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运动还是静养?36万老人调查结果出炉:选对的人多活3.7年!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30 21:58 1

摘要:退休后,很多老人面临着这样的选择:是像老刘一样每天打太极拳、爬山,忙得不亦乐乎;还是像他的老伴那样喜欢在家里待着,看看书、种种花、静养其身?老刘认为要想长寿就要积极锻炼;老伴却认为人要静下来,身体的安全性会更高。那么,到底是运动更健康,还是静养更长寿呢?

退休后,很多老人面临着这样的选择:是像老刘一样每天打太极拳、爬山,忙得不亦乐乎;还是像他的老伴那样喜欢在家里待着,看看书、种种花、静养其身?老刘认为要想长寿就要积极锻炼;老伴却认为人要静下来,身体的安全性会更高。那么,到底是运动更健康,还是静养更长寿呢?

一、 36,383名老人的调查结果令人意外:

一项针对36,383名老人的调查给出了科学答案:每天进行体育锻炼的老人,他们的平均寿命比长期静养的老人高出了3.7年。

1. 数据背后的真相:

在坚持每天锻炼的参与者中,只有54%的人有慢性疾病,且仅有15%的人需要定期住院。而在长期静养的参与者中,有68%的人表示他们遭受着不同程度的慢性疾病,而且他们中的22%需要定期住院治疗。

2. 运动的多重益处:

适量的体育锻炼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脏功能,从而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锻炼还能帮助维持肌肉和骨骼的健康,预防因年龄增长而引起的各种退行性疾病,例如骨质疏松和关节炎。

二、 过度静养的风险:身体会“生锈”:

1. 肌肉和骨骼的迅速退化:

泸州市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杨波指出:“‘生命在于运动’,对于老年人来说,这个观点同样适用,但要注意不能过度。”长期静养会导致肌肉的萎缩和变弱,影响身体的运动能力和耐力。同时也会导致骨骼的流失和变薄,增加骨折的风险。

有研究发现,老年人如果长期卧床,哪怕是健康人,一个星期不下床,肌肉力量就能下降10%~15%。

2. 其他健康问题:

长期静养还容易引发便秘、血栓、肺功能下降、糖尿病控制变差等问题。特别是静养时间一长,人的精神状态也会变差,容易抑郁,记忆力下降,整个人越来越萎靡。

三、 盲目运动的危险:方式不对反伤身:

1. 时间和强度的把握:

锻炼确实有益健康,但也不能“拼命练”。早晨五六点天气最冷,血压容易波动,心脑血管病的发作率也是一天中最高的时段。特别是本身有高血压、冠心病的老人,一早就剧烈运动,很容易诱发心绞痛、脑梗甚至猝死。

2. 运动方式的选择:

有些老人膝盖不好还天天爬楼梯,时间一长,把膝关节磨损得更严重,甚至发展为严重的骨关节炎。锻炼方式不对、强度太大,反而可能伤到身体。

四、 最佳方案:动静结合,科学养生:

1. 动静结合的哲学:

对于老年人而言,运动和静养本身并不矛盾,最好的办法是动静结合。静养可以陶冶脾气、性情、心灵,让精神面貌更加开朗、阔达。运动可以锻炼血管、锻炼心肺功能、锻炼肌肉,让身体更加健康。

2. 运动建议:

老年人可以选择适当的低强度运动,例如散步、太极拳、瑜伽等,以增强肌肉、骨骼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提高身体的适应性和耐受性。

每天保持累计30分钟左右的身体活动,可以分几次完成,比如早上散步15分钟,下午做做广播操,再加上家务劳动。

当你清晨在公园慢慢舒展身体练习太极拳时,能感受到温和的阳光洒在皮肤上的温暖,呼吸着带着露水清新的空气,听到鸟儿清脆的鸣叫声——这种多感官的愉悦体验正是适度运动带来的享受。

3. 静养的艺术:

静养并不是整日呆在家里,吃完饭就躺在床上,一动不动。静养其实指的是心态上的平静,就是“养心”。老年人要以平和、乐观的心态面对一切,不要被不良的情绪干扰。

种草养花、阅读、听音乐、下棋等都是非常适合老年人的静养娱乐活动。还有一些养心的活动也属于静养,比如书法、绘画、钓鱼。

当你静坐窗前,品味一杯清茶,耳边萦绕着轻柔的音乐,鼻尖飘过书籍的墨香和茶水的清香,感受到内心的平静与安宁——这才是静养的真谛。

五、 个性化方案:因人而异的选择:

1. 考虑个人健康状况:

泸州市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杨波建议:“对于高龄老人来说,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适当的运动健身可取,如太极拳、八段锦、站桩、慢走等运动方式都可以选择;而游泳、跑步、打球等比较剧烈的运动则应慎重。”

对于身体患有疾病的老人,比如心脏病、“三高”人群,就要更多考虑运动可能带来的风险。

2. 咨询专业医生:

医生会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给予适当的建议,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老年人要定期体检,对自身状况有更好的了解,从而根据身体选择适合的运动。

六、 超越运动与静养:全面健康观:

1. 均衡饮食:

老年人需要均衡饮食,多摄入蔬果、全谷类、低脂肪、高纤维的食物,控制盐分、脂肪和糖分的摄入,保持身体健康。

2. 良好心态:

老年人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例如乐观、积极、自信,避免焦虑、孤独、抑郁等负面情绪的影响,以提高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

3. 社交活动:

老年人需要积极参加社交活动,例如与朋友、家人交流,参加兴趣小组、志愿者组织等,以保持身心健康,防止孤独和抑郁。

当你在社区活动中与老友畅谈,听到欢笑声不绝于耳,感受到人际温暖的包容感,这种心灵的满足感是健康长寿的重要营养素。

退休后的健康生活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题,而是动静结合的平衡艺术。科学锻炼、适当静养、良好心态、均衡饮食和丰富社交,共同构成了健康晚年的五大支柱。

你是更倾向于运动还是静养?有什么适合退休老人的运动或静养方式推荐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和看法!

来源:昊天健康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