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黄土高原上的军工子弟,到中国互联网的启蒙者,再到物理知识的传播者,张朝阳的人生经历了几重转折。但有一点始终未变:他仍在路上,仍在寻找。
从黄土高原上的军工子弟,到中国互联网的启蒙者,再到物理知识的传播者,张朝阳的人生经历了几重转折。但有一点始终未变:他仍在路上,仍在寻找。
前几日,这位前中国首富、搜狐创始人、CEO还以5小时18分钟成功横渡了饶平海湾。
1964出生的张朝阳,今年已经61 岁了,61岁对很多人来说可能已是人生的“下半场”,但对张朝阳而言,更像是新征程的开始。
1
1993年,王朔的《动物凶猛》被姜文改编成《阳光灿烂的日子》开拍。开机当天是王朔生日,现场扯起一条横幅:阳光永远灿烂,朔爷永远牛逼。
尽管后来朔爷并没有永远牛逼,但这部电影显然使得一个当时人们看起来颇为新鲜的阶级——“大院子弟”们牛逼了起来。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张朝阳也算得上“大院子弟”。
在西安东郊有一处兵工厂旧址,厂里有一孔由苏联专家援建的窑洞楼,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栋楼被作为兵工厂的宿舍楼,张朝阳一家就住在二楼。
张朝阳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父亲是厂里医院的院长,母亲是医生。但张朝阳上小学的时候,正赶上文革,学生都不读书,抢着当红小兵,一天到晚拿一个大喇叭四处宣讲阶级斗争。作为“张院长”的长子,张朝阳自然没落下。
小时候的张朝阳爱幻想,学过武术,拉过二胡,还一度迷上《水浒传》中“没羽箭张青”打石子的绝技,每天苦练飞刀。
好在文革及时结束在了张朝阳上初中的那年。
“运动”结束后,一夕变天,热情转向了学术。张朝阳也被热潮吸引,当他在报纸上读到《哥德巴赫猜想》时,被深深击中,找到了最初的人生志向——成为一名物理学家。
1981年,17岁的张朝阳以西安高考状元身份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他后来形容自己当时像电影《黄土地》中的陕北娃,生活在黄土高原之中,不善言谈,但心里充满希望。
不管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还是现在,北大清华的二年级就开始被称作出国预科班,学有所成的名校学生热衷于“一路向西”,张朝阳自然也不例外。
1993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后,按照常规剧本,张朝阳应该成为一名优秀的物理学者。但1995年,31岁的他选择回国,拥抱互联网在中国的机会。
那一年,北四环外的中关村还是个名副其实的城中村。灰扑扑的平房,因为铺设管道被挖得稀烂的马路,就连绿化带里的草木都蔫蔫的,站在村口举目望去,四下皆是男女“倒爷”,时不时拦住路人问一句:“要光盘吗?”。
彼时毫不打眼的中关村里,唯独一块色彩斑斓的广告牌醒目,上书十五个大字:“中国人距离信息高速公路还有多远?”
这句话后来被写入了历史教科书,“标志着互联网首次入驻中关村”。
张朝阳也很喜欢这句话,把它的英文版写进了商业计划书,几经折腾,拿到了老师罗伯特和尼葛洛庞蒂的两笔投资,爱特信由此诞生。
2
1998年,张朝阳赶上了PC互联网时代的浪潮,迅速做了新闻门户网站,并顺势把公司更名为搜狐。他本人也当选了那年美国《时代周刊》的“50位全球数字英雄”,与比尔盖茨、乔布斯等人并列。
不过,鉴于搜狐最初的商业模式几乎是照搬的雅虎,因此外界对这一名字还有另一个解读——狐假虎威。
但无论旁人如何柠檬,“狐假虎威”对投资人很奏效。一个月后,Intel和道琼斯给搜狐投了210万美元。
彼时,意气风发的张朝阳跑去华尔街挖人,碰上李彦宏,立马抛出了橄榄枝。可惜当时的李彦宏正沉迷于美国中产阶级生活,在自家别墅前开了块地研究种菜,如果不是后来夫人马东敏“恨铁不成钢”之下薅光整个菜园子逼他回国创业,中国可能就没有百度这家公司了。
2000年7月,创立仅4年的搜狐,在美国纳斯达克完成上市。虽然马上遭遇了美国互联网泡沫破裂,纳斯达克崩盘,股价连跌半年,但搜狐还是被美国《福布斯》评为“全球最佳300名上市小公司之一”。
网易创始人丁磊后来在接受采访时说:“当时(2000年)互联网影响最大的就是张朝阳,因为他每天通过媒体宣传自己,很多人就知道原来还有这么一个麻省的博士,回国了以后在创办一个互联网公司。”
不过,这还远不是搜狐最高光的时刻。
2005年11月7日,搜狐正式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赞助商,成为奥运史上第一个互联网类别赞助商。
在与北京奥组委的签约仪式上,张朝阳难掩心中激动:“奥运是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成为奥运史上第一个互联网赞助商,不仅是搜狐的骄傲,更是亿万中国乃至世界网民的骄傲!”
