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30日,由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智慧化中心主办,禹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禹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联合承办的“豫韵流芳・钧都华章”2025年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豫剧展示展演活动”在禹州市夏禹公园圆满举行。两场演出汇集20余个经典节目,40余名豫
9月30日,由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智慧化中心主办,禹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禹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联合承办的“豫韵流芳・钧都华章”2025年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豫剧展示展演活动”在禹州市夏禹公园圆满举行。两场演出汇集20余个经典节目,40余名豫剧传承人及演员登台献艺,让铿锵婉转的豫韵与钧都文化底蕴深度交融,为国庆假期奏响非遗传承的动人乐章。
当日的展演现场座无虚席,从上午的首场启幕到下午的加场演出,观众掌声始终此起彼伏。作为本次活动的主办单位,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智慧化中心将“非遗数字化传承”理念融入细节,现场设置的数字展屏循环播放豫剧唱腔技法解析、剧目历史渊源等内容,让观众在欣赏演出的同时,直观感受非遗保护的智慧化实践。经典豫剧《穆桂英挂帅》选段“辕门外三声炮如同雷震”,以清亮激昂的唱腔将巾帼英雄的豪迈气概展现得淋漓尽致,配合背景屏上动态呈现的钧瓷釉色变幻,传统艺术与现代技术的碰撞赢得全场喝彩。
经典剧目与时代精神在舞台上交相辉映。《寻儿记》选段“众衙役声声请”,凭借细腻的吐字与深情表达,将母爱深情刻画得入木三分,不少老年观众动容拭泪;现代戏《斗笠县令》中“乌云滚滚星光暗淡”的唱段,通过演员扎实的唱功勾勒出清官为民的赤诚之心,呼应了当代社会对清廉正气的推崇。而源自许昌本土创作的《倒霉大叔的婚事》选段“鸟儿叫的人心碎”更是引发全场共鸣——这部传唱39年的经典剧目,其创作灵感源自许昌西部山区的真实生活,质朴风趣的表演将改革开放初期农民的生活情愫演绎得真切生动,印证了“扎根人民的作品方能经久不衰”的艺术真理。
此次展演构建了老中青三代同台的传承图景,既邀请了从事豫剧表演数十年的资深传承人坐镇指导,更为青年演员提供了展示平台。“看到年轻演员把‘豫东调’的醇厚、‘豫西调’的悲壮把握得如此精准,就知道非遗的火种传下去了。”
当最后一个唱段落下帷幕,掌声与欢呼声在剧场内久久回荡。这场豫剧盛宴不仅让千年豫韵在钧都大地焕发新生,更通过专业化主办、本土化承办的模式,为非遗传承探索出“省级指导+基层实践”的新路径。在禹州这片文化沃土上,传统戏曲正以更鲜活的姿态,书写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篇章。
来源:中华枸杞盆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