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9年6月9日,丈夫俞某东在泰国帕登国家公园把王暖暖推下34米悬崖,王暖暖17处骨折,胎儿死亡。王暖暖装昏迷录下他威胁录音,交给警方,一审他无期,二审改10年,王暖暖继续申诉,2023年终审获刑33年4个月。同年9月,王暖暖在南京起诉离婚,要求剥夺他全部财
王暖暖。
2019年6月9日,丈夫俞某东在泰国帕登国家公园把王暖暖推下34米悬崖,王暖暖17处骨折,胎儿死亡。王暖暖装昏迷录下他威胁录音,交给警方,一审他无期,二审改10年,王暖暖继续申诉,2023年终审获刑33年4个月。同年9月,王暖暖在南京起诉离婚,要求剥夺他全部财产。他在视频庭上索3000万才肯签字,王暖暖拒绝。2025年9月26日,法院开庭,王暖暖提交俞某东要杀害她的录音、刑事判决书、赌债转账记录,等待判决。
王暖暖想好好活着,只为拿到离婚书,让他净身出户。
暖光里的裂痕
法庭的玻璃窗滤过九月的阳光,落在王暖暖交握的手指上,却没来得及焐热指节里的凉意。当律师念出俞某东母亲曾以跳崖威胁她改口供、还偷偷搬走家中财物的证词时,她垂着眼帘,睫毛在眼下投出细碎的影,那影子抖了一下,像被风碰落的枯叶,却又很快定住,仿佛早已在无数个复盘细节的夜里,把这刺骨的算计反复摩挲过。
她总想起2017年和俞某东闪婚时的模样。那时她刚在泰国打拼出点事业,以为遇到了能踏实过日子的人,却没察觉他眼底藏着的贪婪。婚后没几个月,俞某东就开始以“投资”“周转”为由骗她的钱,一笔笔加起来有数百万元,后来她才知道,那些钱全被他拿去还了赌债。婆婆当时总在一旁打圆场,说“阿东还小,慢慢就懂事了”,现在想来,那不是偏袒,是默认儿子的欺骗,是她当时满心信任婚姻时,全然没读懂的“帮凶信号”。
后来有次她发现银行卡少了二十万,和俞某东争执时,婆婆突然冲进来护着儿子:“不就是点钱吗?你当媳妇的帮衬下怎么了?”她当时只当是婆媳间的观念差异,委屈地回了房,甚至还想着第二天主动缓和关系。直到2019年6月9日,她被俞某东推下34米高崖,躺在乱石堆里听着他转身离开的脚步声,才猛地想起那次争执,原来所谓的“帮衬”,从一开始就是无底线的索取,而她这个掏心掏肺的妻子,早成了他们母子眼里“能榨钱的工具”。
最让她心头发冷的,是俞某东在泰国医院的伪装。她全身17处骨折,腹中三个多月的孩子没了,他却守在病床前扮演“悲痛的丈夫”,甚至趁人不注意时,伸手想拔掉她的氧气管。后来警方逮捕他时,他还狡辩“是意外失足”,那眼神里的冷漠,和当初骗她签“投资协议”时的恳切,判若两人。王暖暖记得自己当时躺在病床上,喉咙里像堵着碎石,她曾以为婚姻是避风港,却没料到这港里藏着要置她于死地的暗礁:丈夫赌瘾缠身,婆婆纵容包庇,这场婚姻从根上就是场以爱为名的骗局。
阳光慢慢移过桌面,落在俞某东赌债欠条的复印件上,把“欠某某50万”的字迹照得有些刺眼。王暖暖抬起头,看向视频连线里穿着囚服的俞某东,他避开了她的目光,转而小声和镜头外的母亲交流,那模样,和当年他骗到钱后躲在婆婆身后的样子如出一辙。她忽然觉得不那么冷了,不是因为阳光,是因为终于看清:这场伤害从来不是一时冲动,是藏在日常褶皱里的贪婪与恶意,而她此刻站在这里,不是为了控诉这对母子有多不堪,是为了把那些被掩盖的真相摊在阳光下,为那个在崖底挣扎着活下来的自己,讨一个明明白白的交代。
她的手指轻轻舒展开,指尖触到阳光的温度。原来有些裂痕,只有撕开了,才能让光真正照进来,照进那些被欺骗的过往,照进那些藏在“家人”外衣下的算计,也照向她往后要走的,重新暖起来的路。
骗局拆穿时,她在法庭外攥紧了拳头
