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顶级心血管介入会议EuroPCR 2025即将召开,窦克非教授研究团队携11项研究参会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5-17 02:04 2

摘要:5月20日至5月23日,2025年欧洲介入心脏病学大会(EuroPCR 2025)将在法国巴黎会议宫隆重召开。30多年来,EuroPCR越来越成为全球心血管介入领域的顶级盛会之一,吸引了越来越多介入心脏病专家、内外科医生、影像医师和多个临床研究团队参加。Eur

5月20日至5月23日,2025年欧洲介入心脏病学大会(EuroPCR 2025)将在法国巴黎会议宫隆重召开。30多年来,EuroPCR越来越成为全球心血管介入领域的顶级盛会之一,吸引了越来越多介入心脏病专家、内外科医生、影像医师和多个临床研究团队参加。EuroPCR 2025年将在学术影响力、参会人数和研究热度等方面实现进一步突破。

作为介入心脏病学的标杆会议,EuroPCR将介入技术、临床与转化医学研究、病例探讨等内容充分融合,致力于推动最新、最前沿介入技术创新与临床应用转化。本年度EuroPCR接受全球投递的3018份稿件,预计参会人数超万人,将复杂冠心病介入化繁为简,提升介入医生的实战能力和创新潜质。

本年度EuroPCR大会,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窦克非教授介入团队将携带11项研究参会,其中包括八项学术报告和3项壁报展示:

最新临床研究公布(Hotline/Late-Breaking Trials)

01

5月22日EuroPCR:Wireless physiology assessment: Hotline/Late-Breaking Trials 无创冠脉生理学评估 最新突破性临床研究专场

王浩宇博士将进行题为“Clinical and angiographic features of patients likely to have MACE despite online QFR-guided PCI”的报告,该研究聚焦于探究使用无创FFR工具(定量血流分数,QFR)指导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仍发生远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原因,分析其临床、造影及手术特征,为精准使用冠脉生理学指导血运重建提供理论依据。该研究也会同期在EuroPCR 2025 5月22日“Anatomy, physiology and clinical judgment: insights from contemporary strategies to guide PCI”专场进行报告。

02

5月22日EuroPCR:Innovative strategies for coronary interventons: Hotline/Late-Breaking Trials冠脉介入创新策略 最新突破性临床研究专场

窦克非教授将进行题为“Use of CorVad percutaneous ventricular assist system in complex high-risk and indicated patients"的学术报告,研究应用中国深圳核心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微轴流泵CorVad介入式心室辅助系统,通过单组目标值研究设计,由窦克非教授领衔,联合全国10家中心共同完成。初步显示应用CorVad辅助系统支持下复杂高危(Complicated High-risk and Indicated Patients, CHIPs)患者介入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在维持介入术中病人临床情况稳定的基础上显著提高心功能并减少溶血风险,对CHIPs患者的治疗具有里程碑意义,丰富了介入医生的治疗选择。

研究摘要口头报告(Research Abstracts)

03

5月20日EuroPCR:Insights into emerging prognostic predictors for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冠心病介入预后预测因素专场

张睿博士将进行题为“Functional complete revascularisation as determined by an optimised scoring system”的报告,该研究针对经典残余功能性SYNTAX评分(c-rFSS)评分体系的不足,进行系统性优化,构建了新型评估体系(改良功能性SYNTAX评分,m-rFSS),以更准确识别介入术后生理性完全血运重建状态。该研究结果显示m-rFSS相较经典评分,在人群重分类、预后分层、预后预测等多方面得到显著提升。文章近期发表于国际知名综合期刊Advanced Science 。

04

5月20日EuroPCR:How to deal with ostial right coronary artery CTOs: Clinical Cases 远端右冠CTO 临床病例专场

王晓/高国峰教授将进行题为“Retrograde PCI of ostial right coronary artery CTO by guide wire capture in a 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 patient”的病例报道,该研究聚焦于罕见病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报道了一例在阜外医院心血管代谢病区就诊的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通过导丝抓捕技术进行远端右冠状动脉CTO病变逆向介入治疗的手术效果,实现了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复杂冠脉介入技术的新突破。

