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古人不信上帝,却有着比欧洲人还要纯净的道德?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01 14:10 1

摘要:远古时期,古人讲究神灵崇拜,很多神灵都是虚无的,就像风雨雷电这样的神灵。人们对于虚无的神灵心存敬畏,后来才有了兽形的神灵,进而进化到半人半兽形的模样,最终进化成人形的模样,具有一种美感。在神灵的进化史上,没有形象的神灵被逐渐淘汰,兽形的和半人半兽型的神灵形象也

中国古人并不信基督教,也不信仰上帝,却有着比欧洲人还要纯净的道德。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远古时期,古人讲究神灵崇拜,很多神灵都是虚无的,就像风雨雷电这样的神灵。人们对于虚无的神灵心存敬畏,后来才有了兽形的神灵,进而进化到半人半兽形的模样,最终进化成人形的模样,具有一种美感。在神灵的进化史上,没有形象的神灵被逐渐淘汰,兽形的和半人半兽型的神灵形象也被淘汰,只留下了人形模样的神灵形象,或者说只留下了人们自己制作的人形模样的神灵塑像。至于神灵究竟什么模样,人们只能根据塑像来揣测,却并不一定知道神灵什么模样,甚至神灵只是以讹传讹的形象,根本没有具体的形象。同样是某一个神灵的塑像,在南方和北方的形象就大不相同,职能不同,人们的崇拜习俗也不同。除此之外,部落中的英雄也会受到崇拜,英雄死后会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神灵,而英雄的形象会变成塑像流传。在流传过程中,英雄的塑像会发生很大的改变,并不会按照原原本本英雄的模样来塑造,而是加入了群体创作的因素。古人不信仰上帝,但信仰天地大神,信仰万物有灵的理论。或许正因为远古时期的人们信仰比较松散,尤其是信仰的神灵比较松散,处于长期部落定居的状态,并不能形成统一的大神,才会有了各自崇拜神灵的仪式,还有各自的神权约束。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确立了很多神灵形象,而且把自己塑造为天下最大的神。即便如此,也并不能把天下所有的神都统一为一种形象,不能确立一神教。

欧洲人信奉基督教,其实就是一神教,只信奉上帝。即便后来基督教出现了分化,有了其他的教派,也仍然崇拜上帝。他们相信上帝的光芒普照人间,要学上帝那样去博爱,甚至要爱自己的敌人。但他们这种信仰只是停留在口头和吃饭之前,停留在教堂礼拜之中,却并没有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欧洲历史上的战争不少,有的竟然因为信仰不同而发动战争,臭名昭著的十字军东征就是这样。欧洲人会因为教派不同而大打出手,甚至发动战争。虽然他们信仰上帝,但他们的信仰出了问题,有了区别就有了差距,有了差距就有了矛盾。即便现在欧洲人普遍信仰上帝,道德水准也不一定高到哪里去。中国古人不信仰上帝,但信仰很多其他的神灵,不仅皇帝会祭拜天地,祭拜宗庙的祖宗排位。而且民间的老百姓会信仰很多俗神。有了神灵信仰,人们就有了精神皈依,有了心理支柱。正因为松散的信仰,才让老百姓各怀私心,都喜欢自己崇拜的神灵,而不一定喜欢别人崇拜的神灵。除此之外,皇帝会宣扬迷信思想,宣称自己是真龙天子,还要杜撰出生神话。官员们更要模仿皇帝的作为,也声称自己前世是神仙,杜撰出生神话。以至于人们把科举考试过关的书生称为越过龙门的鲤鱼,应该化成了飞龙,其实是对权贵的一种崇拜,有时候还要把他们当成神灵。

中国古代有着泛神论的思想,只要有人想信仰神灵,就可以找到对应的神灵,可以手制偶像来崇拜,可以跟着别人一起崇拜,而宗教始终没有持续发展起来。儒教出现了,但孔子只是圣人,而不是神灵。即便很多地方有孔庙,接受人们的香火供奉,孔子也并不是人们心目中的神灵,而是作为圣人被崇拜的。孔子的思想被后代的统治阶级改变,已经变成了愚民的思想,但就是要推行天下,让所有的人都接受,还形成了礼教传统。中国两千多年的文化都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或者说受到改造了的儒家思想的影响。虽然有外国传教士到中国传教,但基督教并不能在中国发展起来,也就是说上帝的信仰并不具有普适性。西方以基督教历史作为全部历史编年史是荒唐可笑的,虽然有过大主教权力在皇帝之上的现象,也有过基督教大普及的现象,但这种事情只发生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尤其是中世纪比较突出。有了文艺复兴之后,资产阶级的思想就开始传播,而基督教支配社会优质资源的能力逐渐减弱,最终只能成为一种宗教,而不再和权力系统挂钩。政教分离之后,基督教的能力减弱了,但很多人仍然普遍信仰,也排斥其他的教派,甚至为此大打出手。

中国古人比较随性,大多接受了皇帝宣扬的儒家思想,喜欢知足常乐,而不喜欢这山望着那山高。除了儒教以外,中国古代历史上影响大的教派就是道教和佛教。很多皇帝崇信道教,曾经服食仙丹,却因为中毒而短命。道教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一直到现在,都有一定的影响,也都有很多人信仰,但缺乏了权力系统的助推,道教信仰就只是一种民间信仰,掀不起多大的波澜。信仰佛教的皇帝也有,南北朝时期信仰佛教的皇帝很多,唐代的武则天就宣称自己是弥勒佛转世。佛教推行天下,很多人为了生存遁入空门,当皇帝灭佛的时候,他们又赶快还俗。也就是说,中国古代的农民非常多,这是统治阶级决定的。统治阶级要保证绝大多数人成为农民,才可以源源不断地从民间榨取钱粮。统治阶级要宣称知足常乐的思想,让农民有一口吃的,他们就不造反。同时统治阶级要推行理性思想,不是借助儒教,就是借助道教和佛教的迷信思想,推行开来之后,把自身塑造成神灵的化身,同时用神权统治人们的头脑。即便出现了一神教,统治阶级也仍然要神化自己,要成为神教的领袖,也就是用权力来约束一神教,而不能让这种教派泛滥开来。有了权力的规范和约束,即便某个教派的领袖再伟大,再被人们崇拜,也仍然受到权力系统的约束,并不能超越皇权之上。如此一来,权力系统主推某种教派,民间有松散的信仰,并不能形成绝对的一神教信仰。即便权力系统主推某个教派的理论,要全民信仰这个教派,也仍然不会让教派的领袖超越皇权之上。中国历史上有信仰佛教的皇帝,还有灭佛的皇帝,并不会产生绝对的信仰。

中国古人有自己的信仰系统,虽然比较松散,但思想比较纯洁,主要还是接受了历朝历代皇帝推行的改造了的儒家思想,而且有着礼教传统的沿袭,最终变得思想比较纯净。即便到了现在,人们判断一些新鲜事物,也仍然会从道德出发判断,或者说以道德为第一判断基点,可见礼教传统影响的深远。或许中国古人崇拜的是圣人,而不是神灵,尤其是一些权力系统的官僚,大多崇拜孔圣人,崇拜一些其他宗教的圣人,却并不崇拜上帝。中国古代的权力系统打造了信仰体系,虽然也迷信,也崇拜神灵,但并没有让这种思想超越权力系统之上,最终形成了被权力系统利用的神教理论,当然也就不可能出现超越权力系统之上的上帝了。有了以圣人为主导的道德体系,迷信思想就和道德体系融为一体,最终起着净化人的心灵的作用,比单纯信仰上帝的欧洲人的道德要纯净得多。

来源:铁剑帮帮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