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欧洲呼吸学会年会(ERS 2025)于9月27日至10月1日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盛大举行。作为全球呼吸病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盛会之一,现场不仅展示了呼吸疾病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的最新进展,还聚焦于疾病管理中的难点与挑战,诸如重度哮喘精准分型、共病管理以及
多项来自不同国家和真实世界队列的研究公布,为重度哮喘合并慢阻肺病的管理提供新思路。
2025年欧洲呼吸学会年会(ERS 2025)于9月27日至10月1日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盛大举行。作为全球呼吸病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盛会之一,现场不仅展示了呼吸疾病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的最新进展,还聚焦于疾病管理中的难点与挑战,诸如重度哮喘精准分型、共病管理以及生物制剂的临床应用。
在众多议题中,重度哮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病”)无疑是焦点之一。现实中,这类患者病情复杂、疾病负担沉重,不仅哮喘控制难度增加,还常伴随较高的急性发作风险[1]。如何识别这类患者的特征,优化其治疗与管理,成为临床关注的核心问题。ERS 2025上,多项来自不同国家和队列的大型研究,为我们揭示了合并慢阻肺病的重度哮喘人群的真实疾病负担,以及生物制剂在这一群体中的最新疗效证据。
哮喘合并慢阻肺病患者的疾病负担与临床影响
正确认识该类患者的疾病负担,明确共病对哮喘控制的影响,是优化临床治疗与管理策略的重要基础。ERS 2025上发布的两项研究分别揭示了不同呼吸疾病人群的肺功能与急性发作率差异,以及慢阻肺病等合并症对重度哮喘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
■中国香港前瞻性研究揭示哮喘、慢阻肺病和ACO患者的肺功能及急性发作差异
一项由中国香港团队开展的前瞻性研究[2]评估了哮喘合并慢阻肺病(ACO)患者在3年随访期间的急性发作风险因素,并与单纯哮喘和慢阻肺病患者进行了比较。研究共纳入539例≥40岁的患者(哮喘300例、慢阻肺病239例、ACO 78例)。
关键结果如下:
哮喘组、慢阻肺病组、ACO组患者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预计值)中位数分别为84.9%、45.7%、62.8%。
3年随访期间,哮喘组、慢阻肺病组、ACO组患者的急性发作率分别为20%、47%和36%。
在慢阻肺病组与ACO组的比较中,较低的FEV1%预计值与更高的重度急性发作风险相关。
在慢阻肺病组(P=0.006)和哮喘组(P=0.03)中,较低的IgE水平(
图1:首次急性发作时间Kaplan-Meier曲线
该研究提示,ACO患者在急性发作风险和肺功能损害方面介于单纯哮喘与慢阻肺病之间,识别特定风险因素有助于制定针对性管理策略。
■德国研究提示慢阻肺病等合并症持续影响重度哮喘患者预后
尽管合并症被广泛认为是影响哮喘控制的关键因素,但其确切影响尚待进一步探索。一项基于德国重度哮喘注册研究(GAN)的分析[3]探究了多种合并症,包括慢阻肺病、口服糖皮质激素相关疾病(OCS-C)、频繁呼吸道感染(FRI)等,与重度哮喘患者急性发作、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FEV1%预计值之间的关系,并追踪其3年动态变化。
研究纳入GAN队列中的2572名患者,基线ACT评分14.4±5.5,FEV1%预计值为66.1%±21.9%。分析采用按年龄和性别调整的混合效应模型,其结果揭示了慢阻肺病、OCS-C等合并症对重度哮喘患者预后的持续影响。
基线时,急性发作与慢阻肺病显著相关(P=0.024),且相关影响在3年随访期间持续存在;此外,合并慢阻肺病与ACT评分相对较低(P=0.0002)、FEV1%预计值较低(P
基线时,急性发作与合并OCS-C显著相关(P
合并FRI者仅在第1年表现为急性发作率下降较慢(P=0.0085);患者ACT评分相对较低(P
综上,合并症对重度哮喘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具有时间动态性和持续性,提示长期管理中需持续关注共病处理。
生物制剂对合并慢阻肺病的重度哮喘患者疗效如何?新数据出炉!
