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粒:妈妈暂不来北京 表明真实想法 婆婆夹在中间为难 网友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9 22:12 1

摘要:“北京双职工最怕的,不是娃没人带,是老人一甩手,工资立刻被托育机构吞掉一半。

“北京双职工最怕的,不是娃没人带,是老人一甩手,工资立刻被托育机构吞掉一半。

2023年9月,玉米粒妈重启“周末高铁通勤”,爆米花进国际园小小班,大师兄跳槽AI实验室年薪涨到150万,一家子把“谁带娃”这题又改了一次答案:姥姥跑通勤,奶奶拍抖音,公公春节后也要来京,二胎计划直接摆上台面。

说白了,就是钱给够了,情绪给到位,老人愿意继续当“编外员工”。5000块补贴改成绩效,按天结账,北京医保异地备案办好,姥姥一算账:周五回家陪初三儿子,周日返京带外孙,高铁1.5小时,比当年绿皮车倒车去河北打工轻松多了。

爆米花两岁八个月,半日制国际园监控里笑得见牙不见眼,打脸那些“太小送园等于虐待”的键盘侠。

北京2-3岁入园率已飙到41%,每月平均托育费5782元,玉米粒家掏一半工资就能换来姥姥的“放心牌”,性价比肉眼可见。

大师兄年薪跳档,工作量也跳档,AI实验室007是常态,家里更离不开老人。

婆婆把日常剪成短视频,粉丝爱看“双外婆带娃”,点赞里一半是“同款家庭”——谁让北京保姆价已经破万,还得防摄像头。

最有趣的是,全家提前给公公租好同小区两居室,名义上“解决分居”,实则给二胎留后手。

玉米粒直播间一句“明年拼老二”,评论区瞬间刷屏:原来催生的不是婆婆,是房价和户口,多一个娃就多一个“未来学区房刚需”。

网友热评:

“姥姥拿5000绩效通勤,比年轻人打卡还准时,这就是京牌亲情版滴滴。

“年薪150万也逃不掉带娃焦虑,钱只是把矛盾升级成高配版。

“公公来了,婆媳大戏才开场,坐等抖音更新第二季。

来源:饿龙咆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