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峰事件后续:账号被禁止关注,一句“吃饭论”搅动了谁的神经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01 08:41 1

摘要:有人去翻他的言论,新闻专业、就业、人生选择,有猜测说是因为他怼了新闻专业,但更多人盯着那句“选专业,得选能让你四年后吃上饭”,这话直接,没绕弯子,家长、考生一听就懂。

张雪峰那些账号,短视频、直播、问答,原先刷到就是他的脸,突然间全屏出现“禁止关注”。

有人去翻他的言论,新闻专业、就业、人生选择,有猜测说是因为他怼了新闻专业,但更多人盯着那句“选专业,得选能让你四年后吃上饭”,这话直接,没绕弯子,家长、考生一听就懂。

张雪峰自己说,家里就是普通人,没啥资本,选专业要务实,能养活自己最重要。这话放到社交平台上,炸出来一堆评论。

有人说戳到了痛点,有人觉得太功利,重庆大学那位教授发文怼他“吃着传播的饭,砸传播的碗”,张雪峰回得也直接,他说不是只针对某个专业,就是给就业建议。

看评论区,支持的那拨人说,终于有人帮普通家庭说话了,打破了信息差,比一堆“砖家”实用。反对的那拨人说他制造焦虑,什么都往钱上靠,误导孩子。

舆论场两极分化,话题热度居高不下,评论里翻滚的,还是那个老问题,家长到底该怎么帮孩子选专业,理想和现实,是不是只能二选一。

张雪峰的身份,也挺有意思,“普通人家代言人”这个标签,直播间喊得响,但他那个志愿填报的咨询服务,11999元、17999元一套,直播一场能卖2亿元。

有人扒出他名下10家公司,一边说帮普通家庭,一边做着天价服务。有家长咬咬牙省吃俭用,觉得这是孩子唯一的机会。有人直接说,这生意做得太绝,焦虑变成财富。

账号被禁,到底因为哪句话?有的说是踩了价值观红线,把教育说得太现实,“文科都是服务业,本质是舔人”,这种说法被批扭曲了教育。还有媒体盯着他团队的“高考押题卷”,说涉嫌虚假宣传。

今年5月,教育部刚发文打击高考宣传乱象,张雪峰这套运营正好撞上风口。监管层面,容不得制造焦虑,他说“吃饭”,有人觉得是提醒,有人觉得是焦虑的来源。

“吃饭论”已然火爆多时,本应在舆论浪潮中逐渐沉淀,可为何最终却成了那根令局面崩塌的“稻草”?理想和生存之间,社会分歧一直在。

张雪峰这种直接把现实摆到台面上的做法,有人认可,有人受不了。账号消失,讨论没停。

普通家庭的焦虑还在,孩子们的选择也没变简单,这事搅动的,是无数家长和学生心里的那根弦。

张雪峰的走红与沉寂,是一面镜子。他切实为处于信息不对称境地的普通家庭,提供了具有现实意义的参考,戳破了一些不切实际的虚妄幻想。

但教育终究不能只剩下“能否吃上饭”这一个维度。一个健康的社会,既需要有人关心脚下的士壤,也需要有人仰望天上的月亮。

张雪峰“倒下”了,但只要教育的焦虑和困境依然存在,或许还会有下一个“张雪峰”出现。

来源:沉浮娱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