生物制剂作为重度哮喘的重要治疗突破,具有精准靶向、疗效明确的特点,为传统治疗下哮喘控制不佳的患者提供了新选择。其在合并慢阻肺病的重度哮喘患者中的疗效,是当前临床关注的重点,此次ERS 2025大会同样有重磅数据释出。
■法国真实世界BENEFIT研究:无论是否合并慢阻肺病,抗IL-5R单抗治疗均与减少重度哮喘患者ICS/OCS使用、住院率和急性发作率相关
ERS 2025大会上,作为最新突破性摘要发布的BENEFIT研究[4],评估了法国真实世界中抗IL-5R单抗治疗重度哮喘患者的疗效。该研究对4997例接受抗IL-5R单抗治疗≥1年的重度哮喘患者进行了分析,其中859例合并慢阻肺病。
治疗12个月后的结果显示,整体重度哮喘患者与合并慢阻肺病亚组在多项指标上均获得显著改善:
年急性发作次数:整体重度哮喘患者中从5.1次降至3.7次;合并慢阻肺病亚组从6.3次降至5.3次(P均
年OCS用量:整体重度哮喘患者中减少1023.0 mg,合并慢阻肺病亚组减少1057.4 mg(P均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日均用量:整体重度哮喘患者中减少97 μg(P
住院次数:整体重度哮喘患者中减少0.2次,合并慢阻肺病亚组减少0.5次(P均
注:SA为重度哮喘,COPD为慢阻肺病
图2:治疗后,重度哮喘患者及合并慢阻肺病亚组患者年OCS用量、ICS日均用量及住院次数的变化
结果表明,无论是否合并慢阻肺病,抗IL-5R单抗治疗均与降低重度哮喘患者的激素依赖、住院风险和急性发作频率相关。
■丹麦队列研究:抗IL-4Rα单抗在合并慢阻肺病的重度哮喘患者中疗效与单纯重度哮喘中相当
一项丹麦重度哮喘注册队列研究[5]比较了抗IL-4Rα单抗在重度哮喘合并慢阻肺病患者与单纯重度哮喘患者中的疗效差异。该研究共纳入161例接受抗IL-4Rα单抗治疗且随访≥12个月的患者,其中71例(44%)合并慢阻肺病。
结果显示,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急性发作减少幅度相近(P=0.95)。此外,重度哮喘合并慢阻肺病组与单纯重度哮喘组的每日OCS剂量分别减少3.1mg、4.7mg(P=0.35),ACQ-6评分分别改善1.0分、1.1分(P=0.80)。在完全缓解(定义为12个月内无急性发作且无需OCS治疗)率方面,重度哮喘合并慢阻肺病组为45%,在数值上低于单纯重度哮喘组的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5]。
以上数据表明,对于重度哮喘合并慢阻肺病患者,抗IL-4Rα单抗在减少急性发作、降低OCS使用和改善症状方面的疗效与单纯重度哮喘患者相当,但其完全缓解率可能降低。
注:以上研究结果来自于不同研究,不能进行直接比较。
小结
慢阻肺病作为重度哮喘的常见共病,不仅加重患者的疾病负担,也增加了治疗难度。ERS 2025最新研究表明,生物制剂在合并慢阻肺病的重度哮喘患者中仍能减少急性发作、降低糖皮质激素依赖、改善症状控制。未来研究仍需进一步探索不同生物制剂在复杂患者群体中的疗效特征,推动精准化与个体化治疗,以期改善患者预后、降低疾病负担。
调研问题
参考文献:
[1]Wakazono M, Kimura H, Tsujino I, et al. Prevalence and clinical impact of asthma-COPD overlap in severe asthma. Allergol Int. 2025;74(2):308-315.
[2]F. Ko, K. Chan, T. Ng, et al. A 3-year prospective study to assess characteristics, clinical outcomes and risk factors for exacerbations in patients with asthma, COPD and asthma-COPD overlap. ERS 2025. PA2582.
[3]S. Stoshikj, A. Renner, C. Bal, et al. Influence of Comorbidities on Long-term Clinical Outcomes in Severe Asthma: Insights from the German Asthma Net (GAN). ERS 2025. PA3647.
[4]G. Devouassoux, D. Ayinde, M. Nizard, et al. French claims database study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asthma w/wo COPD using benralizumab: BENEFIT study. ERS 2025. PA4786.
[5]S. Ameri, S. Hansen, K.E.J. Håkansson, et al. Efficacy of Dupilumab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Asthma and Co-existing COPD. ERS 2025. PA6524.
本材料由阿斯利康提供,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进行医学科学交流,不用于推广目的。
审批编码:CN-169056 过期日期:2026-09-29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来源:健康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