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香港生产力促进局(生产力局)今日隆重举行“低空经济科技馆”开幕典礼,邀得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财政司副司长黄伟纶先生 GBS,JP 担任主礼嘉宾,联同生产力局主席陈祖恒议员、大湾区低空经济联盟创会会长葛佩帆议员,SBS,JP 以及多位政、商、学界领袖出席,共同见证
(香港,2025 年 9 月 30 日)香港生产力促进局(生产力局)今日隆重举行“低空经济科技馆”开幕典礼,邀得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财政司副司长黄伟纶先生 GBS,JP 担任主礼嘉宾,联同生产力局主席陈祖恒议员、大湾区低空经济联盟创会会长葛佩帆议员,SBS,JP 以及多位政、商、学界领袖出席,共同见证香港迈向空域创新与新质生产力的新里程。
智慧城市新引擎 低空经济启动香港产业新布局
低空经济是构建智慧城市的重要一环,融合无人机、载人电动垂直升降飞行器 “eVTOL”、空域管理、人工智能 “AI”、能源材料等多项创新技术,具备高增长、高融合、高渗透特性,正迅速成为全球竞逐的新兴产业。国家民航局预测其市场规模将于 2025 年达 1.5 万亿元人民币,2035 年更升至 3.5 万亿元人民币。
香港拥有“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并且具备多个低空经济高价值场景,包括高端物流、应急响应、文旅融合、产业应用、公共事业及无人驾驶等,展现出发展低空经济的潜力。生产力局今日启用的低空经济科技馆,正是推动香港低空经济产业化的新起点,为科研成果转化、技术验证、标准制定与应用落地提供一站式平台。
财政司副司长黄伟纶先生 GBS,JP 表示:“政府推动低空经济发展,需要合作伙伴共同参与,与各界携手并进。 政府今年 3 月公布首批 38 个'监管沙盒'试点项目,其中 17 个项目已展开测试,预计到 10 月底将共有 28 个项目落实测试,反映各界反应热切,亦显示政府推动低空经济的速度很快,未来会保持这个动力。”
香港生产力促进局主席陈祖恒议员表示:“『低空经济科技馆』除了是展示创新科技的空间,亦是推动制度创新的试验场。我们期望透过该平台汇聚政、产、学、研的力量,共同探索高密度城市下的空域管理模式与应用场景,打造具有香港特色的'低空经济典范',进一步巩固我们作为国际创新科技枢纽的地位。生产力局亦是首间获香港民航处认可的小型无人机进阶训练机构及进阶作许可持有者,将继续在制度建构与人才培育方面发挥领导作用。”
串连上中下游 生产力局打造低空经济产业链创新体系
生产力局在推动低空经济方面,串连了整个产业链,贯通上游的材料、制造与能源技术、中游标准制定与测试平台、下游落地应用、基建与人才培训﹕
• 上游技术研发:生产力局助力研发氢燃料电池、热塑性复合气瓶、微电子模组、镁合金材料及制造等技术,提升无人机续航力与结构轻量化。透过 3D 打印设计及制造无人机零件,支持本地智能制造能力。成功案例包括自研碳纤维-泡沫金属复合材料,实现结构刚性与机身轻量化同步提升。
• 中游标准与制度建设:生产力局与电机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大湾区标准创新联盟等机构合作,建立风险为本的低空经济监管沙盒标准、跨境物流标准及相关的制造标准,为政府、企业以及技术提供者提供统一框架与风险阈值参考。生产力局亦为香港首家获民航处认可的小型无人机进阶训练机构,现正筹备推出丙类小型无人机(25–150 公斤)课程,以配合《小型无人机令 (第 448G 章)》的制度发展。
• 下游应用场景推动:生产力局积极推动无人机于物流配送、桥梁巡检、应急救援、电网监控等场景落地。技术成果包括获爱迪生金奖的“地空协同隧道自动检测系统”、结合 AI 边缘计算、无 GPS 环境下的高精度定位技术和多机械人地空协作方案大大减少高空工作之余,亦令隧道检测工作更安全高效,以及荣获日内瓦发明展金奖的”电网鹰眼巡检系统”,以嵌入式人工智能实时识别缺陷,提升巡检效率与安全性。
展示 × 沙盒 × 出海 低空经济科技馆打造一站式创科平台
作为完善低空经济价值链的先行者,生产力局一直走在产业发展前沿。“低空经济科技馆”设于生产力大楼,展示近 20 项来自本地及内地的尖端技术成果,涵盖整个产业链,包括:技术标准设定、材料及制造技术、eVTOL、中型无人机技术、测试、低空数字化基建、空中交通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及各类形的应用场景,展现香港在低空经济的技术实力与合作潜力。此外,更将提供小型无人机的作体验,让参观者亲身感受前沿技术的魅力。
“低空经济科技馆”亦配合政府的“监管沙盒”政策,设立制度试验场景,让企业、政府及学研机构可在可控环境下测试技术、验证法规、推动政策联动。欢迎业界朋友前来参观及交流心得,并欢迎市民到场一览低空经济的科技成果。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
来源:观点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