05

5月21日EuroPCR:A journey into the ANOCA and INOCA dilemma ANOCA和INOCA困境的探索之旅专场

李博文博士将进行题为“Associations between metabolic phenotypes and cardiovascular outcomes in patients undergoing PCl”的演讲,该研究以新颖视角聚焦不同代谢表型对PCI术后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影响,通过对传统代谢综合征概念进行重新定义,进一步证实在代谢不健康的人群中,肥胖具有一定的心血管保护作用,可降低PCI术后远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06

5月21日EuroPCR:Bifurcation stenting techniques outcomes 分叉病变治疗策略临床结局专场

何际宁博士将进行题为“BV-RESOLVE score guidance is superior to angiography guidance in coronary bifurcation intervention”的学术演讲,该研究基于窦克非教授团队建立RESOLVE系列评分,首次证实基于基线造影结果的开发出的BV-RESOLVE评分在指导分叉病变PCI时无论在手术结局还是不良事件上都优于冠脉造影,为分叉病变介入策略提供了更新颖的理论指导和更简便的方法依托。

07

5月22日EuroPCR:Anatomy, physiology and clinical judgment: insights from contemporary strategies to guide PCI 解剖学、生理学和临床判断:指导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当代策略的见解专场

张睿博士将进行题为“Rationales behind physiology-guided PCI: diagnostic and prognostic impact of QFR in FAVOR lll china”的学术报告,该研究基于多中心随机对照FAVOR III China研究数据,从诊断和预后两方面系统性探究了定量血流分数等冠脉生理学评估工具优化治疗策略、改善临床结局的潜在机制。为QFR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更广泛的循证医学证据,同时针对冠脉生理学评估的个体化、精准化应用提出新见解。

08

5月22日EuroPCR:Contemporary outcomes of PCI patients PCI治疗的当代结局专场

何际宁博士将进行题为“Clinical outcomes between regular working-hours and off-hours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的学术报告,该研究选题新颖,依托阜外医院PCI人群队列,聚焦于介入术者实施PCI的时间,得出白天接受PCI手术的患者比夜晚PCI手术患者预后更好的结论。为患者和介入医生选择合适的PCI时间提供了理论依据。

研究壁报展示(E-Posters)

01

李博文博士基于中科院自动化所和中科鸿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双通道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和窦克非教授一起对其进行了临床前动物实验验证,初步证实了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并可在不增加安全风险的前提下显著减少介入医生辐射暴露,为首次人体试验奠定基础。

02

叶子翔博士利用机器学习技术辅助决策分析,纳入超过三千名中重度冠状动脉钙化患者,旨在揭示重度冠状动脉钙化患者PCI即刻成功的关键操作及介入策略。通过比较多种模型,最终采用表现优异的XGBoost模型,成功识别影响PCI成功率的核心介入操作策略,特别强调了改良球囊在重度钙化病变处理中的关键作用,为复杂冠状动脉疾病如重度冠脉钙化病变的治疗提供了有价值的指导。

03

李博文博士基于阜外医院冠心病PCI队列,基于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在冠心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机制,纳入反映胰岛素抵抗的指标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TyG),针对不同心血管风险分层的患者,探究了TyG在不同心血管风险人群中对冠心病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首次在超高危人群中发现TyG指数重度升高和PCI术后3年心血管事件风险升高显著相关,并在超高危人群中揭示了TyG指数是远期不良心血管事件独立预测因子,为未来冠心病二级预防人群的预后判断提供重要依据。

此外,窦克非教授还受PCR组委会特别邀请,作为讨论嘉宾出席5月21日15:00-16:00的“PCR meets China: great innovations and novel trials”专场,对中国冠脉和瓣膜原研器械的临床研究进行讨论、点评和分析,敬请期待!

2025年EuroPCR大会即将拉开帷幕,多个国内研究团队和术者也将携多项特色研究成果登上PCR舞台,在欧洲大地上发出越来越多的中国声音!

专家简介

窦克非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点击进入专家个人主页)

向上滑动阅览

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内科管委会主任,心血管代谢中心主任,冠心病中心副主任,冠心病病区主任,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PI,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PI。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任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专家委员会心血管代谢医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基层心血管医师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委员。世界华人医师协会智慧医疗分会主任委员,亚洲心脏学会(AHS)介入心脏病学委员会副主席。主持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30余项科研项目;以第一/通讯作者在Circulation、EHJ、JACC等领域顶刊发表SCI论著150余篇,最高影响因子39.3;主持撰写指南/共识10余部,牵头多项临床研究被欧美指南共识引用;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7项;获授权专利7项。

来源:中国循环杂志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