暖。而每年的寒露节气通常出现10月7日-9日,由于不同年份农历闰月的影响,寒露的交节时间则会有所差异。今年的农历寒露节气的交节时间是在10月8日农历八月十七。很显然,今年的实际情况是,农历寒露节气在农历重阳节之前。

农村老话“重阳寒露前,必定是灾年”,人们之所以将其视为预警的信号,源于其对天气气候规律的经验总结。寒露节气本应是“露水先白而后寒”的转凉时节,若重阳节过早到来,则预示着当年的冷空气会提前南下,容易导致晚稻灌浆不足,致使后续稻谷出现减产、歉收的情况发生,这是人们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如今,我们早已经习惯通过天气预报来安排农耕生产,从现代气象学角度看,这种节气的时序异常往往与厄尔尼诺等复杂的气候现象相关,一旦出现极端天气,确实容易引发秋季早霜、冬季暖湿等异常气候。正如南宋《四时田园杂兴》中描绘的“秋来只怕雨垂垂,甲子无云万事宜”,古人对天气变化无常的担忧,正是建立人们在长期农耕生产实践的基础上得来的。

值得我们深思的是,这句农村老话是在提醒人们要顺应天时,尊重自然客观规律,适时的安排农耕生产活动,尤其是在气候复杂变化的今天,我们更应重视古人留下的气候观察经验,再结合关注天气预报的科学判断,提前做好农作物的防寒措施和应对异常气候的准备。唯有这样,才能让古人的经验与当下的科学技术形成合力,既不辜负土地的馈赠,也能从容地应对气候复杂变化所带来的农耕考验。

来源:阿豪视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