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天跟小区里的张叔聊天,他说手里十万炒股,去年跟着消息买亏了两万,今年学着看K线还是没头绪,问我有没有“不用费脑子又靠谱”的法子。其实不光张叔,后台每天都有粉丝问类似的问题——小资金炒股,到底该看啥指标?
昨天跟小区里的张叔聊天,他说手里十万炒股,去年跟着消息买亏了两万,今年学着看K线还是没头绪,问我有没有“不用费脑子又靠谱”的法子。其实不光张叔,后台每天都有粉丝问类似的问题——小资金炒股,到底该看啥指标?
刚好前阵子刷到上海财经大学一位女教授的投资者教育直播,她一句话戳中了痛点:“手里攥着十万八万本金的,别去学那些花里胡哨的技术,把30日均线和60日均线这俩‘老伙计’摸透,比听一百个小道消息都管用。”
这话不是空口说的,教授当场晒了组数据:2023年全年,用“30+60日均线”策略操作的普通投资者,平均亏损比盲目买卖的少15个百分点;2024年上半年,跟着这两条线信号买卖的,有62%的人实现了正收益。更实在的是,她拿2024年5月到9月的行情举例,说那波震荡里,只要股票没跌破60日均线,哪怕短期回调,后面涨回来的概率也有70%。
可能有人会说,均线这东西太基础,早就过时了。但你细想:小资金炒股最怕啥?怕追高套牢,怕拿不住盈利,怕趋势变了还硬扛。而30和60日均线,刚好能解决这三个问题——它们就像市场的“红绿灯”,告诉你啥时候该进,啥时候该等,啥时候必须跑。
今天就按教授的思路,把“30+60日均线”的用法拆成“看懂线、选对时、避开坑”三部分,全是大白话,没有专业术语。手里有十万炒股的,看完这篇,下次打开行情软件就不会再慌。
先搞透:30和60日均线,不是“随便画的线”
要学用法,得先明白这两条线到底代表啥。教授说,别把它们想复杂了,30日均线就是过去30个交易日的平均股价,60日均线就是过去60个交易日的平均股价。但这两个“平均价”背后,藏着资金的真实想法。
为啥是30日?因为30天差不多是一个月,刚好能反映“短期资金的成本”。一只股票要是在30日均线上方,说明最近一个月买的人大多没亏,没人愿意轻易砸盘;要是跌破30日均线,而且连续两天收不回去,就像你买东西买贵了,肯定想赶紧卖掉止损,短期资金一跑,股价自然容易跌。
就像2024年9月12号那只新能源股,前一天还在30日均线上方晃,第二天直接跌破,之后三天都没站回去,接着就从14块跌到了11块5。要是当时盯着30日均线,跌破那天就卖,十万本金买进去,最多亏一千多,比扛到11块5亏两万五强太多。
再看60日,这是“中期趋势的底线”。教授打了个比方:60日均线就像家里的门槛,股价站在门槛上,说明家里有人“托着”(资金在护盘);跌出门槛外,就像没人管了,很容易摔得狠。2024年上半年的AI板块就是这样,从3月到6月,一直稳稳站在60日均线上方,哪怕中间回调,也没跌破过,那波行情里不少AI股都涨了40%;而那些长期趴在60日均线下面的股票,就算偶尔反弹,也涨不了几天就下来了。
更关键的是这两条线的“配合”。教授说,小资金炒股不用看太多,就记两句话:第一,30日均线在60日均线上方,而且两条线都往上走,这叫“趋势向上”,可以安心拿;第二,30日均线跌破60日均线,两条线都往下弯,这叫“趋势掉头”,必须赶紧跑。就这么简单的判断,能避开80%的大坑。
核心用法一:“金叉买”——不是所有交叉都能进,要盯这两个信号
教授最常说的一句话是:“十万本金,宁愿错过,别买错。”而“金叉”就是最靠谱的“买入信号”——啥是金叉?30日均线从下往上穿过60日均线,就像两条线拧了个向上的“叉”。但不是所有金叉都能买,得满足两个条件,少一个都不行。
第一个条件:金叉出现时,成交量要“跟上”。教授说,均线交叉只是“信号”,成交量才是“真金白银”。要是金叉当天,成交量比前一天多30%以上,说明有资金真的在进场,不是“假动作”;要是成交量没放大,甚至比前一天少,那这个金叉很可能是“骗你的”,买进去大概率套。
举个2024年的例子:7月18号有只消费股,30日均线往上穿60日均线,当天成交量比前一天多了50%,之后30日均线一直稳稳趴在60日上面,股价从10块涨到了15块6。要是当时跟着这个金叉买,十万本金进去,能赚五万六;但同一天另一只医药股也出了金叉,成交量却比前一天少20%,结果金叉后没两天,30日又跌回60日下面,股价从22块跌到18块,买进去就亏两万。
第二个条件:金叉后,股价要“站稳”30日均线。教授说,有的金叉刚出现,第二天股价就跌下来,把30日均线又砸穿了,这叫“假金叉”。真正靠谱的金叉,金叉后三天内,股价不会跌破30日均线,而且每天的收盘价都比前一天高一点,这说明资金在“托底”,后面涨的概率才大。
可能有人会问:金叉的时候股价已经涨了一点,会不会追高?教授笑说,小资金炒股别贪“买在最低”,要赚“确定的钱”。金叉出现时,趋势才刚开始往上走,只要成交量和站稳这两个条件满足,后面还有上涨空间;反而那些没出金叉就暴涨的股票,就像没打地基的房子,涨得快塌得更快,十万本金进去,很容易套在山顶。
