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活中,有些人会经历这样的状态:一段时间内精力异常充沛,思维敏捷,感觉无所不能;可过不了多久,又突然变得极度低落,对一切都提不起兴趣,只想躺着什么都不做。这种极端的状态变化,很可能是双相情感障碍在作怪。了解双相情感障碍,有助于我们及时察觉并应对这种复杂的心理疾
生活中,有些人会经历这样的状态:一段时间内精力异常充沛,思维敏捷,感觉无所不能;可过不了多久,又突然变得极度低落,对一切都提不起兴趣,只想躺着什么都不做。这种极端的状态变化,很可能是双相情感障碍在作怪。了解双相情感障碍,有助于我们及时察觉并应对这种复杂的心理疾病。
1.状态切换的表现
像小宇,前段时间仿佛充满了无尽的能量。他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却依然精神饱满,不仅高效完成工作,还同时开展了几个新的兴趣项目,主动组织朋友聚会,妙语连珠,对未来充满了不切实际的幻想。然而,没过几周,他就陷入了另一个极端,整天躺在床上,对工作和社交活动毫无兴趣,觉得自己一事无成,生活没有意义,甚至不愿和家人交流。
2.与正常情绪波动的差异
正常的情绪波动通常较为平缓,且有明显的诱发因素,持续时间也相对较短。比如,小张因为升职而高兴了几天,又因和朋友的小矛盾而心情低落了一阵子,但很快就能调整过来。而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状态切换往往没有明显诱因,且情绪的极端程度和持续时间都远超正常范围。小宇的精力爆棚和极度低落状态,并非由特定的重大事件引起,且会持续数周甚至数月,严重影响他的日常生活。
1.生理因素
大脑神经递质失衡:大脑中的神经递质失衡是双相情感障碍的重要生理基础。血清素、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在情绪调节中起着关键作用。在躁狂发作时,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可能升高,导致患者精力充沛、情绪高涨;而在抑郁发作时,血清素水平降低,引发情绪低落、动力缺失。小宇的大脑可能存在这些神经递质的失衡,从而导致情绪状态的极端切换。
遗传因素影响:遗传在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研究表明,如果家族中有亲属患有双相情感障碍或其他精神疾病,个体发病的风险会显著增加。小宇的舅舅就患有双相情感障碍,遗传因素可能使他的大脑结构和功能存在某些易患双相情感障碍的特质。
2.心理因素
人格特质:某些人格特质与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生相关。性格敏感、情绪不稳定、追求完美且易焦虑的人更容易患病。小宇性格敏感,对生活中的各种变化反应强烈,在面对压力时,更容易陷入情绪的极端状态,增加了患双相情感障碍的风险。
心理创伤经历:过往的心理创伤经历也可能成为双相情感障碍的诱发因素。小宇在童年时期经历过父母离异,这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创伤。这种创伤可能在他内心埋下了隐患,使他在面对生活中的压力时,更容易引发情绪的剧烈波动,进而发展为双相情感障碍。
3.社会环境因素
长期压力:长期处于高压力环境中,如工作压力过大、经济负担沉重等,可能诱发双相情感障碍。小宇工作竞争激烈,长期面临高强度的工作任务和业绩压力,心理负担逐渐加重,这种长期的压力积累,使得他的情绪调节系统不堪重负,增加了发病的可能性。
生活事件冲击:重大生活事件的冲击,如失业、失恋等,也可能触发双相情感障碍。小宇在经历一次重要项目失败后,受到很大打击,情绪开始出现明显的波动,逐渐表现出双相情感障碍的症状。
1.身心健康受损
情绪与认知困扰:双相情感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情绪和认知功能。在躁狂发作时,小宇情绪高涨、思维奔逸,但这种状态下他的判断力会受到影响,可能做出冲动、不理智的决策。而在抑郁发作时,他会陷入深深的自我否定,注意力无法集中,记忆力下降,对生活失去信心。
身体健康问题:长期的情绪波动还会对身体健康造成损害。小宇在躁狂发作时,过度消耗精力,导致身体疲劳、免疫力下降;抑郁发作时,食欲不振、睡眠紊乱,进一步影响身体健康,增加了患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慢性疾病的风险。
2.人际关系紧张
家庭关系受创:双相情感障碍会给家庭关系带来巨大冲击。小宇在躁狂发作时,情绪激动,可能会与家人发生激烈争吵;抑郁发作时,又对家人冷漠疏离。家人难以理解他的状态变化,双方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不断增加,家庭氛围变得紧张压抑。
社交关系破裂:在社交方面,小宇的极端情绪变化也让朋友们难以适应。躁狂时他过于亢奋,可能会忽视他人感受;抑郁时又消极低落,不愿与朋友交流。久而久之,朋友们逐渐疏远他,他的社交圈子越来越小,进一步加重了他的孤独感和抑郁情绪。
