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屠杀影像曝光,特朗普20点和平计划启动:加沙72小时倒计时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01 04:15 1

摘要:华盛顿,2025年9月29日,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与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在白宫联合发布会上宣布了一份涵盖20条具体措施的加沙和平计划。

原创 督笛 刚写完 2025年9月30日 11:26

晨雾 / 转帖

华盛顿,2025年9月29日,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与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在白宫联合发布会上宣布了一份涵盖20条具体措施的加沙和平计划。

这份计划被特朗普称为“中东和平的新纪元”,既是对2023年加沙战争的直接回应,也是其2020年《亚伯拉罕协议》的延伸。

其中,最引人注目、同时也最具争议的一条,是由特朗普本人出任战后治理监督机构“和平委员会”主席。

白宫,内塔尼亚胡今年第四次会见特朗普。

1

战争背景:哈马斯的反人类罪行

加沙战争的导火索是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对以色列的恐怖袭击

哈马斯武装人员突破边境围栏,闯入社区和音乐节现场,造成约1200名以色列人死亡,其中大部分是平民,另有251人被掳为人质。这一事件在以色列社会被称为“国耻日”。

作为回应,以色列迅速展开“铁剑行动”,目标是摧毁哈马斯的军事能力并解救人质。然而战争持续至今近两年,导致加沙地区超过6万人死亡,大量基础设施化为废墟,联合国多次警告出现“人道主义灾难”。

特朗普此次提出的“20点和平计划”并非凭空而来,而是延续其第一任期内的外交布局。

2020年,特朗普政府主导了被称为《亚伯拉罕协议》(Abraham Accords)的外交突破:以色列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巴林在白宫签署关系正常化协议,随后苏丹和摩洛哥加入。该协议打破了自1948年以来阿拉伯国家普遍不承认以色列的格局,使以色列首次在不触及巴勒斯坦问题的前提下,与阿拉伯国家达成正式外交关系。对以色列而言,这意味着打破孤立、扩大经济与安全合作;对阿拉伯国家而言,则换取了美国的投资、先进武器和政治背书。但该协议并未触及巴勒斯坦核心诉求,因此在巴勒斯坦社会普遍被视为“背叛”,也被批评为“绕开巴勒斯坦和平”。此次20点计划,则是特朗普试图在“亚伯拉罕框架”的延长线上,把巴勒斯坦重新纳入议程的尝试。

就在本月的联合国大会上,内塔尼亚胡选择了一个极具冲击力的做法:在演讲中首次公开播放了2023年10月7日大屠杀的影像,包括哈马斯武装闯入民宅、残杀婴儿,向平民开火以及遇难者遗体的画面。屏幕上不断切换的场景,让会场一度陷入沉默。内塔尼亚胡在发言中强调:

“这是人类不能遗忘的真相。”

“以色列的战斗不仅是自卫,也是对文明的捍卫。”

“在面对恐怖主义时,沉默就是纵容,冷漠就是共谋。”

至于为什么在两年后才公布这些资料,以色列官方的解释有两点:

出于人质安全的顾虑,担心过早公布会激化哈马斯情绪,危及在押人质的生命;政府需要在合适的政治时机释放这些影像,以最大限度地引导国际舆论。

如今,随着特朗普20点和平计划的出台,以色列选择在联合国舞台上公开大屠杀证据,意在提醒世界:停火与重建不能建立在遗忘之上,必须以对屠杀的记忆和对哈马斯的清算为前提。

内塔尼亚胡,在联合国讲话时胸前佩戴了一枚印有二维码的徽章,扫描后进入一个网站,记录了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突袭以色列时所所犯下的罪行,这些骇人的照片和视频在当时被各大主流媒体封禁,以至于很长时间以来,很多人都不知道那天究竟发生了什么。

(请谨慎观看。儿童或任何尚未做好心理准备目睹哈马斯暴行的人,请勿观看这些视频。)

