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术造假到舆论煽风,谁在靠性别对立“拆中国的台”?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01 19:13 1

摘要:低生育率终于找到了罪魁祸首!韩国生育率跌到0.78,日本卡在1.3,这两个国家扒开来看,都有同一个问题:性别对立。这种对立压根不是现实里长出来的,而是被人刻意种下去的。更可怕的是,国内的性别对立已经相当严重了。

低生育率终于找到了罪魁祸首!韩国生育率跌到0.78,日本卡在1.3,这两个国家扒开来看,都有同一个问题:性别对立。这种对立压根不是现实里长出来的,而是被人刻意种下去的。更可怕的是,国内的性别对立已经相当严重了。

先看一组数据,2019年,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通过“中国女权项目”资助了25万美元,随后每年的资助金额连年增加。近年来,美国各类基金会不断在性别问题上加大投入资金,累计投入的金额超过了千万美元,这么多钱砸下去,只为了一个目的:让中国的男性和女性互相仇视

你可能觉得这不太可能,明明现实生活中大家都很正常,我们平时在公司里,男同事帮女同事搬个重物,女同事帮男同事做个报表,相处得跟兄弟姐妹似的,哪有什么深仇大恨?先别着急否定,不信你上网看看,画风立马 180 度大转弯,这边短视频说 “男性都是压迫者”,那边骂 “女性全是拜金女”,评论区里吵得跟乌眼鸡似的,恨不得约出来打一架。

那到底是谁在挑起性别间的矛盾?答案藏在一条完整的渗透产业链里,源头就在一些海外组织,他们的套路分三步走,环环相扣,就为了一场精准打击。

第一步是学术渗透,先把水搅浑。美国民主基金会早就公开承认,给中国境内的 “女权组织” 砸钱最多,这些钱没白花,不少所谓的 “学术研究” 应运而生,在大学里,他们喜欢找一些法学院和新闻学院进行合作,为什么是这两个专业,用脚趾头想想都知道,这些专业培养出来的人将来会在什么样的岗位里。这些所谓的学术机构拿着放大镜找问题,比如某家公司职场歧视女性,就炮制出 “中国男性普遍压迫女性” 的报告,看到某个女性要高额彩礼,又得出 “中国女性拜金成风” 的结论。诺奖得主戈尔丁明明研究发现,生育率低是因为家庭分工不均,这些人却故意曲解成 “性别天生对立”,把学术报告变成制造矛盾的武器。

第二步是舆论传播,火上浇油,把小火花煽成大火。境外资本控制着一批自媒体账号,形成了专门的内容工厂。他们从不报道夫妻共同育儿的温馨故事,也不提男女协作创业的成功案例,专挑那些能挑动神经的片段剪,什么彩礼谈崩引发的血案啦,什么职场晋升的摩擦、家庭矛盾的争吵,掐头去尾后,配上 “男人没一个好东西”或者“女人太矫情” 的标题,往各大平台一扔。人都本能地更关注那些负面的事情,一旦有了关注就有了流量,有了流量就能够变现,就像之前那个 “女幼师给幼儿喂避孕药” 的谣言,造谣的人早就注销账号,可消息一扩散,男女网友立马打成一团。

第三步是对照现实,把社会问题甩锅给性别矛盾。这招最阴损,我们不能说社会没有任何问题,房价高、就业难、教育成本贵也都是事实,可这些问题是性别问题造成的吗?明明是结构性难题,到了一些人嘴里全变了味。什么男人娶不起媳妇,就是女性要求太高;女人在职场受委屈,都是男性打压排挤。原本解决不了的问题,立刻有了可以仇恨的对象,这种操作就像转移视线的魔术,本来该指向根源的怒火,全变成了男女之间的内耗。

这些机构组织这么费尽心机,到底有什么目的?首先是打垮人口根基,生育率直接关系到国家未来,韩国就是前车之鉴,性别对立闹得最凶的时候,生育率从1.75跌到1.26,年轻人干脆不婚不育,整个社会面临老龄化危机。日本也没有好到哪儿去,进电梯男人恨不得贴墙站,女性成了男女正常交往中间的一道墙,25-34岁男性里36%没恋爱意愿,20%直说 “婚恋是累赘”,年轻人不结婚不生孩子,干脆也不要奋斗了,这些人躺平的几十年,就是日本经济失去的那几十年。

其次是拖慢经济发展,这一点,我们从美国自己的历史就能找到答案。19世纪美国爆发女权运动,随后就是经济大萧条,这是巧合吗?1960年又一波性别运动后,经济立马出现滞胀,男女对立一严重,大家没心思搞事业,社会凝聚力散了,经济自然好不了。

最后是削弱国家实力,一个内部互相敌视的社会,怎么可能团结一致发展?这招太毒了,难道不是挑起我们的内部矛盾,用自己人的手,拆我们自己的台。

性别对立来势凶猛,难道就没人能管一管吗?

首先平台得负起责任,不能再当“甩手掌柜”。现在有些平台的算法简直是 “火上浇油”,越骂得凶越推流,必须彻底调整。去年就有一批背后有境外资金的账号被端了,效果立竿见影。同时要多推正向内容,比如夫妻共同创业、男女职场协作的故事,用真实案例稀释对立情绪,毕竟事实才是最好的灭火器。

其次监管要追根溯源,把渗透的链条挖出来。学术领域要严把审核关,对那些拿境外资助、刻意制造对立的研究,坚决抵制,媒体层面要严查资金来源,不管是自媒体还是大 V,只要收了黑钱煽风点火,就该依法严惩。

除此之外,我们每个人要保持清醒,别掉进别人挖的坑里。遇到性别相关的话题,先别急着站队骂街,想想这事儿是不是有反转,是不是有人故意挑事,该骂的是不合理的制度,该推动的是制度的规范和性别的平等,而不是互相指责,男女互相体谅,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正道。

来源:宏哥谈商论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