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央视怒批、装傻充愣、脑袋空空,难怪大场合从不邀请流量明星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01 14:07 1

摘要:被央视怒批、装傻充愣、脑袋空空,这些“绝望的文盲”可真叫人绝望,难怪一些大场合从不邀请“流量”明星。

到了大场面的时候才懂冯远征那句话的含金量,不是什么人都叫“演员”,该跟老前辈学学了,

“颜值即正义”的流量时代,有些演员靠着颜值出圈,结果一说话就露馅了,实在丢人,

被央视怒批、装傻充愣、脑袋空空,这些“绝望的文盲”可真叫人绝望,难怪一些大场合从不邀请“流量”明星。

要说最近娱乐圈谁的势头最猛,赵露思绝对算一个。

9 月 26 日,她的新剧《许我耀眼》突然空降腾讯视频,开播1小时热度破 2万,4 天就冲到 3万峰值,成了 2025 年腾讯视频唯一部热度破3万的现代剧。

凭着这个热度,连着带火了不少品牌方,只要是赵露思身上穿的戴的,无不都被抢空。

可偏偏就是这么个顶流,一开口就露怯,“文盲”的帽子摘都摘不掉。

之前她演年代剧《胡同》 剧里明明讲的是建国初期的故事,宣传时记者问她角色背景,她张嘴就来“是党成立时候的事”。

建党和建国差了 30年,连剧本时代背景都投搞懂,作为一个主演,实在有点说不过去。

后来当中法环境月宣传大使,在国际场合直接把“中法建交60周年”说成“40周年”,当场被纠正,网友都骂她“丢到国外去了”。

但放眼娱乐圈,“脑袋空空”的可远不止赵露思一个。

刘浩存,这位新一代“谋女郎”,每次采访都像一场“灾难”。

被问到如何理解演员这个职业,她支支吾吾说不清楚;要她评价导演张艺谋,她憋了半天只说出“单纯”两个字。

更让人无语的是,她还说自己是“天赋型”演员,言外之意好像前辈们的努力都比不上她那点“天赋”,这种傲慢的态度让人对她的印象大打折扣。

还有翟天临,当年顶着“博士演员”的光环,走到哪都吹自己又会演戏又有文化。结果直播的时候,一句“知网是什么东西”直接把自己锤死了。

后来一查才知道,他的博士论文是抄的,学位也是混来的。

没文化就算了,还装文化人骗大家,这就不是能力问题,是态度问题了——连最基本的诚信都没有,还怎么谈职业素养。

这些事闹大后,央视终于忍不住发文怒批了。

“我们批判的不是明星文化水平低,而是那些对表演不认真、对角色不愿付出努力的人。”这话真是说到点子上了。

不是说明星必须是博士、硕士,也不是要求他们出口成章成诗人,而是既然吃了“演员”这碗饭,就得对这份职业有敬畏心。

演员的核心是演好角色,让观众相信这个人物是真的。要是连剧本都不懂,还怎么让观众去信服这个角色呢。

反观有些明星,虽然文化水平不高,却用努力把“短板”补成了“长板”,王宝强就是最好的例子。

王宝强小时候家里穷,没读多少书,刚进演艺圈的时候,连剧本上的好多字都不认识。

可他没想着“装傻充愣”,反而天天把字典揣在兜里,拍戏间隙就查字典、认生字,背台词更是背到滚瓜烂熟,连对手的台词都能记住。

有次拍《士兵突击》,他为了演好“许三多”,提前三个月去部队体验生活,跟士兵一起出操、训练、叠被子,手上磨出茧子,晒得跟黑炭似的,最后把“许三多”的憨厚、执着演活了,成了经典角色。

后来他当导演拍《八角笼中》,为了了解大山里孩子的生活,跑了十几个贫困县,跟孩子们同吃同住,最后电影口碑票房双丰收。

他没说自己“有天赋”,也没装“文化人”,就靠一个“笨办法”——下苦功,反而走得比很多流量远。

还有张译,也是圈里出了名的“拼命三郎”。

为了演好《士兵突击》里的“史今”,他在部队待了半年,每天跟士兵一起训练,连走路的姿势、说话的语气都模仿得一模一样;后来演《鸡毛飞上天》里的“陈江河”,他去义乌小商品市场蹲了一个月,看小贩怎么吆喝、怎么讨价还价,最后把一个草根商人的韧性演得淋漓尽致。

他说:“演员就像容器,要先把自己倒空,再把角色装进去。”

这话多实在——不是靠流量撑着,是靠对角色的付出撑着。

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流量只是“虚火”,真本事才是“底气”。因为那是庄重的场合,需要的是有分量、有担当的人,是能让大家信服的人。

流量明星的“热度”再高,要是没了对职业的敬畏、没了努力的劲头,也撑不起这样的场合,更撑不起自己的演艺路。

毕竟,演员这碗饭,终究不是只靠脸就能吃下去的。

参考信源:

来源:阿沛娱乐频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