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期盼已久的中秋国庆小长假已至,无论是计划一场“诗与远方”的长途旅行,还是选择宅家“躺平”、补完错过的剧集,都是难得的放松时刻。
期盼已久的中秋国庆小长假已至,无论是计划一场“诗与远方”的长途旅行,还是选择宅家“躺平”、补完错过的剧集,都是难得的放松时刻。
然而,在我们享受假期的同时,眼睛却可能因用眼习惯改变而“超负荷加班”——长时间驾车、紧盯电子屏幕、出入公共场所等,都可能引发眼干、视疲劳甚至急性眼病。
为了您和家人度过一个舒适安心的假期,常德市第四人民医院准备了一份实用护眼攻略,助您远离眼部困扰。
一、长假期间,警惕这七大伤眼场景
1、屏幕沉迷,引发干眼与视疲劳。
长时间注视屏幕会导致眨眼频率大幅下降,泪液蒸发过快,从而引发干眼症与视疲劳,常见症状包括眼干、涩痛、异物感、视物模糊,甚至伴随头痛。
2、长途驾驶,眼睛同样“疲于奔命”。
自驾出行,长时间高度集中注意力观察路况。眼睛需在远方路况与近处仪表盘间频繁切换,睫状肌持续紧张,易导致视觉疲劳与调节痉挛。夜间行车时,对面车辆的强光眩目更会加剧眼部不适。
3、公共场所,谨防“红眼病”传播。
车站、景区、商场等人流密集区域。环境中病毒与细菌增多,如用手揉眼,极易感染急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表现为眼红、肿胀、分泌物增多,传染性强。
4、隐形眼镜使用不当,角膜“窒息”。
出游佩戴隐形眼镜或美瞳,超时佩戴或忽略清洁。不规范使用会导致角膜缺氧、上皮损伤,甚至引发感染性角膜炎,严重时可影响视力。
5、佳节欢聚,饮酒伤眼。
过量酒精可引起结膜充血,对高血压、高度近视者而言,可能诱发眼底血管异常。酒中的有害醇类(如甲醇)更可能毒害视神经,长期大量摄入有导致视神经萎缩的风险。
6、血糖失控,引发“眼底危机”。
糖尿病患者若在假期放松饮食管理,导致血糖剧烈波动,会显著增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与发展风险。此病早期症状隐匿,但可能造成不可逆的视力损伤。
7、通宵娱乐,眼压“飙升”。
熬夜打麻将、玩游戏等需长时间精神集中与情绪激动的活动,可能扰乱眼内房水循环,引起眼压急剧升高,对有青光眼体质(前房浅、房角窄)者,易诱发急性青光眼发作,属眼科急症。
二、护眼攻略
为清晰视界护航,眼睛也要放个假。
【儿童防护篇】
攻略一:每日户外活动1小时,预防近视。
鼓励孩子每天进行不少于1小时的户外活动。自然光照可促进视网膜释放多巴胺,有助于延缓眼轴增长,是防控近视的天然方式。远眺绿色景物也能有效放松睫状肌,缓解视疲劳。
攻略二:警惕玩具风险,防范眼外伤。
假期是儿童眼外伤高发期。除了剪刀、笔等尖锐物品,激光笔、玩具枪、烟花爆竹等也具有高致盲风险。
家长应加强监督,如发生眼外伤,切勿按压或擦拭,应立即用清洁纱布遮盖伤眼,并尽快送医。
【成人防护篇】
攻略一:屏幕使用者,请遵守“20-20-20”法则。
每使用电子设备20分钟,即抬头远望20英尺(约6米) 外物体,持续20秒。休息时可闭目养神或远眺,有意识多眨眼,保持环境光线柔和,避免在暗光下使用屏幕。
攻略二:长途驾驶,定时休息+佩戴偏光镜。
建议每2小时停车休息15–30分钟,下车远眺或做眼保健操,放松眼部肌肉。佩戴偏光太阳镜,可有效过滤眩光,缓解视觉疲劳。
攻略三:出行备好“卫生三件套”。
随身携带免洗洗手液或消毒湿巾,避免手揉眼睛。可备一小支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在眼干时滴用。佩戴隐形眼镜者务必携带护理液与镜盒,并严格控制在佩戴时长内。
攻略四:美瞳使用者,优选日抛、适时更换。
建议在长时间佩戴时选择日抛型隐形眼镜,以降低感染风险。如参与聚会或熬夜,应提前更换为框架眼镜,确保角膜有足够时间“呼吸”。
攻略五:节制饮酒,避免伤眼又伤身。
佳节聚餐务必节制饮酒。尤其对于高血压、高度近视及已有眼底病变的人群,需意识到酒精对视觉健康的潜在危害。
攻略六:糖尿病友的稳糖之策。
严格遵守糖尿病饮食管理,管住嘴、稳住糖。如出现视力下降、眼前黑影飘动或视物变形,须立即就医检查眼底。
攻略七:娱乐放松的节制之道。
娱乐活动宜放松身心,切忌通宵达旦、精神过度紧张。本身有青光眼风险因素者,尤应注意避免在暗光环境下长时间用眼或情绪过度起伏。
三、出现以下症状,请及时就医
1.眼睛突然剧痛、畏光、流泪不止。
2.视力在短时间内骤然下降。
3.视野中出现固定黑影或频繁闪光感。
4.眼红伴有大量脓性或黏性分泌物。
世界再大,也需要明亮的眼睛去欣赏。愿这份指南能助您防患于未然,度过一个健康、愉悦的假期。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常德市第四人民医院 眼耳鼻喉科 龙弦琼
(编辑ZS)
来源:湖南医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