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通信双喜临门!试验卫星升空+移动获牌照,这些公司站上风口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01 04:35 1

摘要:29日上午11时,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轰鸣再次响彻苍穹——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托举试验三十号卫星01、02星直冲云霄,卫星顺利入轨,发射任务圆满成功。更令市场关注的是,盘后工信部一纸公告:向中国移动颁发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技术突破与政策松绑的双重利好,让沉寂

29日上午11时,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轰鸣再次响彻苍穹——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托举试验三十号卫星01、02星直冲云霄,卫星顺利入轨,发射任务圆满成功。更令市场关注的是,盘后工信部一纸公告:向中国移动颁发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技术突破与政策松绑的双重利好,让沉寂多时的卫星通信产业链再度成为焦点。

此次试验三十号卫星的发射,是我国在卫星通信领域的一次关键验证。这类卫星通常承担新技术测试任务,可能涉及高轨通信、星间链路或新型载荷等核心技术,为后续星座组网或商业化应用铺路。而中国移动拿到卫星移动通信牌照,则是政策层面的重要突破——此前卫星通信业务门槛较高,主要由专业机构运营;此次放行意味着运营商正式入场,将加速卫星网络与地面5G的融合,推动“卫星互联网”从试验走向规模商用。

简单来说,一个解决“能不能造好”的技术问题,一个打通“能不能用好”的市场通道,两者叠加,卫星通信产业的爆发节点或许已越来越近。

卫星通信产业链条长,覆盖卫星制造、火箭发射、地面终端、运营服务等环节。结合此次事件催化,以下领域的上市公司或率先受益:

1. 卫星制造与总装环节

中国卫星:国内小卫星研制龙头,承担了国内超70%的小卫星任务,试验卫星、遥感卫星等均是其核心产品。随着卫星发射需求增长,订单有望持续放量。上海沪工:旗下航天八院上海卫星装备研究所,专注卫星总装测试,技术覆盖通信、遥感等多类型卫星,发射任务增加直接拉动配套需求。

2. 卫星核心部件供应商

天银机电:子公司天银星际是全球星敏感器前三强,市占率超30%。每颗卫星都需要星敏感器控制姿态,卫星发射潮下,其订单已排至明年。臻镭科技:专注射频芯片,产品用于卫星通信载荷,是卫星“信号收发”的核心元件。卫星互联网建设加速,高频射频芯片需求激增。

3. 运营与服务延伸

中国卫通:国内唯一卫星通信运营服务商,拥有18颗通信广播卫星。中国移动入场后,双方或在卫星网络资源整合上展开合作,打开To C端增值服务空间。航天宏图:卫星应用“数据商”,基于卫星遥感、导航数据提供行业解决方案。卫星通信普及后,数据回传效率提升,其平台价值将进一步释放。

4. 技术协同受益方

北斗星通:北斗导航龙头,卫星通信与导航“天地一体”是趋势,公司在高精度定位模块、终端设备的积累,或与卫星通信形成协同。乾照光电:卫星用三结砷化镓电池核心供应商,卫星电源系统依赖高效太阳能电池,发射量增加带动其特种芯片需求。

需要明确的是,卫星通信从“能用”到“好用”仍需时间。此次政策许可更多是开放准入,实际商用落地可能要等到卫星星座组网完成、终端成本下降。但资本市场往往会提前反应——技术突破验证了产业可行性,政策松绑打开了想象空间,相关公司的技术储备与订单确定性,已足够支撑短期关注价值。

对于投资者而言,与其追逐“涨停板”,不如聚焦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掌握卫星制造的关键技术?还是拥有稳定的运营商客户?或是具备不可替代的核心部件供应能力?这些才是穿越周期的硬逻辑。

卫星通信的故事才刚刚开始,而这趟“太空经济”的列车,或许已鸣笛待发。

来源:题材冲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