2008年,全北京的地铁站都是“看奥运,上搜狐”的广告。奥运会期间,搜狐创造了5分钟访问量300万以及1小时访问量破亿等多项纪录。
通过奥运汲取到一大波流量后,搜狐顺利登上了中文互联网之巅,全盛时期股价一度攀升到91美元。
2009年,随着搜狐旗下畅游在美国上市,张朝阳第二次前往纳斯达克敲钟,并凭借数十亿美元的身家一度登上中国首富宝座。
2010年,张朝阳在北四环中路自建了搜狐媒体大厦,总构筑面积4.1万平方米。这栋大厦的建造,代表着搜狐的辉煌达到了顶点。
彼时的张朝阳身陷万丈红尘,每日活得像个奢靡的公子哥。
一会儿有媒体拍到他在天安门前戴着鸭舌帽滑轮滑;一会儿有人偶遇老张在长城上耍剑;他裸着上半身登时尚杂志,胸前挂着十字架;在《屌丝男士》中扮演自己;还买了当时中国最大的豪华游艇,给它取名“快乐号”,并亲自驾驶出海。
而当时关于他的新闻,也从科技版转移到了娱乐版。
3
好日子在2011年前后戛然而止,但此时,曾经一路领先的搜狐,已逐渐被赶超,腾讯和百度的市值均突破300亿美元,而搜狐只有26.7亿美元。
意识到自己被拉开差距后,张朝阳重新燃起了斗志。
当时,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互联网正跨入移动时代,门户网站的模式已显疲态。他提出“再造搜狐”的战略,重点发力搜狐视频、畅游游戏和搜狐微博。其中,搜狐微博被他视为重中之重,“我将亲自抓微博,先得赶上去”。
那时,互联网正掀起“微博大战”,搜狐与新浪、网易、腾讯一同入场。但混战之后,如今只剩新浪微博仍活跃在大众视野里。2014年3月后,搜狐微博网页已无法打开,悄然退出战场。
搜狐在微博大战中受挫,给张朝阳带来了巨大压力。愤懑、不解甚至无助的情绪彻底击垮了他的心理防线,张朝阳被确诊抑郁症。用他的话说,脑子里出现了“一些虚妄的想法,赶不走”,陷入了恐惧和焦虑的“死循环”。
显然,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当普通人还在把财富自由当成一辈子奋斗梦想的时候,像张朝阳这样的从小赢到大的学霸,已经在为自己不能保持行业第一而抑郁了。在《杨澜访谈录》节目中,张朝阳说:“我什么都有了,可我居然那么痛苦。”
后来面对界面新闻专访,他把自己的抑郁归结为:“我成长在价值观构建很缺少的年代,成王败寇的功利主义,沿着这个道路走了很多年。”
抑郁症后,张朝阳闭关了一年半,读了很多心理学、宗教和哲学的书籍。
然而,当他“闭关”结束后,互联网世界已天翻地覆:微信成为国民应用;在资讯领域,搜狐试图和今日头条谈收购,被张一鸣一口拒绝;在视频领域,搜狐被资金实力更雄厚的“BAT”(百度、阿里、腾讯)挤压,大规模投入一段时间后就开始吃不消;曾被称为搜狐“现金牛”的畅游游戏在移动端时代也遭遇转型不利。
多年之后,张朝阳谈到自己的“社交战争”时,说了这样一句话:“搜狐做社交屡战屡败,之前的产品有点跟风。”
现在听来,这句话颇有英雄垂暮,承认廉颇老矣的无奈。不过当时张朝阳可不是这么想的。
除了社交,张朝阳那时还曾有机会抓住两个风口。而这两个风口中,哪怕抓住一个便能逆天改命。
可惜命运没有如果!