2

特朗普20点和平计划全文

特朗普公布的20点和平计划条款,涵盖军事停火、人质交换、治理过渡和经济重建

1. 以色列在72小时内停止军事进攻。

2. 哈马斯须在72小时内释放所有在世人质及遗体。

3. 遗体交换比例:1具以色列人质遗体换15具巴勒斯坦遗体。

4. 以色列释放250名无期徒刑囚犯。

5. 以色列释放1700名自2023年10月7日以来拘捕的加沙居民,包括所有妇女儿童。

6. 以色列保留临时边境缓冲区,直至安全威胁解除。

7. 哈马斯必须解除武装,所有隧道和武器设施需摧毁,并由独立监督者核查。

8. 哈马斯成员若交出武器可获大赦,不愿者可选择安全离开加沙。

9. 加沙临时治理由巴勒斯坦技术官僚委员会负责,监督机构“和平委员会”由特朗普本人担任主席,托尼·布莱尔等国际政要预计加入。

10. “和平委员会”负责资金监管和重建规划,直至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PA)完成改革后接管。

11. 成立国际稳定部队(ISF),维持边境安全。

12. 停火后立即将人道援助规模扩大四倍,由联合国和中立机构负责分配。

13. 建立特别经济区,推动就业和重建项目。

14. 推动基础设施修复,重点包括水、电、医疗系统。

15. 推动宗教对话机制,缓解极端化风险。

16. 允许愿意返回的加沙居民在安全前提下重返家园。

17. 启动长期重建基金,资金来自海湾国家和国际组织。

18. 未来的巴勒斯坦自决问题,须在PA改革后再谈。

19. 禁止以色列吞并约旦河西岸的任何地区。

20. 若哈马斯拒绝协议,以色列将在美国全力支持下“完成任务”。

其中第9条最为引人注目,也最具争议:特朗普亲自挂帅监督机构,这意味着美国总统以个人身份介入加沙治理,在国际政治史上罕见。

2020年9月15日,美国白宫。以色列、阿联酋和巴林代表在特朗普见证下签署《亚伯拉罕协议》,实现与以色列的外交关系正常化,标志着中东格局的重要转折。

3

各方表态:支持阵营与抵制阵营的冲突

支持阵营:积极推动和平蓝图

以色列

内塔尼亚胡在白宫记者会上直接表示“全力支持”,认为这份方案既保证了人质回归,也切断了哈马斯的军事能力。多数执政党派积极跟进,把它称为“以实力换和平”。内塔尼亚胡为了争取各国对特朗普和平计划的认可,在白宫当着特朗普的面给卡塔尔首相穆罕默德·阿勒萨尼打电话,就日前空袭多哈一事道歉。

阿拉伯与穆斯林国家

沙特、埃及、约旦、阿联酋、卡塔尔、土耳其、印尼和巴基斯坦八国外长发表联合声明,称该计划“具有积极意义”,并承诺在停火和重建环节提供合作。

欧洲国家与联合国

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以及联合国均积极表态,支持这一计划的主要内容,尤其是大幅提升援助和监督重建的机制。联合国秘书处提醒要避免缓冲区“无限期化”,但总体对方案持欢迎态度。金融市场的即时反应也显示支持阵营的能量:停火概率预测显著上升。

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PA)

与哈马斯的立场完全相反。PA对特朗普的20点计划态度积极,因为方案中明确提出未来加沙治理要由PA改革后接管。对PA而言,这是难得的战略契机:借助美国和以色列的压力,削弱甚至彻底驱逐哈马斯,恢复自己作为巴勒斯坦唯一合法权力机构的地位。这不仅是重返加沙的机会,更是一次重新掌握全巴勒斯坦政治合法性的窗口。

抵制/拒绝阵营:坚持自身立场

哈马斯

已确认收到书面版本,但尚未正面回应。核心矛盾在于:方案要求它解除武装并退出治理,这等于彻底瓦解组织生存根基。部分哈马斯官员称这份计划是“投降条件”,强调不会在最后通牒下放弃武装抵抗。

