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甲钴胺片是一种常用于治疗神经性疾病的药物,主要通过促进神经修复、缓解神经疼痛、改善神经功能等作用。它常用于辅助治疗因神经受损引起的面瘫、神经性疼痛等症状。部分研究表明,甲钴胺还能缓解因神经系统紊乱引起的面部肌肉麻痹。然而,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和细节往往被忽视,42
甲钴胺片是一种常用于治疗神经性疾病的药物,主要通过促进神经修复、缓解神经疼痛、改善神经功能等作用。它常用于辅助治疗因神经受损引起的面瘫、神经性疼痛等症状。部分研究表明,甲钴胺还能缓解因神经系统紊乱引起的面部肌肉麻痹。然而,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和细节往往被忽视,42岁的徐正勇因忽略这一点,付出了沉痛的代价。
2021年,42岁的徐正勇是一名来自吉林的一名外卖员。冬季的寒冷对于他来说已是常态,即使气温骤降至零下十几度,他依然每日在大街小巷间奔波送餐。日复一日的外卖工作让徐正勇几乎没有休息时间,经常在外面待上十几个小时,长时间骑行使得他对寒冷的耐受力也在不断增加。为了尽快送完订单,他时常一边骑车一边啃着路边买的包子,午餐和晚餐也常常只靠快餐和外卖应付。
2021年11月15日,此时的吉林飘着鹅毛大雪,徐正勇顶着寒风刚送完手上的单子,感觉自己特别疲惫,脸上隐隐发紧。但他依旧强忍着疲倦,快速翻开订单,准备继续骑车前往下一个地点。然而,就在徐正勇起身准备骑车时,突然感觉到左侧脸部有一股麻木感逐渐蔓延开来,像是一根冰冷的针刺入了皮肤。嘴角逐渐失去控制,左侧的肌肉开始无法随意运动,表情似乎在不受自己控制地下垂。他试图用手去摸摸自己的脸,想要清醒过来,但那股麻木感仿佛在加重,逐渐向眼睛部位蔓延。左眼睁不开,眼角的不适感越来越强,仿佛有一道无形的障碍让他无法正常活动。
徐正勇的左边脸部开始逐渐失去控制,嘴角彻底下垂,左眼也紧闭着,无法自主睁开。虽然他紧张地掏出手机,想打电话求助,但手指的灵活性似乎也在下降,手机屏幕上的字变得模糊不清。几次尝试后,徐正勇才勉强打通了家人的电话,语音也变得不清晰,语气颤抖:“我……我可能出了点事,左脸完全麻木了……。”挂了电话后,他紧张地靠在外卖车旁,试图保持冷静,可是脸部的失控让他无法再装作无事,感觉越来越虚弱,连站立也感到困难。
徐正勇把围巾拢了拢,右手不自觉地捂住了自己的脸,想挡住吹在脸上的冷风来缓解这股不适,然后面部的麻木感并没有减轻,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加严重,徐正勇开始感到一阵阵的头晕,眼前一片模糊。身体的虚脱感让他难以保持站立,渐渐的,他的双腿开始发软,整个人瘫坐在地上。好在这时,一位经过的路人见状,赶紧走上前去,这才察觉到徐正勇的面部表情完全失控,脸歪嘴斜,立刻意识不对劲,于是连忙询问:“你怎么了?需要帮忙吗?”
但徐正勇此刻脸上的肌肉不再受控,嘴巴和眼睛似乎被一种看不见的力量紧紧拉住,令他说话也变得不清晰,只是摇了摇头。路人看到情况不对,立刻拨打了急救电话并将徐正勇扶到一旁。急救车很快将徐正勇送到了医院,急诊医生首先对徐正勇进行了体格检查,通过让他鼓腮、吹气、提眉等动作来观察他的面部肌肉活动情况,同时还检查他的肌肉力量和肢体感觉。
随后为她安排了血常规、头部CT和神经电生理检查等检查。检查结果显示:徐正勇左侧面部的神经反应迟钝,电信号传导受阻,且面部肌肉的电活动明显减少,表明神经受到压迫或炎症影响;MRI结果显示:面部神经通道处并无明显结构性病变,但神经周围存在轻度肿胀和炎症。诊断为面瘫。听到自己被诊断为面瘫,徐正勇感到十分震惊和不解:“我好端端怎么会得这种病呢?”
