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芯片开始涨价!概念股有动静,空仓满仓都能看明白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02 13:58 1

摘要:最近不少人打开股票软件会发现,存储芯片相关的股票悄悄涨了,连带着行业新闻里都在说“价格要涨了”。空仓的人怕踏空,满仓的人怕自己持有的不是真龙头,其实不用慌,把涨价的逻辑、值得关注的方向理清楚,不管什么仓位都能有应对的办法。

最近不少人打开股票软件会发现,存储芯片相关的股票悄悄涨了,连带着行业新闻里都在说“价格要涨了”。空仓的人怕踏空,满仓的人怕自己持有的不是真龙头,其实不用慌,把涨价的逻辑、值得关注的方向理清楚,不管什么仓位都能有应对的办法。

一、先搞懂:存储芯片为啥突然涨价?不是炒概念,是真供需变了

可能有人会觉得,芯片涨价都是短期炒作,过阵子就跌了,但这次存储芯片的涨价,是供需两端实实在在发生了变化,不是虚的。

先看供应端,全球的存储芯片大厂都在减产。2025年9月,三星电子宣布,从10月开始将存储芯片产能再缩减15%,这已经是今年第三次减产了;美光科技也跟进,把DRAM芯片(电脑、手机里常用的内存)产能降了12%;SK海力士虽然没明说减产幅度,但也关闭了两条老旧的存储芯片生产线。这些大厂加起来占了全球存储芯片市场70%以上的份额,它们一减产,供应立马就紧张了。

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的数据,2025年Q3全球存储芯片产能同比减少了11%,而库存却在持续下降——Q3全球存储芯片库存周期从Q2的4.2个月降到了3.5个月,已经低于4个月的合理水平。供应少了、库存降了,价格自然就有了上涨的基础。

再看需求端,需要存储芯片的地方越来越多。最明显的就是AI服务器,2025年1-9月全球AI服务器出货量同比增长68%,而每台AI服务器需要的存储容量是普通服务器的8倍,光这一块就多要了不少存储芯片。还有消费电子,今年折叠屏手机销量特别好,1-9月国内出货量达1200万台,同比增长53%,折叠屏手机的存储容量普遍在512GB以上,比普通手机多了一倍,也拉动了需求。

供需一紧一松,价格上涨就成了必然。9月下旬,DDR5内存芯片(最新一代内存)的现货价格已经开始涨了,单条8GB的价格一周内涨了8%;NAND闪存芯片(常用在固态硬盘里)价格也止跌回升,1TB的固态硬盘价格比9月初涨了5%。有机构预测,到今年年底,DDR5内存价格可能还要涨15%-20%,NAND闪存涨10%-15%。

二、概念股怎么选?别瞎买,按产业链找真机会

提到存储芯片概念股,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找名字里带‘存储’‘芯片’的公司”,其实这样很容易踩坑。真正值得关注的,是在存储芯片产业链上有真业务、有业绩支撑的公司,按产业链分主要是三类:

第一类:存储芯片设计公司——掌握核心技术,直接受益涨价

这类公司是直接设计存储芯片的,芯片价格涨了,它们的利润最容易跟着涨。但要注意,得选有自主技术、能量产的公司,不是所有设计公司都有真本事。

比如兆易创新,今年上半年推出了自主研发的DDR5内存芯片,已经通过了联想、惠普等电脑厂商的验证,开始批量供货。据公司半年报,今年1-6月存储芯片业务营收同比增长42%,毛利率提高了6个百分点。随着DDR5价格上涨,这家公司后续业绩很可能还会往上走。

还有北京君正,它的存储芯片主要用在汽车电子上,今年1-9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达820万辆,同比增长45%,汽车电子需求大增,公司存储芯片销量也跟着涨了38%。而且它的芯片还出口到欧洲,给宝马、大众的汽车供货,业务比较稳定,不容易受单一市场波动影响。

选这类公司,要重点看“是否有量产的最新产品”和“客户质量”,有DDR5、高端NAND产品,客户是大厂商的,比只做老旧产品、客户零散的公司更靠谱。

第二类:存储芯片封测公司——帮芯片“打包”,跟着行业喝汤

存储芯片生产出来后,需要封测(封装和测试)才能用,就像给芯片“打包+质检”,这类公司虽然不直接设计芯片,但行业景气了,它们的订单也会多。

长电科技是国内封测龙头,在存储芯片封测领域全球排名第五,今年上半年存储芯片封测订单同比增长35%,主要客户包括美光、SK海力士这些国际大厂。随着存储芯片产能恢复,它的订单还会增加,而且封测的利润比较稳定,不像设计公司受价格波动那么大。

通富微电也值得关注,它和三星合作做存储芯片封测,今年9月三星减产调整后,把部分封测订单转移给了它,公司三季度存储封测业务营收同比增长了28%。而且它在先进封测技术上有突破,能给AI服务器用的存储芯片做封测,正好赶上AI的风口。

