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元树脂补牙的老人,与我们所不知晓的中国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01 16:07 1

摘要:近日,一则关于“5元树脂补牙”的新闻悄悄登上热搜。在河南某地,一位老人坐在简陋的牙科摊位前,接受着仅需5元的树脂补牙服务。这一幕被路人拍下,在网络上引发了热议。

在城市的角落里,藏着另一个中国

近日,一则关于“5元树脂补牙”的新闻悄悄登上热搜。在河南某地,一位老人坐在简陋的牙科摊位前,接受着仅需5元的树脂补牙服务。这一幕被路人拍下,在网络上引发了热议。

5元能做什么?

在城市生活中,5元可能是一杯奶茶的零头,是半小时的停车费,是地铁的三站路。但在另一个我们看不见的中国,5元是一位老人修补一颗牙齿的全部费用。

视频中,补牙老人的摊位极其简陋:一把折叠椅,几个小药瓶,最基础的医疗器械。没有无菌操作台,没有紫外线消毒设备,更没有专业的牙科医生。摊主使用的所谓的“树脂材料”,其安全性和卫生程度令人担忧。

热议背后的两极中国

这则视频下的评论区,呈现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中国。

一边是震惊与同情:“不敢相信2025年还有这么便宜的补牙”、“老爷爷不疼吗卫生条件太差了”、“看得我心里难受”......

另一边则是冷静的现实主义:“这你们就不懂了,在农村这很正常”、“总比牙烂掉强吧”、“去医院补牙要几百块,他们哪来的钱”......

两种声音,折射出的是两个平行世界的生活体验。前者源于对极端廉价医疗的震惊,后者则道出了基层医疗资源匮乏的无奈现实。

他们为何选择5元的补牙?

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是:这些老人是真的不知道这种补牙方式的风险吗?

或许他们知道,但在有限的經濟能力和迫切的医疗需求之间,他们选择了后者。

在中国广大的农村地区,许多老年人没有稳定的养老金,没有完善的医疗保险。当面临牙齿问题时,去正规医院动辄数百甚至上千元的费用,足以让他们望而却步。

于是,这种流动的、廉价的牙科摊位,成为了他们唯一的选择。这不是选择,而是没有选择。

医疗普惠,道阻且长

“5元补牙”现象背后,暴露的是基层医疗体系,特别是牙科医疗资源的不足。

近年来,我国医疗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但在一些偏远地区和针对特定人群,仍然存在覆盖不到位、服务不便捷、费用较高等问题。

特别是牙科医疗,因不在基本医保报销范围内,成为了许多低收入群体的“奢侈品”。

曙光与希望

值得欣慰的是,随着这则新闻的传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基层医疗问题。

一些地方已经开始尝试新的解决方案:开展流动牙科诊所、组织公立医院下乡义诊、将部分牙科治疗纳入医保报销试点......

同时,一些公益组织和社会力量也在积极行动,为偏远地区提供医疗援助。

不止于同情

面对“5元补牙”的老人,我们除了表达同情,还能做些什么?

作为普通人,我们可以更多地关注身边的弱势群体,参与相关的公益活动;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可以积极发声,推动基层医疗条件的改善;作为消费者,我们也可以在能力范围内,支持那些致力于医疗普惠的企业和项目。

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意识到,在中国,仍有相当数量的人生活在我们的视线之外,他们需要的是被看见、被理解、被帮助。

结语

那位选择5元补牙的老人,他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群体的缩影。

在一个理想的社会中,每个人都应该享有基本医疗保障的权利,不会因为贫穷而被迫选择不安全的医疗方式。

“5元补牙”的热搜终会过去,但我们对基层医疗问题的关注不应停止。只有当医疗普惠的阳光照进每个角落,这样的新闻才会真正成为历史。

这条路很长,但值得我们一起努力。

来源:御兰驰的朋友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