医生耐心地解释道:“面瘫并不是因为单纯的外部寒冷或压力,而是多种因素作用下神经系统受到了影响。比如长时间的低温、身体极度疲劳、压力过大等因素,都会导致神经的供血不足或神经受到压迫,进而发生病变,表现为面部的麻木和失控。”医生在确认诊断后,开出了甲钴胺片,告诉徐正勇这是治疗面瘫的常用药物,能够有效缓解神经受损带来的症状。甲钴胺片能够促进神经修复,帮助神经再生,改善面部肌肉的功能。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所以你需要坚持按时服药,并且在恢复期间,避免剧烈的运动和过度的劳累。更重要的是,要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合理作息,避免长期处于压力状态,并且要注意面部的保暖,避免寒冷直接刺激神经。”医生还特别强调:“面瘫的恢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你需要保持积极的心态,不要过于焦虑。”徐正勇点了点头,虽然心中依然有些不安,但他还是老老实实按照医生的建议去做。
出院后,徐正勇按照医生的叮嘱,每日坚持服用甲钴胺片,并严格遵守用药剂量。他把药瓶放在饭桌最显眼的位置,每天早晚都定时服用,从未间断。除了吃药,徐正勇还格外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一是减少了夜间送餐,保证晚上十一点前入睡;二是注意饮食清淡,尽量避免辛辣油腻的食物;三是出门骑车时,坚持戴上厚厚的口罩和围巾,避免寒风直接吹袭面部。家人也会督促他做一些轻度的面部康复训练,比如每天照镜子练习咧嘴、鼓腮、闭眼等动作。
渐渐地,徐正勇发现麻木感不再频繁出现,左眼可以慢慢闭合,嘴角下垂的情况也在缓解,甚至能勉强露出笑容。三个月后,徐正勇再次来到医院复查。医生为他安排了肌电图和面神经功能检测。结果显示:左侧面部神经传导速度较三个月前明显改善,肌肉电活动较之前增加,说明神经修复已在进行。听到结果后,徐正勇心里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然而就在徐正勇以为一切正在步入正轨的时候,新的意外却不期而至……
2022年8月9日,最近这段时间以来,徐正勇不知怎的,总感觉到比以前更容易疲劳,肚子偶尔隐隐作痛。但他以为是天气炎热、骑车时间长造成的,便没有多加注意。直到这天中午,徐正勇在爬楼外卖时,突然感到一阵头晕目眩,连身子都有些站不稳。尽管如此,他扶着栏杆缓了缓,然后有强忍着继续往上爬楼,试图继续送餐,但身体的虚弱感越来越强。
就在徐正勇送完单下楼后准备继续送下一单时,突然感到胃部剧烈翻涌,疼痛从腹部迅速蔓延到胸口,接着一阵阵的恶心袭来。他的手心和额头冒出了冷汗,脸色迅速变得苍白,眼前一阵阵黑影浮现,整个身体如同被压得透不过气来。徐正勇停下外卖车,靠在路边喘息,感觉四肢无力,甚至连自己都无法支撑。慢慢的。他开始感到呼吸急促,胸口像被重物压住一样难受。不断翻涌的胃痛让他几乎无法忍受,意识变得越来越模糊。下一秒,突然一阵剧烈的呕吐让他无力站立,跪倒在地……
急救车很快赶到了,徐正勇被紧急送往医院。一路上,他的意识时有模糊,剧烈的腹痛和恶心让他几乎无法保持清醒。到达医院后,医生立即为他做了详细的检查。首先进行的是血液化验,结果显示他的肝功能异常严重,肝酶水平远高于正常值。接着,医生安排了腹部超声检查,结果显示他的肝脏肿大,肝脏结构模糊,怀疑存在严重的肝功能衰竭。结合病史和症状,医生初步诊断为急性肝衰竭,并立即启动了紧急治疗程序。
医生快速为徐正勇建立了静脉通道,并输注了大量的液体和电解质,以稳定他的生命体征。由于急性肝衰竭可能引发肝性脑病,医生特别注意监测他的神志和反应,确保他在治疗过程中不出现意识障碍。经过几个小时的紧急处理,徐正勇的血压和脉搏逐渐恢复正常,面色也稍微恢复了些许血色。此时,徐正勇的家人也赶到了医院,看到他躺在病床上,面色苍白,家人们焦急的神情转为一丝不安的释然。
医生向家属解释了目前的治疗情况,并强调虽然急性肝衰竭的症状非常严重,但通过及时的抢救和治疗,徐正勇的生命已经脱离了危险阶段。徐正勇的母亲一边擦着眼泪,一边急切地问道:“医生,为什么我儿子会得急性肝衰竭啊?他平时身体一直挺好的,工作虽然辛苦,但从来没听说过他的肝脏有什么毛病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徐正勇的妻子也满脸困惑,接着问:“是啊医生,我丈夫一向身体健康,除了去年得过面瘫以外,平时连感冒发烧都很少有啊。而且他又不抽烟喝酒,怎么突然就会得这种病?”医生听完家属的询问,神情严肃,便开口问道:“我理解你们的困惑,急性肝衰竭的确是一个突如其来的病症,尤其是在像徐先生这样的健康个体身上。为了更全面地了解病因,我需要问几个问题。首先,徐先生近期是否有服用过一些药物,尤其是任何非处方药、保健品或者其他药物?这些药物可能会对肝脏造成影响。”
徐正勇的妻子听后,稍微沉思了一下,回答道:“他平时没什么大病小痛,就是在吃甲钴胺来营养神经,但这都是按照医嘱在吃的,没有擅自增减剂量。除此之外,他最近也没服用过任何特别的药物,甚至连保健品都没吃。”医生点了点头,继续问:“那么最近是否有过剧烈的身体疲劳或长时间暴露在恶劣环境下的情况?”
