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盲犬芬迪被接走了,王女士表现的很悲伤,但芬迪却头也没回!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01 11:39 1

摘要:可以说,王营营与芬迪分别时流下的眼泪,和导盲犬毫不犹豫跳上基地专车的轻快身影,形成了鲜明对比。王的眼泪是不是真心,咱不知道,但导盲犬分迪连头也没回就离开,已经说明了问题。

可以说,王营营与芬迪分别时流下的眼泪,和导盲犬毫不犹豫跳上基地专车的轻快身影,形成了鲜明对比。王的眼泪是不是真心,咱不知道,但导盲犬分迪连头也没回就离开,已经说明了问题。

9月20日下午,中国导盲犬大连基地的专车带走了导盲犬芬迪,离开了它陪伴了两年的视障主人王营营。在这场引发全网关注的分别中,王营营拥抱芬迪声声呼唤“宝宝”,而芬迪摇着尾巴登上汽车,没有回头。

01 事件回顾

这场风波始于九月中旬,一则记录两位盲人携带导盲犬攀登泰山的视频在网络上迅速传播。这段视频中,拉布拉多犬芬迪在雨中浑身湿透仍坚持引路,主人用雨衣将自己裹得严严实实。

这件事的争议点在于:芬迪在识别台阶障碍物时用身体保护主人,却遭到盲杖敲打;休息时,主人自顾补充水分,未顾及芬迪是否口渴;陡峭的泰山十八盘石阶对导盲犬关节可能造成损伤。

网络舆论迅速发酵,许多网友指责王营营“漠视导盲犬福利”、“为博流量牺牲工作犬健康”。导盲犬大连基地在9月18日宣布暂停芬迪的使用,并派专人专车接回。

9月20日,芬迪被带离北京返回大连。基地出示的文件表明,将对其进行健康检查和事件调查评估,再决定是否继续为王营营服务。

02 分别现场

在分别的时刻,王营营表现出对芬迪的深切眷恋。她后来表示,如果早知道会失去芬迪,她绝不会去泰山。但与王营营的悲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芬迪摇着尾巴跟随基地工作人员上车离去,没有表现出依依不舍。

犬类行为专家指出,导盲犬与主人建立深厚感情、通常需要长期共同生活与磨合。导盲犬训练过程中,它们要学习与盲人共同生活,直到能够配合默契。有时,狗的行为可能被人类误解。研究表明,狗在青春期(约8个月左右)会经历类似人类青少年的“叛逆期”,它们可能暂时不听从主人命令,却愿意服从陌生人。

随着争议升级,王营营工作的按摩店店员透露,店里每天涌入大量骚扰甚至辱骂电话,导致客流量下降至少一半。

“这严重影响了我们正常的工作。很多正常顾客的电话打不进来了,”一位同事无奈地说,“店里的按摩师都是全盲的视障人士,换一份新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对他们来说,很困难。”

王营营最终因无尽的骚扰与举报被迫辞职,工作的按摩店也不得不暂时歇业。她在回应质疑时否认“虐狗”指控,强调与芬迪两年相处中,视它为自己的孩子、伙伴和朋友。

导盲犬是极为稀缺的社会资源。据统计,全国1700多万视障人士中,训练有素的导盲犬仅有400余只。每只导盲犬的培养都经过漫长而严谨的过程。

据悉,导盲犬在2个月大时就会被送往志愿者家庭生活,学习熟悉人类环境与基本命令。一岁多时进入导盲犬学校进行4个月专业训练,学习直线行走、识别交通情况等技能。

毕业后,还要与盲人磨合1-2个月,通过严格测试才能正式上岗。

正因为如此,公众对导盲犬被用于攀登泰山等高强度活动表示质疑。导游贾女士指出,泰山十八盘台阶陡峭,石阶对导盲犬关节损伤大,通常不建议带导盲犬登山。

芬迪事件引发了关于工作犬福利的深入思考。导盲犬不是宠物,而是视障人士的“眼睛”。它们在工作时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任何干扰都可能造成危险。

一位导盲犬使用者分享经历:当陌生人在楼梯上抚摸他的导盲犬时,导致狗狗分心,使他脸朝下摔倒在台阶上。

导盲犬回到基地后,有兽医检查发现它关节磨损需要休养三个月。这种不可逆的伤害,引发人们对工作犬长期健康的关注。

犬只分离焦虑症的研究表明,20%-40%的犬只有在与主人分离时会出现焦虑反应。但芬迪头也不回地离开,是否反映了它与王营营之间的关系状况,成为公众质疑的焦点。

基地工作人员表示,他们计划在这个月内完成调查,给公众一个交代。芬迪的未来,将取决于调查评估的结果。而王营营走到这一步,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自己?如果心存善念,善待为自己“工作”的“伙伴”,何至于此?大家觉得呢?

来源:第一舆论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