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衣服:威利・史密斯跨界艺术的时尚先锋路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02 15:22 1

摘要:威利・史密斯在时尚圈算是个“异类”,别人都盯着上流社会的昂贵礼服,他偏要给普通人做衣服,39岁因艾滋病并发症走的时候,还留下了一个年入2500万美元的品牌WilliWear。

威利・史密斯在时尚圈算是个“异类”,别人都盯着上流社会的昂贵礼服,他偏要给普通人做衣服,39岁因艾滋病并发症走的时候,还留下了一个年入2500万美元的品牌WilliWear。

现在提“时尚公平”“平价设计”很常见,但几十年前,他可是第一个这么干且干成的人,他后来的设计理念,其实早从家里就埋下根了。

1938年他生在费城的工薪家庭,爸爸是铁工,奶奶靠给人打扫卫生挣钱,妈妈和奶奶没事就自己缝衣服。

他后来回忆说“家里衣服比食物还多”,这话听着有点好笑,但细想就懂,对他们家来说,衣服不是啥奢侈品,是能靠自己手艺弄好看的东西。

也难怪他后来总提“妈妈和奶奶一直是优雅的女士,不用富有也能穿得好看”,这种“优雅不分贫富”的想法,打小就刻在他脑子里了。

本来他能顺着“上流路线”走的,奶奶的雇主认识纽约奢侈设计师阿诺德・斯卡西,借着这层关系,他拿到了实习机会,第一次接触到那些给上流社会做的昂贵礼服。

结果他转头就说“这不是我想做的衣服”,现在看,那时候他就没打算跟别人一样。

1965年他考进帕森斯设计学院,本来是个好起点,可1967年因为公开同性恋身份被开除了。

这事放当时挺扎心的,毕竟那时候社会对LGBTQ+群体还很排斥。

但也可能是这段经历,让他后来特别在意“不排斥任何人”,自己淋过雨,才更想给别人撑伞。

被开除后他没放弃设计,反而扎进了运动装领域,还拿了好几次奖,1976年,他跟助理劳瑞・马勒特一起创了WilliWear,这牌子后来火得超出所有人预期。

产品很快进了梅西、布鲁明戴尔这些老百姓常去的百货,最后全美国都能买到,一年能赚2500万美元。

那时候设计师品牌基本都端着架子,要么卖得死贵,要么只服务小圈子,他倒好,把“好设计”做成了普通人买得起的东西,这在当时算挺颠覆的事了。

WilliWear的衣服看着都挺简单,条纹棉短裤、宽松花呢大衣、束腰长衫,没什么花里胡哨的装饰。

他总说自己的设计是“背景衣服”,意思是别让衣服抢了人的风头,得让人本身凸显出来。

这点我还挺认同的,衣服嘛,最终还是要服务于人,不是反过来让人围着衣服转。

他不光让衣服便宜,还特别在意“所有人都能穿”。

比如裤子用的环绕式腰带,不管是胖是瘦都能调得合身,他还跟Butterick、McCall’s合作做纸样,让大家在家就能自己缝WilliWear的衣服。

更厉害的是,现在说“性别流动”“男女装混穿”是潮流,可他几十年前就这么干了,同一场秀里又放男装又放女装,一点不觉得别扭。

他还特别愿意听顾客的想法,说“顾客的搭配常让我惊讶,我从他们那里学习”。

现在品牌说“用户共创”很常见,可那时候设计师基本都是“我说了算”,他能放下架子跟顾客学,挺难得的。

而且他早早就从街头找灵感,那时候街头文化还没进时尚圈主流呢,他就知道普通人的穿搭里藏着真时尚,这点眼光是真毒。

WilliWear能火,还有个原因是他不限制顾客怎么穿。

他鼓励大家把他的衣服跟旧货店淘的单品搭一起,弄出自己的风格。

种“不控制穿搭”的思路,反而让衣服有了更多可能性,也让普通人觉得“时尚不是设计师的专利,我也能玩”。

威利・史密斯不只是个服装设计师,他还爱跟艺术圈的人玩到一起,而且玩出了新花样。

本来大家觉得时尚和实验艺术是两回事,他偏要把它们凑一起。

比如他给比尔・T・琼斯与阿尼・赞恩舞团的舞剧《SecretPastures》做设计,那舞剧的布景还是基思・哈林弄的,把舞蹈、艺术、服装混在一起,看着就特别有意思。

他还跟录像艺术先锋白南准、莱斯・莱文合作,甚至找芭芭拉・克鲁格、珍妮・霍尔泽这些艺术家给WilliWear设计T恤。

现在看“艺术家联名”很平常,但那时候他可是第一个这么干的,算是开了时尚和艺术跨界的头。

本来想只是做件好看的T恤,后来发现这么一弄,衣服还成了艺术的载体,普通人穿在身上,就等于把艺术带在了身边,这想法真挺妙的。

更难得的是,就算事业成功了,他也没飘。

媒体人金・哈斯特里特回忆说,他后来搬到了当时还挺破旧的翠贝卡艺术区,跟一群艺术家当邻居。

门外就算停着豪华轿车,他也不挪窝,就愿意待在那个满是创意的环境里。

很多人成功了就往富人区搬,怕别人说自己“不够档次”,但他不这样,他知道自己的灵感从哪来,守着那些艺术家朋友,比守着豪车豪宅还重要。

1987年,威利・史密斯因为艾滋病并发症去世,才39岁,太可惜了。

那时候艾滋病还挺受歧视的,很多人都躲着不谈,他敢公开自己的情况,也算是有勇气。

现在时尚圈说的“多元尺码”“性别中立设计”“时尚民主化”,其实都是他当年玩剩下的。

他这一辈子,其实就干了一件事,让时尚不再是少数人的游戏。

从费城工薪家庭里缝衣服的小孩,到做成影响整个行业的品牌,再到把艺术带进普通人的穿搭里,威利・史密斯用自己的方式证明,好的设计不该分阶级、分性别,应该属于所有人。

现在再看他的故事,还是会觉得,这样的设计师,再多来几个才好,毕竟时尚的本质,不就是让每个人都能穿上好看的衣服,活出自己的样子嘛。

来源:游史渊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