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2355本金被要9739?苏州大姐5个私号遭催收轰炸,是该还钱还是该维权?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01 07:22 1

摘要:苏州王女士在“平安融易”借款7200元后,虽已还款6859元,却仍被要求再还9739元,且名下5个未提交给平台的手机号遭频繁骚扰,催收短信还夹带虚构法院信息。目前警方已立案,平安融易暂停涉事催收公司合作,律师也对事件中的法律问题进行了分析。(来源:澎湃新闻)

苏州王女士在“平安融易”借款7200元后,虽已还款6859元,却仍被要求再还9739元,且名下5个未提交给平台的手机号遭频繁骚扰,催收短信还夹带虚构法院信息。目前警方已立案,平安融易暂停涉事催收公司合作,律师也对事件中的法律问题进行了分析。(来源:澎湃新闻)

一、借款7200元,逾期后不仅要还近万,5个手机号还遭“围堵”

大家好,今天咱来聊聊苏州王女士遇到的糟心事,这事估计不少借过款的朋友都得提心吊胆!

王女士2017年通过平安普惠APP(后来改名叫“平安融易”)前后借了4笔钱,加起来一共7200元。本来想着慢慢还完就完事了,结果到了2018年9月之后,就没再继续还款。直到今年被催收,她才从客服那知道,自己已经还了6859.61元,但还得再还9739.02元,客服还说“具体要还多少钱能协商”。

这钱的事还没捋明白,更让王女士崩溃的是手机号被“盯上”了。从今年6月开始,她就收到陌生手机号的骚扰短信,说她有欠款没还,一开始她以为是诈骗没在意。可到了8月,她名下5个手机号——重点是这5个号是办宽带送的,从来没给过“平安融易”——全被骚扰了!收到的还是106开头、带“中国平安”抬头的短信,里面甚至有“平凉市法院”的立案字号、开庭信息,还说“48小时后暂停铁路/动车/飞机出行”。

王女士赶紧去核实法院信息,结果平凉市法院、兰州市西固区法院都查不到这个案号,人家工作人员还说案号格式都不对,这明摆着是假的啊!

二、警方已立案,平安融易暂停合作,律师:这些行为可能违法

王女士实在受不了,就报了警。9月5日,苏州市公安局相城分局高铁新城派出所已经就“被发送信息干扰正常生活”立案了,不过目前还没消息。

之后澎湃新闻也联系了“平安融易”,对方说王女士总共借7200元,还了6859元(含本息),剩2355元本金,逾期1496天。对于虚构法院信息催收、怎么拿到5个手机号的事,他们说“暂不掌握”,还强调公司严禁这种催收行为,已经先暂停和委托催收王女士的公司合作,也在积极处理这事。

另外,王女士和客服的聊天记录显示,“平安融易”委托的是深圳市思诺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催收,可客服经理又说“公司没泄露信息、没虚构案号、没获取5个号码”,这说法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还有,催收短信的号段归属好多家公司,像北京中科越冬、腾汇鑫(深圳)这些都在列。

这事到底违不违法?福建信实律师事务所的罗彩霞律师说了关键几点,大家记好了:

1. 现在看催收短信是伪造案号,但还没到伪造法律文书的程度;

2. 要是通过虚构案号威胁、恐吓债务人,扰乱社会秩序,就可能构成寻衅滋事罪,最高能判5年有期徒刑;

3. 催收公司如果用非法手段获取、传播王女士的个人信息,就侵犯了隐私权,得承担民事责任;要是“平安融易”知道催收公司违法还不反对,也得承担连带责任。

三、网友吵翻了!这事你怎么看?

这事一出来,网友们的观点特别鲜明,咱来看看:

有网友站王女士:“借7200还近万,利息也太高了吧?而且没提交的手机号都能拿到,个人信息到底怎么泄露的?平台必须给个说法!”

也有网友提不同看法:“逾期1496天确实不对,该还的钱得还,但催收不能用违法手段啊,虚构法院信息也太吓人了。”

还有网友关注普遍问题:“现在好多催收都这么干,能不能好好管管?不然借了款的人都得被骚扰怕了!”

王女士的遭遇不是个例,它戳中了借款人和平台之间的矛盾点:借款人要按时还款,可平台也得守规矩,不能让违法催收伤害人,更得保护好用户的个人信息。

现在警方已经立案,“平安融易”也说在处理,后续结果咱等着看。但更重要的是,这事让大家思考:借款逾期后,该怎么合法催收?用户没提交的个人信息,平台到底该怎么保护?

你身边有遇到过类似催收的事吗?要是你是王女士,会怎么做?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来源:一丝不苟的法律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