3.生活与工作受困
日常生活混乱:双相情感障碍使小宇的日常生活变得混乱无序。躁狂发作时,他可能过度消费、冲动行事;抑郁发作时,又缺乏生活自理能力,无法正常打理个人事务。原本规律的生活节奏被完全打乱,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职业发展受阻:在工作上,小宇的极端状态切换导致工作效率大幅波动。躁狂发作时,虽然初期工作效率高,但因冲动决策可能引发工作失误;抑郁发作时,无法集中精力工作,经常请假,严重影响工作进度和质量,职业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1.专业治疗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双相情感障碍治疗的核心。心境稳定剂如碳酸锂、丙戊酸盐等,能够有效调节患者的情绪,预防躁狂和抑郁发作。小宇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碳酸锂,情绪逐渐趋于稳定,极端状态切换的频率和程度都有所减轻。同时,根据病情,医生还可能会配合使用抗抑郁药或抗精神病药物。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在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中也有重要作用。对于一些病情较为严重或对药物反应不佳的患者,电休克治疗(ECT)或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可以改善症状。小宇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进一步缓解了抑郁症状,提高了生活质量。
2.心理支持
心理咨询:心理咨询能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学会应对情绪波动的方法。小宇通过与心理咨询师定期沟通,深入了解双相情感障碍的特点,认识到自己情绪变化的规律,学习了放松训练、认知重构等技巧,有效应对躁狂和抑郁发作时的不良情绪。
家庭支持:家庭的理解和支持对患者至关重要。小宇的家人参加了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了解双相情感障碍的知识,学会了如何与处于不同状态的小宇相处。在小宇躁狂发作时,家人会耐心引导他避免冲动行为;抑郁发作时,给予他关心和陪伴,帮助他度过难关。
3.生活方式调整
规律作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对稳定情绪至关重要。小宇开始每天按时起床、睡觉,保证充足的睡眠。规律的作息有助于调节生物钟,稳定神经递质水平,减少情绪波动。他发现,在坚持规律作息后,躁狂和抑郁发作的频率都有所降低。
适度运动:适度运动可以促进大脑分泌内啡肽、多巴胺等神经递质,改善情绪状态。小宇选择了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瑜伽和游泳,每周坚持运动几次。运动不仅增强了他的身体素质,还让他在运动过程中放松身心,缓解压力,对控制双相情感障碍症状起到了积极作用。
小周是一名职场人士,近几个月来,他的情绪出现了明显的极端变化。一段时间内,他精力充沛,主动承担了大量工作任务,甚至还计划开展副业,每天只睡几个小时也不觉得累,思维活跃,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设想。然而,这种状态持续了几周后,他突然变得极度低落,对工作完全失去兴趣,整天躺在床上,不愿与人交流,觉得自己一事无成,前途渺茫。
小周意识到自己的状态异常,在家人的陪同下前往医院就诊,被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医生为他制定了药物治疗方案,主要服用碳酸锂来稳定情绪。同时,建议他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以更好地改善症状。
小周还定期接受心理咨询,在咨询师的帮助下,他学会了识别自己情绪变化的信号,提前采取应对措施。家人也给予他充分的支持,学习了相关知识,理解他的状态变化,在生活中给予他关心和照顾。
小周调整了生活方式,保持规律作息,每天坚持运动。经过一段时间的综合治疗和调整,小周的情绪逐渐稳定,极端状态切换的情况明显减少,能够正常工作和生活,重新找回了生活的信心。
时而精力爆棚时而躺平,这种极端状态切换可能是双相情感障碍的表现。通过专业治疗、心理支持和生活方式调整等多管齐下的策略,能够有效应对双相情感障碍。相信大家对双相情感障碍有自己的关注和思考,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一起为守护心理健康贡献力量。
来源:王艳心理咨询师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