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大动作!国产芯片获新支撑 节后行情有戏?持仓方向+标的参考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01 03:42 1

摘要:9月22日深夜,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悄然挂出2025版计算机集采新标,这份被业内称为"国产芯片性能通行证"的文件刚一发布,就在半导体圈引发热议。随着国庆长假落幕,投资者最关心的是:这份政策红利能否转化为节后行情的真金白银?从9月下旬的资金动向和产业数据来看

9月22日深夜,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悄然挂出2025版计算机集采新标,这份被业内称为"国产芯片性能通行证"的文件刚一发布,就在半导体圈引发热议。随着国庆长假落幕,投资者最关心的是:这份政策红利能否转化为节后行情的真金白银?从9月下旬的资金动向和产业数据来看,答案已经藏在细节里,而值得布局的方向也逐渐清晰。

这次深夜出台的集采标准,可不是简单的参数调整,更像是给国产芯片产业吃下了一颗"定心丸",核心突破集中在三个实实在在的维度。

性能要求上首次划出明确"红线":台式机必须用各品牌最新一代CPU,比如飞腾得是D3000及以上型号,主频不能低于2.5GHz;笔记本更是要求飞腾D3000M级别,主频至少2.9GHz。内存速率门槛也同步提高到3200MT/s以上,直接跟国际主流办公设备看齐。有意思的是,飞腾这两款芯片实际支持的速率更高,D3000M甚至能到6400MT/s,性能优势一下就凸显出来了。

更关键的是,新标堵上了行业多年的"灰色地带"。以前个别厂商搞"同名不同配",看似符合标准实则降频减核,这次通过明确标注具体型号和参数,彻底遏制了这种乱象。预算上也考虑得很实际,台式机上限5000元、便携机7000元,既控制了成本,又逼着厂商靠技术竞争而非低价抢单。

政策的落地效果来得很快,发布还不到一周,搭载飞腾D3000M的长城笔记本就已经在多个政务项目中中标上千台。要知道央采向来是地方政府和央企采购的风向标,按照这个节奏,后续全国范围的订单放量只是时间问题,有机构测算仅中央级采购就能带动年内国产CPU需求增长40%。

政策暖风刚吹,资金已经闻风而动。9月下旬半导体板块的走势和资金流向,其实早就在为节后行情铺垫。

先看板块指数的反应,9月24日政策细节传开后,半导体板块当天就涨了4.77%,成交额一下冲到近期高点,之后几天虽有震荡,但9月30日还是收涨1.94%,整个后半程累计涨幅接近6%。这种量价齐升的态势,在节前避险情绪浓厚的市场里格外显眼,说明资金对板块预期很一致。

被称为"聪明钱"的北向资金动作更直接。9月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近400亿元,创下历史单月新高,其中半导体是重点加仓方向,中芯国际、兆易创新这些龙头都被持续增持。不过外资也在做结构性调仓,比如北方华创就被净卖出4.46亿元,显然是在从高位标的转向性价比更高的领域 。

主力资金的调仓路径更清晰。9月24日那天,半导体板块主力资金一下净流入38.6亿元,但内部分化明显:前期涨得猛的AI芯片概念被兑现离场,而设备、存储这些有政策和产业支撑的领域却在悄悄吸金 。这种"弃虚向实"的动作,明显是在为节后布局做准备。

就连ETF市场也给出了信号,虽然9月29日半导体ETF出现小幅融资净偿还,但整个9月后半程的成交量持续放大,尤其是芯片ETF在最后三个交易日连续上涨,说明散户资金也在借着震荡进场。

结合政策导向和资金动向,节后布局国产芯片可以瞄准三个方向,每类都有实实在在的逻辑支撑,标的选择也能找到明确依据。

1. 政策直接受益的CPU与信创终端

央采新标最直接的利好就是符合性能要求的CPU厂商和终端集成企业。飞腾D3000系列双双入围,其母公司中国长城已经尝到了甜头,政务订单明显增长,作为信创终端龙头,后续订单放量的确定性很高。

龙芯中科的3A6000处理器也符合台式机标准,公司近期在工业控制领域的适配进展很快,加上政务采购的增量,业绩弹性值得期待。需要注意的是,这类企业要重点看订单落地节奏,毕竟政策红利最终要靠业绩兑现。

2. 存储芯片涨价潮中的核心玩家

现在存储芯片的缺货涨价已经不是传闻,而是实打实的行业趋势。威刚9月29日宣布停止DDR4报价,群联的NAND闪存报价直接涨了10%,四季度DDR5现货价预计还要涨15%-25%,这波行情比之前预期的更猛。

澜起科技是绕不开的标的,它的DDR5内存接口芯片全球市占率超过36%,单颗价格是DDR4的3倍,而且刚在Q3给华为交付了50万颗AI SSD芯片,直接受益于AI和存储双重红利。兆易创新也不错,车规级存储订单占比已经到45%,还跟长江存储签了15亿元的框架协议,国产替代和汽车电子化两个逻辑都能兑现。

3. 国产替代刚需的设备与材料

性能标准提升倒逼晶圆厂升级,半导体设备和材料的需求只会越来越迫切。北方华创今年上半年存储设备订单涨了150%,首台离子注入机已经交付长江存储,打破了国外垄断,作为设备全产业链龙头,后续扩产订单肯定少不了。

中微公司的刻蚀设备也拿到了长江存储的订单,新一代设备能支持3D NAND的高深宽比刻蚀,技术优势很突出,2025年存储设备收入预计能超30亿元。材料方面可以看雅克科技,它的HBM封装用球硅填料毛利率接近60%,还没投产就拿到了三星的长期订单,国产替代空间巨大。

综合来看,节后国产芯片板块走结构性行情的概率很大,但想闭眼赚钱不现实,必须把机会和风险都看清楚。

利好因素很明确:政策红利会阶梯式释放,10月中央集采开始开标,11月地方采购跟进,12月进入交付旺季,每个节点都可能成为行情催化剂。产业基本面也在托底,长城证券预测全球半导体龙头Q3营收环比还要涨8%,存储板块更是能涨11%,三季报大概率会超预期。加上监管层还在引导芯片企业本土上市,长江存储、摩尔线程这些龙头融资落地后,整个产业链都会受益。

但风险也不能忽视。最突出的是估值分化,比如北方华创年内涨幅已经超60%,部分标的估值跟业绩增速已经脱节,一旦资金情绪变化很容易回调。还有美国的技术限制风险,要是先进制程设备供应再收紧,会直接影响部分企业的技术迭代。另外,主力和散户的博弈也在加剧,节前已经出现主力高位兑现、散户接盘的情况,节后波动可能会加大。

对普通投资者来说,布局要把握三个原则:一是不追涨,避开那些涨得猛但没业绩支撑的纯概念股;二是看实锤,优先选有明确订单、业绩预告向好的标的;三是控仓位,可以用半导体ETF(比如512480)打底,再搭配几只细分龙头,分散风险。

说到底,这次深夜出台的央采新标,给国产芯片板块注入了实打实的政策支撑,资金的提前布局也说明市场已经认可了这个逻辑。节后行情不会是全面普涨,而是"真技术、真订单、真业绩"的天下,找准CPU、存储、设备这三条主线,再做好风险防控,大概率能在四季度的行情里有所收获。

来源:彩云间追逐的飞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