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甘肃甘谷,每年辣椒丰收季,忙碌不只是田间地头的农户。加工车间里机器轰鸣,电商直播间里推介正忙。田间摘下的辣椒,正通过加工增值、多元销售等方式,让小辣椒变身大产业,成为助推当地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甘谷辣椒的加工与销售一线,看看这颗辣椒如何
在甘肃甘谷,每年辣椒丰收季,忙碌不只是田间地头的农户。加工车间里机器轰鸣,电商直播间里推介正忙。田间摘下的辣椒,正通过加工增值、多元销售等方式,让小辣椒变身大产业,成为助推当地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甘谷辣椒的加工与销售一线,看看这颗辣椒如何“红”遍全国。
在甘谷县的一家辣椒加工厂,椒香混合着机器的运转声扑面而来,新鲜采摘的辣椒在这里经过分拣、清洗、烘干等一道道工序,再根据产品需求,或送入传统石碾研磨成面,或通过自动化设备切割成段、成丝,最终变身成为各类深受市场欢迎的辣椒制品。
甘肃省天水国昌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作人员李明霞说:“我们甘谷辣椒以前主要以辣椒面为主,晾、切、炒等环节都依赖于工人丰富的经验。现在,在传统的基础上,添加了电动石磨、石臼,还有更先进的X光检测等加工设备,我们干起来更加轻松了,生产效率和规模也更高了。”
为让辣椒制品既保“老味道”又有“新品质”,甘谷加工企业在传承中不断创新,摸索出“传统工艺+现代设备”的融合模式:用传统石碾低速研磨,让辣椒中的芳香物质充分释放,做出醇厚香味的辣椒面、油泼辣子;对辣椒段、辣椒丁等需要统一规格的产品,则用自动化切割设备。现在,甘谷辣椒产品已经从单一辣椒面,拓展出辣椒酱、油泼辣子、辣椒丝等七大系列80多个品种,满足各种市场需求,甘谷辣椒的“香”传得更远了。
甘肃省天水国昌食品有限公司副经理任毓琴说:“我们公司现在年产量能稳定在1200余吨,产值大约在4000万元,比去年翻了一番。就拿这油泼辣子来说,用的是石碾磨的粗、细辣椒碎,用先进设备去控制油温,香味能比普通油泼辣子浓郁。现在我们的产品有10多个核心品类,辣椒面就分粗、中、细三种,去年油泼辣子卖了20000多瓶,不少的销售平台、餐饮企业、供应链都跟我们签了长期订单,有的客户一年能拿50多吨货。”
加工端“提质”,销售端更要“拓路”。借力新媒体,邀请网红直播带货,让甘谷辣椒从车间地头直达消费者餐桌。在甘谷县的一处电商直播基地里,主播们每天都热情满满地向网友推介甘谷辣椒,这里汇聚了110余种甘谷农特产品,其中甘谷辣椒相关产品占据重要位置。
甘肃嘉晟世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颉恭说:“咱们每天都能接到300多单,这些辣椒通过快递发往全国各地。去年一年卖出去的甘谷辣椒制品,有33%发往川渝地区做火锅底料;21%发往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用来做高端餐饮调料,还有10%发往广东、福建这些沿海省份,主要是家庭消费者和中小型餐馆。更让人高兴的是,去年8月份,共有6.5吨甘谷辣椒通过跨境电商出口到了尼泊尔和马来西亚海外仓。”
为了拓宽甘谷辣椒的销售渠道,甘谷县农业部门也在“线下拓渠”上持续使劲。依托甘肃省“甘味出陇”行动,组织企业积极参加“甘味入湘”“甘味入津”“甘味入鲁”和中部农博会、农交会、青岛辣博会、贵州辣椒博览会等省内外展示展销活动30余场次,进一步加大了甘谷辣椒产销对接及营销宣传力度。
甘谷县农业农村局产业中心干部王小定说:“从数据来看,咱甘谷辣椒产业这几年一直在‘稳步快跑’:2023年全县辣椒全产业链产值是5.11亿元,2024年增长到9.22亿元,今年预计能达到11.2亿元,2025年较2023年增长119.2%;现在加工产品的产值能占到全产业链产值的82.1%,比三年前增长了5.43亿元。未来我们还会继续组织企业参加更多展会,对接跨境电商平台,争取把甘谷辣椒出口量再翻一番,同时推动深加工产业升级,让甘谷辣椒产业越来越红火。”
来源:甘谷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