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那年春天,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图书馆地下一层,一份封存已久的档案被翻出来。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源,已赘述文章结尾
那年春天,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图书馆地下一层,一份封存已久的档案被翻出来。
档案袋上贴着一张泛黄的便签,只有一句话:“1922年,别让它重演。”没人知道是谁写的。
但从那天起,我开始重新整理这段已经被大多数人遗忘的历史。
这事儿说起来有点出乎意料。
很多人以为,美国的反犹情绪是最近才冒出来的,其实早在19世纪末,它就已经悄悄发酵了。
只不过那时候还没有今天这种社交媒体,也没人会把这些事儿写在推特上。
那会儿的美国,正经历一场大转型。
从农业社会迈向工业化,城市像是被按了快进键,一夜之间就冒出了无数高楼厂房。
大量移民从欧洲涌入,带着不同的语言、文化和信仰。
而在这群人当中,犹太人是最显眼的。
他们中的很多人来自东欧,逃离了沙俄的排犹暴力,踏上了这片“自由之地”。
可没想到,刚站稳脚跟,就又被盯上了。
1900年,纽约的犹太人口已经突破100万,占全市人口的四分之一。
有人觉得他们“太多了”,有人说他们“太会做生意”,也有人干脆宣称:“他们控制了一切。”类似的话,后来在纳粹德国也出现过。
1915年,《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写道:“犹太人正在悄悄渗透到美国的金融、教育与新闻领域。”这不是新闻,这是警告。
在哈佛、耶鲁这类名校,校方悄悄设了“犹太配额”。
一位匿名教授在内部会议上说:“如果我们不限制,十年内,这里一半学生都是犹太人。”没有人反驳。
可谁知道,这样的情绪后来会变成真事儿。
1927年,在马萨诸塞州,一位犹太裔鞋匠被控谋杀,证据薄弱,审判过程漏洞百出。
但陪审团只用了几个小时就定了罪。
临刑前,他对律师说:“我没杀过人,可我知道,他们不是在审我,是在审我的姓氏。”
他叫利奥·弗兰克。
那天之后,反犹太联盟在美国南部迅速扩张。
很多人不再掩饰自己的仇恨。
再往后,情况变得更糟。
二战前夕,美国政府收紧了犹太移民配额。1939年,一艘载着900多名犹太难民的船——“圣路易斯号”——被拒之门外。
它在美国海岸徘徊数日,最终被迫返回欧洲。
船上的人里,有超过三分之一死在了集中营。
这是文件里写得最清楚的一页。
冷冰冰的数字背后,藏着的是成百上千个家庭的终结。
但真正让问题再次浮出水面的,是最近这些年。
2021年到2023年,美国多地爆发了大规模反犹抗议。
起因是以色列与哈马斯的冲突。
可矛头很快就指向了本土的犹太人。
在洛杉矶,一名正在用希伯来语通话的老人被人从后面推倒。
脸颊撞到路边的台阶,缝了18针。
他说:“我活了87岁,从没想过会在美国被打。”
纽约布鲁克林,两个戴着犹太小帽的孩子放学回家,在地铁站被人追着骂:“你们这些战争贩子!”
那段时间,美国几乎每天都能听到类似的消息。
反诽谤联盟的报告显示,2021年,全美反犹事件达2717起,同比增加34%。
其中包括88起人身攻击,1906起骚扰事件,以及853起破坏行为。
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哈佛、哥伦比亚、斯坦福这些常被视作“自由堡垒”的名校,也卷入了这场潮流。
2023年12月,哈佛一场针锋相对的学生辩论会上,一名犹太学生愤怒地站起来说:“你们不是在反对战争,你们是在否认我们的存在。”
台下一片沉默。
没有人接话。
说实话,这种沉默,比任何谩骂都可怕。
以色列的学者阿米尔·纳夫塔利,在一次闭门研讨会中说过一句话:“美国未来的反犹大潮,不会从街头开始,而会从会议室、课堂和社群媒体里悄悄生长。”
这话听上去像是危言耸听,可回头看这些年的变化,还真不是空穴来风。
当然了,这事儿也不是一夜之间变成这样的。
美国对以色列的长期支持、对中东局势的干预、对某些极端政策的纵容,本就埋下了不少矛盾。
再加上网络时代的极化言论、身份政治的突围,犹太人这个群体,一次次被推到风口浪尖。
更麻烦的是,有些人分不清“反以色列政策”跟“反犹主义”之间的界限。
于是,支持巴勒斯坦的游行队伍里,开始出现“犹太人滚出美国”的标语。
有人问:“这跟抗议以色列有什么关系?”没人回答。
2023年11月,旧金山某大学的校园墙上,喷了两行字:“Zionists Die” 和 “Jews Out”。
那晚,保安把喷漆擦掉了三次。
第二天,标语又出现了。
从那以后,校方下令:所有犹太学生不得在校内公开穿戴宗教标识。
就连图书馆里的犹太历史展,也临时下架了。
有学生在社交媒体上发帖说:“我们不是害怕,而是麻木了。”
这事儿传到以色列耶路撒冷大学的时候,一位研究美国政治的历史学者只说了一句:“这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
那年年底,美国一份民意调查显示,超过25%的受访者对犹太人持负面看法。
这已经是2000年以来的最高数据。
从那以后,再也没人这样叫过那家餐厅的名字。
参考资料:
Deborah E. Lipstadt,《Antisemitism: Here and Now》,Schocken Books,2019年。
Jonathan D. Sarna,《American Judaism: A History》,Yale University Press,2004年。
Anti-Defamation League (ADL),”Audit of Antisemitic Incidents 2021”,https://www.adl.org。
David Kertzer,《The Kidnapping of Edgardo Mortara》,Vintage,1998年。
Hasia R. Diner,《The Jews of the United States, 1654 to 2000》,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4年。
来源:无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