俄罗斯

明确批评美国的单边主导,称缺乏联合国框架下的广泛合法性。俄方虽不反对停火必要性,但拒绝承认美国主导的合法性,更希望推动由联合国或多边平台牵头的替代方案。

【晨雾注:俄罗斯官方针对特朗普和平计划的表态: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莫斯科9月30日电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俄罗斯对美国总统特朗普为结束巴勒斯坦冲突做出努力表示欢迎,并祝愿他的调解计划取得成功。佩斯科夫向记者称:“俄罗斯始终支持并优先考虑任何具有阻止那场悲剧目标的努力。我们希望这一计划能够实现,从而有助于推动中东局势的发展走向和平的方向。”佩斯科夫补充道,俄罗斯未参加美国总统特朗普解决巴勒斯坦冲突的计划,美方也未发出任何信号。佩斯科夫进一步表示:“我方与冲突各方保持联系。如有需要,俄罗斯愿随时为促成和解贡献力量。”俄罗斯外交部部长谢尔盖·拉夫罗夫表示,没有一方邀请俄罗斯加入部署在加沙地带的国际维和部队。】

中国

中国强调必须坚持“两国方案”,即未来在以色列旁边建立一个独立的巴勒斯坦国,这是中国一贯立场。对特朗普的20点计划,中国没有明确支持,因为方案回避了巴勒斯坦建国的核心诉求。中方公开表示,欢迎一切能够减轻加沙人道危机的停火和援助措施,但不会为美国主导的方案背书

【晨雾注:中国官方针对特朗普和平计划的表态: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9月30日答记者问原文:中方欢迎和支持一切有利于缓解巴以紧张局势的努力,呼吁有关各方切实落实联合国有关决议,立即实现加沙全面停火、释放全部被扣押人员,尽快缓解当地人道主义灾难。中方主张坚持“巴人治巴”原则,推动落实“两国方案”,愿同国际社会一道,为早日全面、公正、持久解决巴勒斯坦问题作出不懈努力。】

朝鲜

虽未直接针对这份方案表态,但从其一贯立场可见,它会坚决站在巴勒斯坦一边,谴责以色列军事行动,并指责美国是“制造中东动乱的黑手”。朝鲜在历次联合国场合都支持巴勒斯坦建国立场,并谴责以色列的军事行动。

马斯克的星链全球覆盖图。浅蓝色为已经可用,蓝色为候补名单,深蓝色为即将推出,深褐色为无法推出。

4

加沙的希望,和平的转折点

特朗普这份和平计划的核心,是72小时的人质交换与停火倒计时。

自2025年9月29日白宫发布会(华盛顿时间11:00,北京时间23:00)启动起,截止时间将在北京时间10月2日23:00到来。这意味着,全世界将见证哈马斯是否在最后期限内交付人质。如果兑现,计划将进入第二阶段;若拒绝,则是拒绝和平本身,也将为以色列和美国推进“硬方式收尾”提供政治正当性。

特朗普的20点和平计划,把停火、人质交换、去武装与重建压缩在同一个时间框架内,以前所未有的执行力推动冲突进入倒计时。这确实是一份可操作性很强的方案:最后期限让所有拖延和拒绝都失去借口,监督机构的架设确保重建资金和秩序不会沦为口号。

这份计划得到以色列政府的明确支持,也获得了阿拉伯和穆斯林国家的集体欢迎。欧洲国家与联合国表态积极,国际金融市场的即时反应更是侧面印证了这一方案的现实影响力。无论是从政治能量、资金保障,还是地区舆论来看,它都具备“落地”的条件。

更重要的是,这份计划首次为加沙人打开了一个真正的未来:摆脱恐怖组织统治、迎来重建、恢复正常生活。这也是以色列社会两年来渴望的答案——绝不用妥协去换取和平

当北京时间10月2日23:00到来之时,全世界将见证哈马斯的抉择。若接受,加沙和整个中东将迎来真正的转折点;若拒绝,则是拒绝和平本身。世界正在等待哈马斯的72小时答卷。


信息来源:2025-09-30 微信公号 刚写完

来源:晨雾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