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不只有戈壁沙漠!绿电暴涨65.7%,特高压送电藏着大野心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02 13:51 2

摘要:提起新疆能源,不少人还停留在“油气大省”的老印象里。但2025年的一组数据彻底颠覆了这种认知:前8个月新疆绿电交易电量同比暴涨65.7%,新能源装机容量更是冲到1.29亿千瓦,占全区电源总装机的60%。如今的新疆,戈壁上的风车连成海洋,荒漠里的光伏板铺向天际,

提起新疆能源,不少人还停留在“油气大省”的老印象里。但2025年的一组数据彻底颠覆了这种认知:前8个月新疆绿电交易电量同比暴涨65.7%,新能源装机容量更是冲到1.29亿千瓦,占全区电源总装机的60%。如今的新疆,戈壁上的风车连成海洋,荒漠里的光伏板铺向天际,更有“电力高铁”将这些绿色电能送往全国。这个曾经的“能源荒漠”,正在成为中国能源自主的“超级心脏”。

新疆的绿电爆发,首先靠的是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北疆年均风速超6米/秒,风一吹就能发电;南疆年日照时数突破3000小时,阳光洒在光伏板上就能源源不断产生电流。靠着这份“老天爷赏的饭”,新疆已经建成5个千万千瓦级、10余个百万千瓦级清洁能源基地,相当于摆好了10个大型水电站的“发电阵容”。

光有资源不够,技术突破才让绿电真正“用得上”。以前风光发电“看天吃饭”,白天太阳足、晚上没光照,供电不稳定。现在新疆的绿电项目都配了“智慧大脑”,比如库车绿氢示范项目开发的控制系统,能让光伏发电和制氢设备同步响应,白天发的电一部分直接用,一部分制成绿氢存起来,晚上再释放能量,彻底解决了“波动难题”。更关键的是,2025年新疆光伏交易电价降到了0.16477元/千瓦时,比很多地方的火电还便宜,性价比一下就凸显出来了。

绿电发得多,更要送得远。2025年6月,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工程正式投产,这条全长2260公里的“电力高铁”,让新疆的绿电只需0.007秒就能抵达重庆。这可不是普通的输电线路,它配套的1420万千瓦电源里,风电和光伏占了七成以上,每年能往重庆送360亿千瓦时电,其中一半以上是绿电,够重庆四分之一的用电量。

这已经是新疆的第三条“疆电外送”通道了。现在新疆的绿电不仅能进京、进福建,还能送到吉林,覆盖全国22个省份。截至2024年11月底,新疆累计外送电量超8500亿千瓦时,其中三成是绿电。以前新疆的能源要靠火车拉出去,现在按个开关就能“飞”到全国各地,这背后是“内供七环网、外送五通道”的电网格局在撑腰。

新疆的绿电生意早已不止“卖电”这么简单,而是做成了全产业链的“大文章”。在库车,中石化建了全国最大的绿氢示范项目,用光伏发的电电解水制氢,再通过管道送到隔壁的炼化厂,替代天然气给汽柴油“提质”。虽然现在绿氢价格还是灰氢的两三倍,但随着技术成熟,成本正在慢慢降下来,未来能帮传统工业实现“零碳转型”。

更让人期待的是北疆的“氢能走廊”。昌吉州正在建两座万吨级绿氢工厂,配套140兆瓦电解槽,年产绿氢超2万吨,还规划了加氢站和1500辆氢能物流车,形成从制氢到用车的闭环。木垒县的氢储能项目更厉害,总投资超105亿元,建成后每年能产4万吨绿氢,还能副产32万吨氧气。绿电从“电能”变成“氢能”,储存和运输更方便,应用场景也从发电拓展到了工业、交通等多个领域。

新疆绿电的狂飙,绝不止是区域发展的小事,更是关乎国家能源安全的大事。长期以来,我国能源结构偏煤,部分化石能源依赖进口,存在供应风险。而新疆的绿电发展,正在悄悄改变这个局面。

按新疆现在的新能源装机速度,未来几年绿电产量还会大幅增长。这些清洁电能不仅能替代大量燃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更能降低对进口能源的依赖。就拿哈密—重庆特高压工程来说,每年送的绿电能替代600万吨燃煤,减少160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更重要的是,新疆在绿电制氢、储能等领域的技术探索,正在为全国提供可复制的经验,中石化已经在鄂尔多斯、乌兰察布跟着建类似项目了。

从油气大省到绿电心脏,新疆的能源转型藏着中国低碳发展的密码。1.29亿千瓦的新能源装机、65.7%的绿电增速、穿越千里的特高压通道,这些数字背后,是自然禀赋的释放,是技术创新的突破,更是国家能源战略的落地。

新疆的绿电崛起,告诉我们:能源自主不是喊出来的,而是靠一个个风电项目、一座座光伏电站、一条条输电线路拼出来的。未来,随着更多绿电基地和外送通道建成,新疆不仅会成为中国最大的绿电供应地,更会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标杆。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正在发生的不只是区域的崛起,更是中国能源未来的重塑。

来源:健康小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