庭审结束的铃声落定在初秋的空气里,王暖暖扶着走廊的墙壁慢慢站定,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眼泪没掉下来,却在眼眶里烧得发烫,不是因为视频里俞某东狮子大开口要三千万“离婚费”,是突然想起2019年6月9日那个清晨,他笑着说“带你去看悬崖壁画”时,眼里的“温柔”竟全是演的。
这场从2017年闪婚开始的骗局,她当了两年局中人,却花了六年时间,还没彻底走出泥沼。
她后来才一点点拼凑出真相:俞某东从相识时就没说过真话。他没提自己沉迷赌博,没说那些“事业规划”全是空想,只是靠着“会疼人”的伪装,一点点套取她的信任。知道她忙事业,就每天煲汤送到公司;知道她在意细节,就记住她不吃辣的习惯;甚至在她怀孕后,主动包揽“产检预约”的活儿,现在想来,那些“贴心”背后藏着的,是丈量她财产的尺子,是打探她保险情况的心思,连“去悬崖看风景”的提议,都是他策划了许久的谋杀剧本。
2019年坠崖后,她在泰国医院躺了三个多月,俞某东的真面目才彻底暴露。他先是在病床前假装照顾,暗地里却想拔氧气管灭口;被警方逮捕后,又在一审时当庭翻供,说“是夫妻吵架失手”。
2020年泰国法院一审判他无期徒刑,他不服上诉;2021年二审竟因“无直接物证”改判十年,那一刻,王暖暖坐在旁听席上,第一次觉得跨国维权像走在没光的隧道里,她明明是受害者,却要一次次面对凶手的狡辩和程序的阻碍。
直到2023年6月,泰国最高法院终审宣判,认定俞某东蓄意杀人未遂罪名成立,判了33年零4个月,她才终于松了半口气。
可没等她缓过劲,离婚的难题又砸了过来:2023年9月她向南京秦淮区法院提离婚,俞某东和他母亲却开始故意拖延,泰国不是《海牙送达公约》缔约国,法律文书在两国法院间辗转了半年才送到;俞某东又以“在服刑无法应诉”为由推脱,甚至让母亲传话:“不给钱就耗到我出狱。” 有次律师跟她算时间,说按正常程序,等俞某东刑满出狱再离婚,她都快70岁了。那天她回到出租屋,看着自己腿上还没消退的手术疤痕,那是17根钢钉留下的印记,忽然就红了眼。她不是怕等,是怕这场婚姻拖垮她的余生:运用辅助生殖技术出生的孩子的户口因为婚姻存续期没法落实,辛苦赚来的钱还要被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俞某东母亲还在外面散布“是她逼得阿东犯错”的谣言。可她攥了攥拳头,又把眼泪逼了回去,她能从34米高崖活下来,就没怕过这漫长的维权路。
风从窗外吹进来,掀起她手里离婚诉讼材料的纸页,露出“俞某东赌债明细”的标题。她摸出手机,翻到自己直播带货的后台数据,最近一场直播卖了五万多块,足够支付下个月的律师费。她忽然明白,俞某东的骗局不止谋财害命,更是想把她困在痛苦里不得翻身。可她身体里的钢钉早教会她:碎过的骨头能长硬,被骗的真心能愈合,只要不放弃,总有一天能走出这场噩梦。
杀猪盘的终点从来不是财产,是想把人拖进深渊的恶意;但幸存者的倔强,总能在深渊边缘,凿出一道向上的光。
那些曾被算计的时光,终究成了她警醒他人的底气,她常在直播里说“别轻信突如其来的温柔”,因为她知道,这样的提醒,能帮更多人避开她踩过的坑。
未等终局,她已在废墟上重生
视频连线切断的刹那,王暖暖盯着法庭大屏上“择期宣判”的字样,忽然抬手摸了摸左腿膝盖——那里的十七根钢钉拆了快一年,疤痕却还能摸到凸起的纹路,像刻在皮肤上的纪念。这场从2019年6月开始的仗,从34米高的崖底打到南京法院的“云法庭”,她还没等到离婚判决,却早已在这段漫长的维权路上,重新活成了自己的铠甲。 谁能想到,比面对杀人凶手更难的,是跨国司法程序里的“慢”。
