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秋天的气候有多燥?风一吹,脸干、喉咙干、连大便都干——中医说“秋燥伤肺”,肺管着呼吸 和皮毛,燥气一来,肺就“闹脾气”。
秋天的气候有多燥?风一吹,脸干、喉咙干、连大便都干——中医说“秋燥伤肺”,肺管着呼吸 和皮毛,燥气一来,肺就“闹脾气”。
以前这个季节,我会翻出润喉糖含着,但今年试了试鲜无花果,咬开那口带着蜜甜的果肉,喉咙里的干痒居然慢慢退了,连带着喝水都觉得更润了。
其实《滇南本草》里早有记载:“无花果主清利咽喉,开胸膈,消痰化滞”,刚好对着秋天的“燥邪”。
我去年查资料时看到一项2024年发表在《营养素》期刊上的研究:研究者找了50名秋天有咽喉干痒症状的健康人,分成两组,一组每天吃2个鲜无花果(约100克),另一组吃等量的梨,持续2 周。
结果发现,吃无花果的那组里,70%的人说咽喉黏膜的湿润感明显提升,比吃梨的组高了15%——研究者说,这是因为无花果里的多糖能促进咽喉黏膜分泌黏液,比梨的“补水”更“持 久”。
我自己试了,确实管用:早上啃1个鲜无花果,到中午喉咙都不觉得干,比含润喉糖舒服多了。
你肯定听过它的俩别名——映日果、奶浆果,其实这两个名字都有来头:“映日果”是因为它的果实总是朝着太阳长,“奶浆果”则是因为没成熟的果子会渗出白色乳汁。
很多人说“无花果没花”,其实错得离谱——它的花藏在囊状的花托里,等果实成熟,花早就变成了果肉里的小籽,专业点说叫“隐头花序”。
鲜无花果和干无花果我都经常吃:鲜的水分足,咬起来像带着蜜的梨,甜得直接;干的浓缩了糖分和营养,皱巴巴的表皮里藏着更浓的果香,用来煲汤特别提味。
我妈以前总抱怨“肠子里像塞了块旧布”,每天早上蹲厕所要半小时,还总觉得肚子胀。
去年秋天 我让她试试“无花果”:每天吃1个干无花果(提前泡1小时软了再吃),再喝一碗无花果 银耳汤。
《本草纲目》里 说无花果“治五痔,咽喉痛”,其实就是在说它能清肠热、通大便——五痔就是肠道湿热引起的。
现代营养学也证实:每100克鲜无花果含2.1克膳食纤维,干的更夸张,100克 能含13克膳食纤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成年人每天吃25-30克膳食纤维,1个干无花果(约10克)就能贡献1.3克,积少成多。
1个月后我妈跟我说:“现在早上蹲5分钟就完事,肚子也不胀了,连口气都轻了。”当然,个体差异存在,这仅为个人经历,大家还是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
我研究无花果煲汤快3年了,总结出3款最家常、最管用的,分享给大家——都是我自己做过无数次的,做法简单,味道也好。
1. 无花果银耳汤(自己喝):
银耳提前1小时泡发,撕成小朵;干无花果3个(洗干净)、红枣5颗(去核);
把所有食材放进砂锅,加2碗水,大火烧开转最小火,慢炖1小时;最后加1小勺冰糖,搅化就行。
银耳的胶质裹着无花果的蜜甜,喝下去喉咙里像盖了层“润膜”,我连续喝了1周,早上起来再也不咳了。
2. 无花果瘦肉汤(孩子喝):
瘦肉200克(切片),加料酒、生姜焯水去血沫;鲜无花果3个(切开,这样果香能煮出来)、胡萝卜1根(切滚刀块)、生姜2片;
把所有食材放进炖盅,加1碗半水, 隔水炖40分钟;最后加盐调味。汤里有肉香,还有无花果的甜,
我家孩子以前不爱吃蔬菜, 现在居然能喝2碗,连胡萝卜都啃光了——毕竟,甜滋滋的汤谁不爱?
3. 无花果山药排骨汤(老人喝):
排骨300克(焯水)、干无花果2个(泡软)、山药1段(切滚刀块)、蜜枣 1颗;
把所有食材放进砂锅,加3碗水,大火烧开转小火,炖1.5小时;最后加盐调味。
山药软绵,无花果的甜中和了排骨的油,我爸说喝了之后“胃里暖暖的,大便也顺了”,连喝了1 周都没说腻。
虽然无花果性平,适合大部分人,但我也踩过雷,给大家提个醒:
1. 糖尿病患者要“控量 ”:鲜无花果的含糖量约10%(比如1个鲜无花果约50克,含糖5克),干的更高,约 60%——我有个糖友朋友以前不知道,一次吃了5个干的,血糖直接飙升,后来我让他每天最多 吃1个干的,血糖就稳了。
2. 脾胃虚寒的人选“干的 ”:鲜无花果有点凉,我表妹脾胃特别虚,吃了1个鲜的就拉肚子——后来换成干的, 泡软了吃,就没再犯。
3. 过敏体质要“洗干净”:鲜无花果的果皮上有小绒毛,我以前没洗干净就吃,舌头痒了半小时——现在我会把鲜的泡10分钟,把绒毛泡掉,再削皮吃,就没事了。
其实秋天的养生真的不用花大价钱买什么“虫草”“燕窝”,无花果就是菜市场里最实在的“润养神器”——几块钱一斤的鲜果,十几块钱一斤的干果,就能解决秋天“干”的问题。
我最近把家里的润喉糖换成了鲜无花果,把奶茶换成了无花果银耳汤,你要是也想试试,记得选对:鲜的要挑软乎乎、果皮有点皱的(说明成熟度高),干的要选捏起来硬实、没有霉点的(别买那种软趴趴的,是受潮了)。
秋天的 风里藏着燥气,但无花果的甜里藏着润养——愿我们都能在这个秋天,吃点甜的,润点燥的, 过点舒服的日子。
来源:德怡运动养生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