徐正勇的妻子立刻摇头,语气十分肯定:“没有,他虽然工作辛苦,但一直保持着规律的作息。最近也没有通宵送餐,更没有长时间在外面暴露到受不了的程度。他只是日常工作而已,并没有过度劳累到那种极限的情况。”听到这接连否定的回答,医生脸上露出了凝重的神情。他轻轻叹了口气,说道:“既然常见的诱因都不具备,那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排查一些隐性的因素。”
当晚,医生带领团队连夜组织急诊会诊,逐条排查所有可能导致急性肝衰竭的原因。结果显示:徐正勇从未服用过对肝脏有影响的药物,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常见的肝损伤药物;血清乙肝、丙肝抗体为阴性,未见病毒感染迹象;肝肾功能检查显示肝酶水平极高,肝脏功能严重受损;血脂、血糖在理想范围,排除糖尿病相关并发症;腹部超声未见明显的肝脏结构性异常或肿块;体检中未发现任何提示慢性肝病的迹象。所有常见的急性肝衰竭诱因都被排除,诊断路径就这样陷入僵局。
医生与徐正勇的家属正在讨论病情时,正巧遇到了来医院指导肝脏病学的李教授。李教授在肝脏疾病领域有着三十多年的研究经验,擅长分析肝衰竭的多重病因。医生急忙将徐正勇的病历递给李教授,并简要介绍了他的症状及各项检查结果。李教授接过病历,细致地翻阅着,眉头逐渐皱了起来,显然对目前的诊断感到疑惑。
他低声自语道:“从现有的检查结果来看,徐正勇的病情不像是典型的病毒性肝炎或药物引起的肝损伤,也没有慢性肝病的历史。所有常见的诱因都被排除了,这让我们很难直接找到病因。”他停顿了一下,目光凝重地说:“我们必须从生活细节中寻找线索,或许能找到一些突破口。”
很快,李教授就来到徐正勇所在的病房。一见面,付正勇的妻就声音哽咽,不停重复:“我丈夫真的非常遵医嘱吃药,连一天的剂量都不敢漏,从来没有自己乱吃过药,他工作虽然辛苦,但平时也不喝酒、不抽烟,饮食方面也很注意,尤其是油腻的食物他从来不碰……”
李教授点了点头,随后问出了一个此前所有医生教授从未被提起的问题,是一件看似平常到压根无法与急性肝衰竭扯上关系的日常细节。徐正勇的妻子愣了一下,仿佛从未考虑过这个问题,沉思片刻后突然睁大眼睛,眼神中充满了惊讶与懊悔:“有……有的,可是他一直有两种习惯,几十年了一直如此。我们觉得也没什么问题,从没想过这会对他的肝脏产生影响,怎么会突然……”
李教授轻轻点了点头,语气变得格外沉重:“这正是问题的关键,这其实是一种非常典型但极易被忽略的诱因。这几年我也遇到过不少类似的病例,看起来生活方式很健康,连医生都挑不出错,但实际上还是有2个关键的细节在持续伤害着他的肝脏。你们虽然守住了大方向,但却忽略了生活中的小细节,也恰恰是这2个看似无害的饮食习惯,在不知不觉间与甲钴胺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副反应,最终出现急性肝衰竭,差点丢了小命啊……”
第一个细节:过度依赖外卖和高脂肪食物
徐正勇的日常饮食,长期以来都以外卖为主,尤其是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在外卖行业忙碌的工作,使得他几乎没有时间自己做饭,便宜快捷的外卖成为了他的首选。尤其是冬天,寒冷的天气促使他更倾向于选择高热量的食物,如油炸食品、重口味的面条和麻辣小吃等。这些食物虽然能迅速填饱肚子,但它们的高脂肪、高盐分和低纤维含量对肝脏健康产生了长时间的负担。研究表明,长期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和精制糖分会促使肝脏脂肪堆积,进而引发脂肪肝,甚至发展为肝硬化。尽管徐正勇并未意识到这些食物的危害,但肝脏的代谢功能在长时间的负荷下已经开始受到损伤,逐渐丧失了自我修复的能力。