2023年6月泰国终审判了俞某东33年,她以为终于能和这段婚姻切割,却没料到离婚诉讼会卡在“文书送达”上:泰国法院的文件要先翻译成中文,再经中国驻泰使馆认证,一来一回就是三个月;俞某东又故意不提供服刑监狱的准确地址,导致传票迟迟送不到,硬生生拖到2025年9月才开庭。律师跟她解释“跨国案件都这样”,可她看着孩子的出生证明,心里急得发慌,孩子因为没离婚,户口一直落不了,连幼儿园报名都要多跑好几趟流程。
开庭那天,俞某东通过视频连线出庭,还是老样子:不认错,只谈钱。他说“离婚可以,得给我三千万补偿”,还说“你现在赚的钱有我一半”。王暖暖没跟他争辩,只是让律师出示了俞某东的赌债记录、企图拔氧气管的证人证言,那些证据堆在屏幕前,像一面镜子,照出他的贪婪与冷血。她想起2023年自己出版自传时,写过一句话:“我不是要恨谁,是要记住疼。”现在她才懂,记住疼不是为了报复,是为了在对方耍无赖时,能清醒地知道:这场婚必须离,这段过去必须断。
这些年,她没把自己困在“受害者”的标签里。不能长时间站立,就坐着直播带货,从选品到客服都亲力亲为,慢慢攒下了稳定的收入;走不了远路,就线上分享自己的经历,提醒更多女性警惕“甜蜜陷阱”;甚至在2024年,她还报名了线上法律课程,说“以后能帮自己,也能帮别人看合同”。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帮她协调了律师,泰国华人商会帮她找回了被俞家搬走的财物,还有很多网友在她直播时留言“加油”,这些温暖像微光,慢慢凑成了她往前走的勇气。
前几天她整理东西,翻出了当年在泰国医院的病历本,第一页写着“全身17处粉碎性骨折,胎儿夭折”。她盯着那行字看了很久,然后轻轻把本子放进抽屉,转身去厨房给孩子冲奶粉。窗外的阳光落在孩子的小脸上,软乎乎的,她忽然笑了,即使还没等到离婚判决,她也早已不是那个在崖底绝望哭泣的女人了。她学会了靠自己赚钱,学会了看法律条文,学会了在黑暗里给自己找光。
她爬过的不只是34米高的崖,更是跨国司法的坎、人性的暗;但每一步坚持,都在为自己铺新路,也在为更多女性照亮维权的方向。
现在的她,还在等法院的最终判决,但心里早已没了当初的焦虑。你从她的故事里,读懂了怎样的力量?
愿我们都能在难走的路上,守住往前走的勇气。
从心理学视角看王暖暖:情感认知偏差不是“弱智”,是需要警惕的人性盲区
有网友说,王暖暖在赚钱上很有办法,但在择友、对待情感问题上简直是“弱智”。我认为这是对她的标签化误解,她在事业上展现出的规划力、执行力,证明其具备成熟的认知能力,只是在情感领域陷入了常见的“认知偏差陷阱”,这并非个人能力缺陷,而是多数人在亲密关系中可能触碰的心理盲区。
从心理机制来看,王暖暖的情感认知不足,本质是“情感需求优先于现实检验”的偏差。她在泰国打拼时或许存在情感空缺,俞某东刻意营造的“贴心形象”(如记住饮食喜好、主动照顾),恰好填补了这种空缺,触发了心理上的“补偿效应”。此时,她的大脑会不自觉地“选择性过滤”负面信息,俞某东拖延坦白婚史、编造投资谎言时,她可能因害怕失去“理想伴侣”,主动忽略这些矛盾点,这种“认知闭合需求”在情感中很常见,并非“愚蠢”,而是人性中对亲密关系的本能渴望压制了理性判断。
另一个关键偏差是“能力迁移盲区”。她在商业领域习惯用数据、逻辑做决策,但在情感中,却未将这种“现实检验能力”迁移过来,没有核实俞某东的学历、职业真实性,没有追问赌债的具体去向,甚至在发现账户资金异常后,仍因“心软”选择信任。这种“领域间能力割裂”很普遍:很多人在工作中冷静理智,在情感中却因缺乏“刻意练习”,容易被对方的情绪操控带偏,这是需要后天培养的情感认知技能,而非天生的“智力缺陷”。
更要注意的是,俞某东的“伪装策略”精准击中了情感认知的薄弱点,他利用王暖暖的善良和对亲密关系的期待,一步步瓦解她的理性防线,甚至联合家人制造“家庭支持”的假象。这种有预谋的情感操控,即便对情感认知成熟的人,也可能造成干扰,不能将后果简单归咎于王暖暖的“不足”。