核心用法二:“死叉卖”——别等套牢才想起跑,这两个细节要盯紧
比起“买”,教授更看重“卖”。她说:“十万本金,亏10%容易,要赚回10%得涨11%;亏30%,得涨43%才能回本。所以学会卖,比学会买更重要。”而“死叉”就是最该跑的信号——30日均线从上往下穿过60日均线,这个时候,不管你赚没赚,都得卖,别抱幻想。
但死叉也分“真死叉”和“假死叉”,得看两个细节。第一个细节:死叉出现时,股价是不是“放量跌”。要是死叉当天,成交量突然放大,比如比前一天多40%以上,说明抛盘很猛,资金在“抢着跑”,你不跑就会被埋;要是成交量没放大,股价只是慢慢跌,那可能是短期回调,不用慌。
就像2024年8月25号那只科技股,30日均线往下穿60日均线,当天成交量比前一天多了60%,股价直接跌了7个点。有人觉得之前涨了不少,应该会反弹,没卖,结果半个月后跌到17块,十万本金买进去,亏了三万二;要是当时跟着死叉卖,最多亏五千,本金还在,还有机会找下一波行情。
第二个细节:死叉后,60日均线会不会“掉头向下”。教授说,要是死叉后,60日均线还是往上走,只是30日暂时跌下来,这可能是“短期调整”;但要是死叉后,60日均线也开始往下弯,就像河水开始退潮,趋势已经变了,必须彻底清仓,别想着抄底。
这里还有个“保命小技巧”:要是你舍不得全卖,可以先卖一半。比如十万本金买了某只股,死叉出现后,先卖五万的,剩下的五万观察三天。要是股价继续跌,60日均线也往下走,再把剩下的五万卖了;要是股价又涨回去,30日重新站上60日,再把卖了的买回来。这样既能减少亏损,又不会错过可能的反弹,对小散来说,比“全仓扛着”靠谱太多。
核心用法三:“双线向上拿住”——别被短期波动吓走,这才是赚大钱的关键
教授在直播里说,她见过最多的遗憾,就是“拿不住盈利”——股价刚涨一点就卖,结果卖了之后接着涨,拍大腿后悔。其实只要看到“30日和60日双线向上”,就该稳稳拿着,别被短期回调吓走。
啥是“双线向上”?就是30日均线在60日均线上方,而且两条线都像上坡一样往上走,哪怕中间有几天股价跌了,但两条线没拐头,这就是“趋势没破”,不用卖。教授拿2024年4月到6月的某只半导体股举例,那段时间,30日和60日一直往上走,中间有三次回调,每次都没跌破30日均线,要是每次回调都卖,最多赚10%;但要是一直拿着,最后涨了58%,十万本金能赚五万八。
但很多人一看到股价跌就慌,赶紧卖了,结果卖在最低点。教授说,这时候要想明白一个道理:双线向上的时候,回调是“资金洗盘”,把不坚定的人洗出去,后面才能涨得更稳。就像你爬山,不可能一直往上冲,总得停下来歇口气,只要没偏离爬山的路(双线没破),就该继续往上走。
那什么时候该卖?教授说,只要没出现死叉,就拿着;哪怕股价涨多了,出现短期回调,只要30日均线没跌破60日,就不用动。只有两种情况要卖:一是出现死叉信号,二是30日均线跌破60日均线,而且两条线开始往下弯。就这么一个判断标准,能帮你拿住80%的盈利行情。
最容易踩的3个坑:教授特意提醒,十万本金别犯这些错
讲完用法,教授还特意说了三个小散最容易踩的坑,每个坑都有不少人亏过钱,一定要记牢。
第一个坑:“跌破60日还硬扛”。教授说,60日均线是中期趋势的底线,一旦股价跌破60日均线,而且连续三天收不回去,说明趋势已经变了,再扛下去只会越亏越多。2024年9月有只地产股,跌破60日均线后,有人觉得估值低,拿着不动,结果从9块跌到6块,十万本金亏了三万,要是当时及时卖,最多亏五千。
第二个坑:“金叉死叉搞反了”。有人把30日下穿60日当成金叉,反而买进去,结果套牢。教授说,记不住就看方向:30日从下往上穿60日是金叉(买),从上往下穿是死叉(卖),就像上坡和下坡,方向别搞反。
第三个坑:“只看均线不看成交量”。教授反复强调,均线是“骨架”,成交量是“血肉”,没有成交量的金叉死叉都是“假信号”。比如金叉时没放量,很可能是主力骗你进场;死叉时没放量,可能是短期回调,别慌着卖。
其实说到底,30+60日均线不是“赚钱神器”,是帮小资金“少亏钱、不踩坑”的工具。教授在直播最后说:“手里有十万炒股,别想着一夜暴富,先学会保住本金,再慢慢赚确定的钱。这两条均线就像你的‘刹车和油门’,该踩刹车时别踩油门,该踩油门时别犹豫,时间长了,收益自然就来了。”
十月行情刚开头,不少股票已经慢慢走出“双线向上”的趋势,也有些股票出现了金叉信号。最后想问问大家:你之前用过均线炒股吗?有没有遇到过金叉买对、死叉卖对的情况?或者你觉得这两条均线还有哪些好用的小技巧?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经历,咱们一起把这个简单的方法用得更顺。
我是好运相伴,我每天会分享有用的知识,感谢大家的喜欢,咱们明天见!!
来源:好运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