在他的饮食中,油腻和高盐的食物占据了很大比例,尤其是在冬季长时间骑行的工作环境中,寒冷和繁忙让他根本无暇考虑食物的营养均衡。这种单一的饮食结构,虽然能提供短期的能量,但长期来看却是对肝脏功能的不断侵蚀。肝脏作为脂肪和毒素的代谢器官,承受了过多的垃圾食物和脂肪,使得肝脏的排毒功能逐渐下降。当脂肪积聚在肝脏内时,肝细胞受损,进而引发炎症,最终导致肝脏功能的衰竭。在徐正勇的情况中,长期的油腻食物摄入无形中加剧了肝脏的负担,为急性肝衰竭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第二个细节:缺乏足够的蔬果和纤维摄入
徐正勇的饮食长期缺乏足够的蔬果和纤维。他的工作环境和生活节奏使得他往往只能选择简单、快速的食物来应对繁忙的生活。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非常有限,尤其是蔬菜类,通常只是随便点的外卖套餐中配的一点点绿色配菜。蔬菜和水果富含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不仅有助于肠胃蠕动,促进消化,还能为肝脏提供必要的营养支持,帮助其进行排毒和解毒功能。而缺乏这些食物的饮食结构,会使得徐正勇的身体免疫力下降,肝脏的解毒功能也会受到影响,进一步加重肝脏的负担。
研究表明,膳食纤维在肝脏健康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能够帮助减少血液中的胆固醇,降低肝脏脂肪的积累,保持肝脏的正常代谢。然而,徐正勇却一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长时间缺乏蔬果的饮食让他的肠胃功能逐渐变差,肝脏无法获得所需的足够养分进行自我修复和清除毒素。尤其是他常常选择快餐和油炸食品作为主食,这些食物中的纤维含量几乎为零,使得肠胃负担加重,代谢废物堆积,最终影响肝脏的健康。这种长期不均衡的饮食,虽然表面上似乎没有显著的症状,但对肝脏的危害却悄然积累,最终导致了急性肝衰竭的爆发。
徐正勇的饮食习惯,无论是过度依赖外卖和高脂肪食物,还是长期缺乏蔬菜水果的摄入,都对他的肝脏健康产生了隐性影响。虽然在短期内看似并没有明显的不适,但这些看似无害的生活细节,最终在不知不觉中积累成了急性肝衰竭的诱因。肝脏作为身体的解毒工厂,承受了过多的垃圾食物和缺乏营养的压力,最终导致了肝功能的衰竭。专家们指出,保持均衡的饮食结构,尤其是增加膳食纤维、蔬菜和水果的摄入,才是维持健康和预防肝脏疾病的关键。而徐正勇正是因为忽视了这些基本的生活细节,才导致了这样突如其来的严重疾病。
内容资料来源:
1.荆一凡. 针灸联合甲钴胺穴位注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效果[J]. 中国民康医学,2024,36(14):104-106,110.
2.王春宇,陈志刚,张建利. 甲钴胺干预腰椎间盘突出症模型大鼠神经性疼痛及酸敏感离子通道的变化[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23,27(17):2658-2663.
3.李文超,林宏衡,方坚,等. 甲钴胺片联合补肾通督方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J]. 西北药学杂志,2022,37(5):116-120.
(注:《 回顾:35岁男子吃甲钴胺片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半年后体检,身体状况如何》人名均为化名,部分图片为网图;文章禁止转载、抄袭)
来源:三秦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