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承杰:跌宕起伏,是商业世界永恒的主题|幼狮评委说⑦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5-16 20:40 1

摘要:毕业于英国伯恩茅斯大学(Bournemouth University),黄承杰在获得互动媒体硕士学位后回国投身于广告传播事业。在此后的18年中,他曾在全国大型国际4A媒介代理商担当要职,在快消、健康、时尚、奢侈品、汽车、医药、金融品类等领域积累了丰富、多元的经

在2025 戛纳 “幼狮杯” 中国冠军选拔赛终审会的现场,IPG盟博首席发展官黄承杰以评审的身份亮相。

毕业于英国伯恩茅斯大学(Bournemouth University),黄承杰在获得互动媒体硕士学位后回国投身于广告传播事业。在此后的18年中,他曾在全国大型国际4A媒介代理商担当要职,在快消、健康、时尚、奢侈品、汽车、医药、金融品类等领域积累了丰富、多元的经验,致力于为客户构建一流的服务团队,推动品牌业务的发展。同时,他还在精准营销、社交营销和圈层营销等行业前沿领域不断精进,服务客户的案例获得行业各大奖项的认可,本人也积极参与行业论坛的演讲和赛事的评审,努力推动行业的发展,对客户、媒介、市场和消费者始终保持着探索和创新的热忱。

在谈及本次幼狮人才选拔时,黄承杰表示:“这次选拔让我感到非常惊喜。在营销与广告行业,新科技、新技术层出不穷,但我们不能被‘新’所绑架,不应为了创新而创新,为了 AI 或其他技术而盲目跟风。今年,我看到选手们展现出了更多跳出框架的思考,这正是营销人应有的特质。AI 只是一个触点,营销人员需要思考它是否真正适配当前项目 —— 若不合适,就该果断摒弃,转而探索传统或其他更优的方式。营销人需要懂得筛选与做减法,而非一味堆砌新工具,否则只会让策略变得松散。坚持做好核心创意,我相信这才是行业长远发展的基石。”

在赛后间隙,《现代广告》与黄承杰展开深度对话,围绕幼狮选拔赛评审、行业发展趋势、人才需求以及AI 时代的创意变革等话题进行探讨。

Q:此次参加戛纳幼狮中国区选拔赛,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您如何评价戛纳幼狮比赛?

A:我深切感受到了年轻一代的热情与干劲。他们对自己要求严苛,在短时间内迸发出大量引人入胜的创意素材,无论是精心制作的创意作品,还是最终呈现的打印作品,都令人眼前一亮。

本次戛纳幼狮比赛,无疑为整个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它再次证明了创意并非无用之物,也并非一味追求科技的堆砌。真正优秀的解决方案,在于恰到好处的运用,而非生硬地将前沿科技叠加。

此外,本次比赛还呈现出一个有趣的现象,即创意方向的多元化,虽然有一两组作品的方向略有相似,但绝大多数参赛者的作品都展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创意思路和风格各异。正如那句老话所说:“坏的创意千篇一律,而好的创意各有千秋。”

Q:结合此次评审,反映出行业的哪些发展趋势?请举例说明。

A:不拘泥于传统的营销漏斗理论,更跳出了非黑即白的思维定式。一个极富创意的媒介组冠军案例,尽管它可能不完全符合传统媒介计划的规范,甚至在KPI等要素上有所欠缺,但这并不能掩盖其在创意上的闪光点和提供out of box打破常规的解决方案。

避免模式化的方案,尤其要警惕科技的盲目堆砌和AI的滥用。我欣喜地看到许多同学尝试融入AI,但切忌过于刻意。在我们尚未充分了解AI所能达到的精准度之时,贸然将其引入,实则是对整个解决方案的思考不周全。

始终坚持品牌至上的原则,追求个性化的输出。视频组亚军这组同学的作品令人印象深刻,针对中国美妆品牌的出海需求,她们调整了品牌Logo的呈现形式,从原本两位女士的并列头像,演变为双方贴脸问候的形象,但这种调整在整体创意呈现中是恰到好处的,并能完美呈现这组同学对于中西方文化中不同礼仪方式的理解和融合。

以上这些同学们的理念,与我们代理商的理解不谋而合。

Q:对于即将参加全球赛的获胜选手们,您有哪些建议?

A:能参加全球赛的同学们,在演讲的节奏、深入的洞察、整体的策略、out of box的解决思路以及最终创意的呈现上都表现得最为出色。希望在国际舞台上,同学们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个人,更是一个现代与传统交融的中国市场。在终极赛场上,可以将从我们本土市场汲取的灵感,以及对中国文化的深刻理解,巧妙地融入到作品之中。让世界看到一个活力、创意无限的中国,听到来自中国年轻一代激情洋溢的声音。

Q:对于失利未能获胜的选手们,您对他们有哪些建议和鼓励?

A:同学们要感谢一路互相支持、同行的伙伴们,也要感谢坐在你们周围的每一位选手。其他选手在舞台上的精彩表现,都是大家的学习机会。认真学习他人的解题思路,汲取他人的创意理念,这些都将对大家未来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大家的表现都非常出色,值得为自己喝彩。能够一路披荆斩棘,闯入决赛,已然证明了选手们的实力与潜力。更难能可贵的是,能在短短数日之内,勇敢挑战从未接触过的议题,并在时间紧迫的压力下,完整地展现自我,已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但其中还是有几点需要注意的:

·Brief, Brief, Brief

·盯紧目标受众。

·避免堆砌那些自己都不熟悉的科技。

·时间是把双刃剑,你们是场双人舞。演讲的节奏和韵律,很重要。

·时时调整自己,不要被压力淹没(特别是看到别人出色的演讲表现时)。

请相信,每一次经历都是一次成长,每一次挑战都是一次蜕变。即使未能获奖,大家所获得的经验与感悟,都将成为人生道路上宝贵的财富。期待明年与大家再次相遇,见证你们更加辉煌的绽放!

Q:面对广告行业面临巨大的挑战和冲击,对此您的态度是什么?

A:品牌营销预算缩减,AI等技术变革带来的冲击,数据孤岛导致无法实现全域协同,平台解决方案很多但能解决品牌痛点的不多,这一系列问题都是我们当前面对的挑战。但作为见证了无数品牌的兴衰沉浮,也目睹了各种平台的起起落落的营销人而言,跌宕起伏,就是商业世界永恒的主题。

为此,我们需要有积极拥抱变化的心态,密切关注行业动态,包括经济环境、消费者行为、技术发展等变化,比如当下经济下行时消费者对情感共鸣、个性化体验的注重。同时,主动适应新趋势,适应广告行业从传统模式向精准化、个性化方向的转变,利用新兴技术和渠道,提升广告效果和竞争力。

保持“无为心,有为法”。“无为心”不是指什么都不做,而是指一种心态,不去过分对抗大势和内心纠结,品牌只有不内耗自己,才能够有更好的状态面对当下的形势;当下要做的是观察形势,调整自己,更重要的是等待时机,这是“有为法”。

本文首发于现代广告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原创内容转载开白可直接在文后留言

请备注来意

来源:现代广告杂志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