王暖暖的经历更该被视为一面镜子:它提醒我们,情感认知能力和事业能力一样,需要主动学习和反思,而非用“弱智”这类否定性词汇,加重受害者的自我否定。真正值得关注的,是如何在情感中保持“理性警觉”,既不因渴望亲密而放弃判断,也不因害怕受伤而关闭心门,这才是对类似经历最有价值的反思。
给所有正在择友中的女性5条可行性建议:
从王暖暖经历里学“情感自保” ,王暖暖的故事不是“情感运气差”,而是给所有女性提了醒:亲密关系里的“自我保护”,从来不是“不相信爱”,而是用具体方法避开风险。这5条建议,每一条都能帮你在情感里保持清醒,又不丢失真心
1. 先“查背景”再“动感情”,别让“不好意思”害了你
王暖暖没有核实俞某东的婚史、学历和赌瘾,本质是怕“查对方”显得不信任。但真正的亲密,从“坦诚”开始:可以自然地聊起对方的工作单位(比如“你们公司最近忙吗?”),从共同朋友嘴里侧面了解过往(避免直接追问引发抵触),甚至在涉及大额金钱往来前,委婉确认对方的信用记录(比如“你之前说的投资,我朋友也做过,要不要一起看看合同细节?”)。
记住:核实信息不是“查岗”,是对自己的情感负责,真正想和你好好走的人,不会反感你的“谨慎”。
2. 金钱划清“三条线”,再爱也别模糊边界
王暖暖被陆续骗走数百万元,核心是没守住金钱边界。建议提前明确:
① 婚前大额借款要写借条(哪怕对方说“见外”,也可以说“是为了让我爸妈放心”);
② 不替对方还赌债、高利贷这类“无底洞”债务(对方若因此指责你“不贴心”,反而要警惕);
③ 婚前财产(比如房子、存款)提前做公证,不是“防着对方”,是避免日后纠纷拖垮自己。金钱观一致的人,会理解你的“边界感”;总想让你出钱的人,大概率没安好心。
3. 盯紧“危险信号”,出现1个就别自我说服
俞某东的“伪装”早有破绽:隐瞒婚史、偷偷转钱、家人帮着找借口。这些都是明确的“危险信号”,遇到任何一个,都别找理由自我安慰(比如“他只是一时糊涂”“他妈妈人不坏”)。记住3个必须警惕的信号:
① 对方总用“你不爱我”逼你妥协(比如“你不借钱就是不爱我”);
② 刻意孤立你,不让你和朋友、家人聊你们的感情;
③ 对过去的经历遮遮掩掩,问多了就发脾气。
出现这些情况,哪怕再舍不得,也要暂停关系,给自己冷静的时间。
4. 别把“情感寄托”全放在对方身上,留30%给自己
王暖暖可能因情感空缺,把俞某东当作唯一依赖,才会忽略矛盾。建议不管多爱,都要留30%的精力给自己:继续经营你的工作、保持和闺蜜的聚会、坚持喜欢的爱好,比如健身、画画等。当你的生活里不只有“爱情”,就不容易因害怕失去而妥协,哪怕关系出问题,你的社交圈、事业、兴趣,都是能托住你的“底气”。
5. 遇到“不对劲”,立刻找“外援”,别独自扛着
王暖暖最初发现问题时,可能没及时告诉信任的人,才让俞某东的算计得逞。
如果感觉关系里有“压迫感”“不安全感”,别憋着:找你最信任的朋友或家人吐槽(他们的客观意见能帮你跳出“当局者迷”);
如果涉及金钱、人身安全,直接联系律师或妇联(比如全国妇联的12338热线,能提供专业帮助)。
记住:你不是在“小题大做”,而是在保护自己,真正的爱,从不需要你独自承受委屈和风险。
其实这些建议的核心,不是让你“防着所有人”,而是帮你建立“情感防火墙”:既不拒绝真诚的感情,也不纵容别有用心的算计。就像王暖暖后来靠自己重新站起来那样,女性的强大,从来不是不经历伤害,而是经历后学会如何更好地保护自己,依然有勇气拥抱值得的爱。
来源:通禾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