选封测公司,要看“客户是否有大厂”和“是否有先进封测技术”,能跟国际存储大厂合作、有先进技术的,比只做低端封测的公司更有潜力。

第三类:存储芯片材料/设备公司——产业链“卖水人”,需求稳定

这类公司是给存储芯片生产提供材料或设备的,比如生产芯片需要的光刻胶、抛光液,制造芯片需要的沉积设备、刻蚀设备,它们就像产业链的“卖水人”,只要存储芯片生产在增加,它们的需求就不会少。

江化微是做电子特气和光刻胶的,电子特气是生产存储芯片的关键材料,今年上半年公司给国内存储芯片厂商的供货量同比增长40%,营收也跟着涨了32%。而且它的光刻胶已经通过了中芯国际的验证,开始小批量供货,后续还有放量的可能。

还有北方华创,它生产的沉积设备(PVD/CVD)可以用来制造存储芯片,今年1-9月公司存储设备订单同比增长55%,主要客户是长江存储(国内最大的存储芯片生产企业)。随着长江存储产能扩张,这家公司的设备需求还会增加。

选材料/设备公司,要看“是否进入主流存储厂商供应链”,能给长江存储、三星、美光供货的,说明产品质量过关,需求也更稳定,不容易受小厂商订单波动影响。

三、不同仓位怎么操作?空仓别追高,满仓要优化

很多人看存储芯片热起来了,不管自己是什么仓位,都想往里冲,其实这样很危险。不同仓位有不同的操作方法,得根据自己的情况来:

空仓/轻仓:别着急追,等回调再买

空仓的人最容易犯的错就是“怕踏空,一涨就追”,但现在有些概念股已经涨了不少,追高很容易被套。比如某只存储概念股,9月已经涨了30%,要是现在追进去,万一遇到回调,很可能短期被套。

正确的做法是“先关注,等回调”。可以把看好的公司加入自选股,等它们回调10%-15%的时候再考虑买入,比如某只股票涨到20元,回调到17-18元,就是比较合适的买点。而且要分批买,第一次先买30%的仓位,要是再跌5%,再补20%,别一次性满仓,给自己留有余地。

轻仓的人(仓位低于30%)可以参考空仓的策略,先不着急加仓,等回调后再补,补仓也尽量选前面说的有真业务、有业绩的公司,别买那些只沾边存储概念、没实质业务的股票。

满仓:别躺平,优化持仓

满仓的人别觉得“反正满仓了,涨就赚,跌就亏”,其实可以优化持仓,把不好的股票换成更优质的。比如手里要是有“只炒概念,没业绩支撑”的存储概念股,比如某公司存储业务营收占比不到10%,今年上半年还亏损,就可以趁着行情好,把它换成兆易创新、长电科技这类有真业务、业绩增长的公司。

还有要是手里的股票已经涨了很多,比如从低位涨了40%以上,也可以适当减仓,把部分利润落袋为安,等回调后再买回来。比如某只股票从15元涨到21元,涨了40%,可以先减20%的仓位,要是跌到18元再补回来,既锁定了利润,又有机会低位接回。

不管是空仓还是满仓,都要记住“别只看存储芯片一个板块”,可以搭配其他板块的股票,比如消费、新能源,分散风险。要是把所有钱都投在存储芯片概念股上,万一行业有波动,损失会比较大。

四、别只盯着股票,这背后是行业的好消息

可能有人会说,我不炒股,存储芯片涨价跟我没关系。其实不然,存储芯片涨价的背后,是国内存储芯片行业的进步,这跟咱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有关系。

以前高端存储芯片基本靠进口,比如DDR5内存、高端NAND闪存,主要是三星、美光这些国外公司垄断,不仅价格贵,还经常断货。现在国内公司能自主设计、生产了,比如兆易创新的DDR5内存、长江存储的NAND闪存,不仅打破了垄断,还让产品价格降了下来。比如今年DDR5内存价格比去年同期低了25%,就是因为国内产品开始供货,竞争更激烈了。

还有汽车电子、AI服务器这些领域,以前因为存储芯片依赖进口,国内企业的发展总受限制,现在有了国产存储芯片,企业不用再看国外厂商的脸色,能更快推进技术创新。比如国内AI服务器厂商,以前要等国外存储芯片到货才能生产,现在用国产芯片,交货周期缩短了一半,能更快满足客户需求。

更重要的是,国内存储芯片行业的进步,还带动了整个产业链的发展,从材料、设备到封测,越来越多的国内公司加入进来,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数据,2025年上半年国内存储芯片产业链企业数量同比增长28%,带动了超过10万个就业岗位,这对整个行业和经济来说都是好消息。

所以说,存储芯片涨价不只是一次简单的市场波动,更是国内存储芯片行业从“依赖进口”到“自主可控”的一个缩影。不管是炒股还是不炒股,看到国内行业的进步,看到咱们自己的企业能在高端领域站稳脚跟,都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后续随着技术不断突破,咱们还会用到更多国产的存储产品,不仅价格更实惠,质量也会越来越好,这才是最实在的好处。

温馨提示:所有观点均是个人观点,供大家交流讨论,不涉及任何投资建议,请大家别盲目跟风,盈亏自负!成年人要有自己的判断哦。

我是小晴空,我每天会分享有用的知识,感谢大家的喜欢与支持,咱们明天见!

来源:小晴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