2014年,是搜狐视频的全盛时期。那一年张朝阳致力于攻城拔寨,宣布收购56视频。但在这次收购中,张朝阳亲自宣布了一个决定——“搜狐视频对56网的收购不包括‘我秀’业务。原因是搜狐视频没有我秀类型的业务。
我秀,是当时56网的直播业务。
两年后的2016年,中国直播平台全面爆发,一下子冒出近200家。斗鱼、虎牙、战旗、YY混得风生水起。斗鱼和虎牙还成功登录资本市场。
这时才意识到风口的张朝阳匆匆推出千帆直播,但最终还是迎来了与搜狐微博同样的命运。
张朝阳与直播擦肩而过实为可惜,但还不是最可惜。因为2013年时,张朝阳本打算收购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创始人张一鸣在接受采访时曾说过,今日头条的母公司字节跳动2012年底开年会时,连年会场地都租不起。
“几个人点了8个海底捞火锅,还不敢把锅同时都开了,因为办公室会跳闸。”
但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张一鸣拒绝了搜狐两次收购。
“此前搜狐两次主动找今日头条商谈投资,沟通过程中曾提议将搜狐资讯业务并入今日头条,但最终被今日头条婉拒。”
在对方如此艰难的情况下,收购依然没有成功,在外界看来与张朝阳收购决心不彻底有直接的关系。根据日后今日头条发布的公告,张朝阳收购今日头条,只不过是想让它为搜狐资讯导流罢了。
4
45岁之前没走过人生下坡路的张朝阳,抑郁症缓了几年后,终于在2016年鼓足勇气对媒体宣布要用3年时间“卷土重来”,结果大干3年后,把市值折腾到了只剩不足6亿美元。
2016年11月,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张朝阳斜靠在一把藤椅上对记者说:“三年,搜狐要重回互联网中心。”
那一刻,老张多么像《英雄本色》里的小马哥,“我要争一口气,不是想证明我了不起;我是要告诉人家,我失去的东西一定要拿回来。”
张朝阳认真反思认为自己前几年太懒。
于是从2017年开始,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很多事情都亲力亲为。“我从未像现在这样努力过”,接受腾讯《深网》采访时,他信誓旦旦地表示:
“我要当一个好的CEO,当一个好的管理者,这是我其中的一个职责。我要起早贪黑把这个事做好,这个事很重要。”
不过,一努力就是两年多的张朝阳,终于等来了2018年10月美团CEO王兴在饭否上的那条感慨:“天哪,好久没关注,搜狐的市值竟然从40亿美元左右跌到6.8亿美元了。”
都说越努力越幸运,当时有媒体揶揄张朝阳是《张朝阳越努力,搜狐越尴尬》。
2019年年中,中国企业家杂志采访张朝阳,采访快结束的时候记者突然抛了一个问题:“您觉得自己成功吗?”
张朝阳想了一下,回答:“我曾经很风光,然后现在有点落寞,但是我找到了人生的意义,认真地做好手头的事情。”
2021年9月,搜狐将其旗下公司搜狗出售给腾讯,获得约11.8亿美元现金,用以改善自身现金流,从而更专注于媒体、视频和游戏三大核心业务。
张朝阳提出,搜狐未来将更加看重企业盈利能力,而不再是规模本身,“当你把公司理顺了,真的是‘轻舟已过万重山’”。
卖掉搜狗的同一年,张朝阳带队攀登青海岗什卡雪山。
爬山途中,同行的人聊起太空新闻,他突然来了灵感,随手在纸板上演算起卫星轨道数据。“当时特别兴奋,回来之后我就想,我的物理功底还在啊,能不能讲讲物理?”正是这次在雪山上的“灵光乍现”,让他萌生了通过视频课分享物理知识的念头。
互联网大佬开物理课,本身就有话题度,《张朝阳的物理课》很快成了搜狐视频的招牌内容。知识分享者的形象也让张朝阳收获了不少好感,有人称他是“被互联网耽误的物理老师”“最懂物理的CEO”。
借着物理课,他开启了跨界对谈,请来互联网圈的老朋友,聊天南地北。他请过周鸿祎,从短视频聊到创业,从长期主义谈到人工智能;他也和俞敏洪聊宇宙、聊人生,留下了不少金句。
他说:“人总得留下一些痕迹,创造一些价值,这是人的本质。”
他还说:“年长的人要折腾,年轻人更要折腾,人一定要做有意义的事情。”
几年来,《张朝阳的物理课》每周五和周日中午12点准时开播,几乎没有中断过。谈到不断更的秘诀,他分享道:“当一个人清楚自己为什么做一件事时,就会拥有无限的忍耐力和毅力。”
来源:观澜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