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落叶、泥沙、狗毛、防晒霜,一勺舀下去堪比八宝粥。请一次保洁五百块,阿姨还得排单三天。
夏天还没冒头,王生乐先被自家泳池气到红温。
落叶、泥沙、狗毛、防晒霜,一勺舀下去堪比八宝粥。请一次保洁五百块,阿姨还得排单三天。
一气之下,这位前华为工程师把键盘扔进水里——不是泄愤,是开机。
三个月后,一台能爬墙、会吸狗毛、APP一键遥控的泳池清洁机器人上线海外众筹,首日卖出两万台,金额锁死三亿人民币。
传统保洁当场傻眼:原来打败自己的不是同行,是一个被泳池逼疯的程序员。
泳池炸了心态
2022年端午,深圳坂田,王生乐顶着35℃高温拆快递,本想给娃秀一波新泳圈,结果泳池表面漂着一层“绿色面膜”。
物业回复:保洁师傅回老家,得等。王生乐当场决定自己干,戴手套、拿网兜,两小时捞完,腰酸背痛直冒汗。
当晚把打捞视频发抖音,播放量破千万,评论区清一色“同款崩溃”。
那一刻他意识到,抓狂的人不止自己,这些抓狂的人面对的难题,就是一块没人啃的硬骨头。而这个硬骨头,也是个没人抢的好生意。
键盘侠下水
说干就干,华为实验室里那套精密算法被搬到车库。
第一台原型机用废旧扫地机底盘拼成,活像一块铁疙瘩,外缠防水胶带,绰号“泡水版钢铁侠”。
第一次试水,机器原地打转,像喝醉的 Roomba。
王生乐把问题拆成十八个模块:防水、爬墙、吸力、路径规划、滤芯堵塞报警……每解决一个,就在论坛直播打卡。
他带着团队泡在泳池边,白天观察水流、测绘池型,晚上改代码、调结构,硬是把“铁疙瘩”改成了能精准导航的“灵活选手”。
网友从看笑话到刷“大佬求带”,众筹链接顺势放出,目标定五十万美元,上线二十四小时破三百万,后台订单标签出现一行红字:缺货。
阿姨当场围观
机器量产前,王生乐把原型机拉到小区泳池做压力测试。保洁阿姨围成一圈,目光里写着“抢饭碗”。
测试开始,机器人贴着池壁螺旋上升,落叶被吸进肚里,水面恢复镜面。阿姨伸手摸机器底部出水口,只觉水流强劲,当场问价。
得知海外众筹价699美元,阿姨松口气:国内保洁一次五百,机器人买回去得刷多少次才回本。
王生乐顺势推出“以租代买”小区试点:一天三十块,APP扫码下单,阿姨转型“托管员”,收入没降,工作量减半,抵触瞬间变拥护。
2019年,国内某大型水上乐园招标泳池清洁设备,国外品牌报了天价,王生乐的团队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参与了。
现场演示时,“水鬼”机器人在波浪池里灵活穿梭,把别人清理不了的波浪缝里的污垢都吸了出来,清洁速度更是比国外品牌快了近一倍。
最终,王生乐拿下了这笔千万级的订单,消息一出,行业里炸开了锅。
海外杀疯了
国内试点稳住,王生乐带团队飞去美国拉斯维加斯泳池展。
现场演示“爬墙吸狗毛”秀,YouTube 博主围观直播,视频标题赫然写着“Pool Boy Just Lost His Job”。
亚马逊渠道商当场拍板:包销五万台,前提贴牌。王生乐拒绝贴牌,坚持自主品牌,转身投入独立站。
黑五当天,官网流量暴涨十倍,服务器宕机三小时,客服邮箱塞满“Where is my robot”。
年末复盘,海外销售占比八成,复购率38%,用户自发上传清洁前后对比图,标签统一:#AquaFreedom。
现在,他的产品已经卖到了二十多个国家,在东南亚和欧洲市场的份额还在不断提升。
传统保洁心慌
机器人一路高歌,传统保洁公司坐不住了。
广州某泳池养护联盟放出“黑稿”:机器死角清不干净、滤芯贵过换水、维修要等配件。
王生乐没回怼,直接直播拆机:滤芯可水洗两百次、配件模块化用户自己换、死角覆盖率98%。
视频发布当晚,对手删稿。
更狠的是,团队推出“以旧换新”计划:回收老旧机器人,折抵新款30%,回收机翻新后捐赠学校,公关+公益一次到位。
保洁联盟最终宣布“联合采购”机器人,转型做高端托管服务,口号从“人工保洁”升级为“AI+人工托管”,行业洗牌悄然完成。
王生乐用一台机器人证明,需求常常藏在生活最抓狂的角落。
泳池水面恢复镜面的那一刻,传统保洁的护城河被算法+滚刷轻松跨越。
故事还没完,王生乐已经把目光瞄准更大的水域——海洋清洁船、别墅景观湖、甚至水上乐园。
下一步,键盘侠将继续下水,继续颠覆,继续让“脏活累活”变成“一键启动”。#头条深一度#
资料来源
1.深圳特区报:《泳池清洁机器人众筹破三亿》2023-07-14
2.美国拉斯维加斯泳池展官方新闻稿:《AquaFreedom现场演示引围观》2023-11-15
3.广州泳池养护联盟公众号推文:《关于智能清洁设备的几点质疑》2024-03-09
4.YouTube博主@TechPool直播回放:《Pool Boy Just Lost His Job》2023-11-18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bcd5678
来源:步凡寻光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