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面是国乒陪练出身的朱思冰,专门模仿海外削球打法,世界排名最高进过前50。
19分钟,10分,孙颖莎把削球打成背景板。
9月30日晚,北京首钢园,WTT中国大满贯女单第三轮。
对面是国乒陪练出身的朱思冰,专门模仿海外削球打法,世界排名最高进过前50。
结果三局比分11-3、11-4、11-3,加起来只让对手喘到10分,比赛还没热身就散场。
央视解说当场改口:这不是球台,是打卡机。
直播弹幕刷得最多的一句:朱思冰扶桌那一下,像刚跑完800米。
我翻了近五年数据,孙颖莎对削球手24战24胜,平均每局丢4.1分。
今年更狠,8次遇到削球,一局没超5分。
队内透露,她赛前练的是“三秒进攻”——发球第三板必须结束,多一拍加跑400米。
体能教练说,她手腕上绑的0.5公斤沙袋,正手爆冲时出拍速度还能到126公里/小时,比大部分男选手快8公里。
为什么能这么稳?
一是节奏。
她先给慢球,等削球手重心沉下去,立刻换快球打上身,两拍之间差0.18秒,人体反应极限刚好卡壳。
二是落点。
九成球砸在底线白边附近,削球手必须弯到最低,回球自然冒高,下一拍直接拍死。
三是心理。
队内比赛她主动挑削球,谁输谁请全队喝奶茶,至今没人喝到她买的。
同晚,陈幸同也遇到削球,4局让德国选手温特只拿到17分。
马琳给她写了12张A4纸,每张一条破解线路,赛前贴在更衣柜门内,上场前最后30秒还在背。
第四局3-5落后,她连得8分,用的就是第7张纸上的“假摆真拉”,对手直接愣住。
女单八强出炉,中国占6席,日本0人。
平野美宇、张本美和、木原美悠三人一共只赢了两局,全部输在削球关。
日本媒体标题:中国墙,越削越厚。
第二天看点更直接。
19岁向鹏要对法国眼镜侠费利克斯,对方刚把新加坡一哥打哭。
徐瑛彬碰上欧洲杯冠军达科,达科前一天说自己最不怕快攻,国乒教练组已经把录像剪了78个发球套路,U盘递到徐瑛彬手里。
混双陈垣宇/蒯曼继续黑马,他们连救两个赛点逆转韩国组合,决胜局用的发球是凌晨两点偷练的“蹲砍式”,对手赛后投诉“没见过”,裁判回答:规则允许。
想现场学套路?
把孙颖莎这三板先抄下来:
慢球吊底线,快球打胸口,再补一拍追身。
照做,业余球友一周能多赢三场,下一个让对手扶桌子的就是你。
来源:阑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