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象新闻、红星新闻、百度百科】等(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大象新闻、红星新闻、百度百科】等(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50米高空吊威亚,安全扣都没扣,仍保持歌声稳定完成演出。
膝盖积水三次抽取,仍绑着护膝完成舞台高难度表演。
王一博到底为什么那么“拼”?
甚至,就连其合作方最近爆料的“相关状况”,也是处处透露着“拼”。
但钱再多有什么用?
王一博这次的经历,可谓是给所有年轻人提了个醒。
2025年8月11日,红牛官方准点上线发布广告,正式官宣全新品牌首席代言人——王一博。
这支以“硬核登场”为主题的广告片,一开场就用引擎轰鸣声切入,镜头掠过王一博的侧脸,瞬间引爆全网关注。
“不是经历了什么,而是坚持了什么;不是力量有多强,而是内核有多稳。”
这句广告词把“能量加持,突破极限”的品牌理念演绎得十分透彻,更把王一博的成就直接概括。
其实,对于红牛与王一博的合作,不少网友早有预判。
早在官宣红牛新代言人前一周就有评论提到 “看一博常玩攀岩、滑雪,还拿了赛车执照,跟红牛的调性太搭了”。
事实也确实如此,王一博近年公开动态里,从雪山滑雪到户外攀岩,不断挑战自我的姿态,与红牛传递的 “突破” 精神高度契合。
但即便早有预料,代言消息一出,还是有人震惊:王一博真是顶流啊,代言一个接一个啊。
网友的话没说错,爆火之后,“代言一个接一个”就是王一博的日常。
2020年,王一博参加街舞,当时节目有 “啤酒瓶转圈定出场” 的互动规则。
总导演提议让王一博来操作,他却坦诚回应 “有冲突,估计播不了”。
原来他当时正代言燕京啤酒,而节目冠名商是雪花啤酒勇闯天涯,受品牌 “排他准则” 限制,无法与竞品同框。
没想到这段耿直回应被雪花记在心里,后来王一博与燕京解约后,雪花啤酒第一时间抛出橄榄枝。
网友们对此调侃不断,有人在雪花啤酒官微评论区留言:
“雪花这是把‘勇闯’刻进 DNA 了,一博从街舞赛场追到赛车场,它也跟着‘闯’过去了!”
除了啤酒品牌的 “追着跑”,国货品牌白象的合作也尽显巧思。
2025 年白象官宣王一博为代言人时,特意以 “河南老乡” 身份拉近距离。
并且,品牌为呼应王一博 “爱香菜” 的个人标签,在山东打造了 11 亩 “香菜痛田”。
用新鲜香菜拼出 “YIBO”“97” 等专属字样,非常壮观。
不少粉丝和网友在视频下留言:“连香菜都能玩出花样,白象也太宠王一博了”。
但王一博能让品牌 “追着跑”,从不是单纯依赖流量。
他的商业价值,源于 “拼” 出来的实力与口碑。
2020 年的综艺市场,《这!就是街舞》第三季无疑是 “现象级” 的代名词。
而王一博,正是其中最具话题性的导师之一。
但让人印象最深的,还是节目中期,王一博的脚上突然裹上了厚厚的纱布。
原来,他在录制另一档节目时不小心扭伤了脚,医生明确建议他 “努力制动,能不动就不动,静养为妙”。
可当时他和舞队正忙着备战难度不低的水舞台,而湿滑的场地更是增加了表演风险。
队员们都劝他先休息,但王一博还是没停下,依旧跟着队伍正常训练、盯排练,直到顺利完成比赛。
而这份不顾伤病的坚持,也让不少观众看到了他对舞台的敬畏和拼命。
不过,王一博的 “拼” 不止在工作里,对热爱的摩托车,他同样投入了百分百的执着。
纪录片《我和我的时代》就记录了他准备 2020 年珠海 ZIC 摩托车赛的经历。
前一年就拿到新手赛冠军的他,对这次比赛充满期待,想再拼一个好成绩。
那时他的工作安排得很满,有时凌晨还在录节目,清晨就已经抵达赛车场练车;
遇到下雨,赛道湿滑,车队教练明确说不适合练车,他就守在训练场等,雨稍微变小,就急忙去找教练问 “能不能练了”。
而能训练的时候,他更是敢“拼”。
一次训练里,他把 300cc 的车开到了 150 码,下场复盘时,车队的其他队友都很惊讶——毕竟,这样的速度对新手赛车手来说,是一个非常大胆的挑战。
但不管是较真还是执着,王一博都用行动证明。
他的 “拼” 并非表面功夫,而是在每一个细节里。
因此,当接受联合国气候大使时,王一博不像其他明星那样简单拍个宣传片了事,他亲自去了现场。
2025 年 2 月,王一博以联合国气候传播大使身份,跟随生态环境部前往西藏的仁龙巴冰川,参与国际冰川宣传片拍摄。
在零下 20℃极端环境中,他负重30斤连续工作 48 小时,成功完成冰芯钻取、冰雪样本采集等科考任务。
在攀冰过程中,王一博拒绝使用替身,亲身上阵,专业表现获科考队长盛赞 “远超预期”。
而此次拍摄内容也被制作成多语言宣传片,于 2025 年 3 月 21 日世界冰川日由联合国新闻中心全球发布。
可谁想,最近合作方无意间的爆料却触动了许多人的内心。
9月28日,某冰川保护项目合作方提及男星王一博参与项目期间的细节,透露他曾遭遇严重高原反应。
相关话题马上冲上热搜,引起网友热议。
甚至有人发出:“王一博运动量那么大,身体素质不错,怎么还会高反。”的疑问。
殊不知,这正是现代年轻人对身体素质方面的误区,王一博的经历印证 ——高反与体能强弱无直接关联。
并且因运动量大者基础耗氧量更高,在低氧环境下机体代偿负担更重,反应可能更剧烈。
面对如此大的讨论,王一博的这次高反事件,就像一个“公共卫生宣传课”。
他作为拥有大量年轻粉丝的公众人物,这次经历是一个非常真实的“安全教育案例”。
它打破了“年轻人身体好就不会高反”的误区,更触动了所有的年轻人。
必须对大自然抱有敬畏之心,健康和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毕竟事件最让人感叹的一点是,在面对大自然的规律时,财富和名气都一样渺小。
即使像王一博这样拥有优越资源的明星,在高原反应面前也同样脆弱,要承受身体上的痛苦。
这生动地说明了,在健康和一些自然法则面前,人人平等,钱再多也无法直接买来对高反的“免疫力”
难怪网友会说:王一博这个例子真是给年轻人提醒了,钱再多也没用。
尽管过程辛苦,但王一博依然完成了这项冰川保护宣传片的拍摄。
让公众在看到事件警示意义的同时,王一博也作为公众人物履行了社会责任、环保公益,让人们看到了他的诚意和敬业精神。
拼搏,是王一博刻在骨子里的信仰,也是他闪耀的根源。
然而,真正的强大,不仅在于全速前进的魄力,更在于懂得适时调节的智慧。
在快与慢之间找到平衡,用健康的体魄为梦想续航。
这或许是比任何成就都更重要的“必修课”。
请记得,有时慢,是为了更好地出发。
来源:维京晋州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