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哈哈彻底改名!宗馥莉上诉被驳回!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30 21:44 1

摘要:事到如今,我们还真的说不准宗氏百亿争产案的结果和娃哈哈的彻底落幕,到底哪一个会先来。

作者 I 清清 报道 I 电商天下

事到如今,我们还真的说不准宗氏百亿争产案的结果和娃哈哈的彻底落幕,到底哪一个会先来。

争产案新进展,宗馥莉上诉被驳回

宗庆后的百亿遗产纠纷案,终于又更新了。

近日,香港高等法院官网披露了一份长达十余页的判决书,将宗馥莉再度推上风口浪尖。

回顾此前,香港法院在第一阶段的审理结果是:批准原告(宗继昌、宗婕莉、宗继盛)的资产保全请求,冻结了汇丰银行账户。

图源:爱企查

即在这一判决之下,宗馥莉不能再动用账户中的资产,直到杭州法院的诉讼有最终裁决为止。

彼时,宗馥莉方对此提出了上诉,而如今法院的最新答案是:驳回宗馥莉一方提出的上诉许可申请。

也就是说,在此前香港高院冻结其香港汇丰银行账户的决定维持不变,宗馥莉依然无法动用该账户中高达17.99亿美元的资产。

不过,虽然冻结令依然有效,但判决书同时也释放出了另一个新信息——暂时搁置披露令。

此前,法院在冻结账户的同时,还一度要求宗馥莉披露汇丰账户的最新余额、资产去向、历史交易记录等信息,以保障冻结的执行效果。

然而,宗馥莉一方随后提出申请,要求“暂停披露义务”,理由是他们准备向更高一级法院再次申请上诉。

图源:财经网

这一次,在权衡了原被告双方意见后,法院批准了宗馥莉暂缓履行披露义务,直到其是否具备再次上诉的资格获得明确裁定为止。

在电商天下看来,最新的案件进展释放出了两个关键信号:

第一,宗馥莉方面并未放弃,将继续寻求上诉路径;

第二,在程序上她暂时获得“喘息空间”,不必披露账户信息,这对维护她在舆论与金融上的主动权至关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与此同时,杭州方面的诉讼也在推进中。

还记得在一个月前,就有多家媒体报道称:

宗馥莉因不满浙江省杭州上城法院审理进展缓慢,已向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实名举报,

请求加快对“职工股回购争议案”的审理进程,以推动娃哈哈集团的股权结构明晰。

图源:财中社

要知道,根据工商变更信息,宗馥莉已成功继承父亲的29.4%股份,

而娃哈哈集团的其余股权构成为杭州上城区文旅持股46%、娃哈哈职工持股会持股24.6%;

这也就意味着,一旦职工持股会持有的股份也完成回购后的确权,宗馥莉将凭借54%的股份占比,拥有对集团的绝对控制权。

目前看来,香港与杭州双线作战,宗馥莉所面对的,不仅是一次商业考验,更是一次形象、信任与继承正当性的多维博弈。

这场万众瞩目的百亿争产纠纷,还远没到完结的时候。

上海工厂生变,“沪小娃”横空出世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宗氏争产案迎来新进展之际,娃哈哈旗下的产业链也发生了肉眼可见的震动。

就在近几天,据多家媒体报道,娃哈哈上海工厂——上海娃哈哈饮用水有限公司悄然推出了一款名为“沪小娃”的品牌桶装水。

不仅名字改了,还在宣传海报上强调“至真至纯、同宗同源”。

图源:沪小娃

改名的直接原因,是二者之间的商标使用权纠纷。

据了解,上海工厂对娃哈哈商标的使用权早已到期,而娃哈哈集团也已于今年7月明确发函表示,不再续期,终止授权。

无奈之下,上海公司只能自行推出新品牌“沪小娃”,试图以“同宗同源”来维系消费者情感,LOGO也与“娃哈哈”遥相呼应;

但消费者是否愿意为这份“情怀”买单,仍是未知数。

娃哈哈改名,娃小宗接棒

如果说,上海工厂的改名是被逼无奈,那么娃哈哈的改名,则是早有预谋。

就在前不久,一份来自娃哈哈集团的《关于开展2026销售年度经销商沟通工作的通知》一度登顶热搜榜。

文件显示,宗馥莉实际掌控下的7家“宏胜系”企业,计划从2026年销售年度起全面启用新品牌“娃小宗”,替代使用多年的“娃哈哈”商标。

图源:新浪财经

在电商天下看来,从“沪小娃”到“娃小宗”,一连的串商标异动,其实都是宗馥莉对品牌控制权焦虑的表现。

那么问题来了:宗馥莉为什么非要换掉“娃哈哈”这块招牌?

要解开这个谜团,还是得先回到娃哈哈内部的股权结构上。

目前,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由三方持股——杭州市上城区国资委为最大股东,持股比例46%;

这意味着,即便宗馥莉是董事长,也没有单方面决定商标转让或使用的权限。

任何涉及“娃哈哈”品牌的重要决策,都需三方一致同意,而拥有“一票否决权”的国资股东,则成为关键的掣肘者。

而且,早在今年1月,宗馥莉方面就尝试将共计387件“娃哈哈”系列商标,从集团转让至她全资控股的“杭州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

也一度试图试图以1亿元收购商标,但两种方案均被搁置,不了了之。

因此,面对这样的掣肘,宗馥莉早早做起了另一手准备。

图源:企查查

企查查显示,从今年2月起,她就开始通过“宏胜饮料集团有限公司”密集申请“娃小宗”“娃小哈”“宗小哈”等商标,

覆盖全部45个国际商标分类,涵盖茶饮料、矿泉水、功能饮品、奶制品,甚至延伸至啤酒、果酒等潜在扩展领域。

到了5月,娃哈哈官方微信公众号首次展示了打上“娃小宗”LOGO的无糖茶饮料实物照片,“换标”一事不再是空穴来风。

图源:娃哈哈

与此同时,娃哈哈集团的组织架构也在悄然迁移。

2025年初以来,多家原“娃哈哈系”公司陆续更名为“宏胜系”;

大量原娃哈哈员工被调入宏胜体系,人员、资产、生产线在无声中完成了向“新品牌”的过渡。

这意味着,“娃小宗”不仅是一个商标,而是一个包含资本、产线、人才和渠道在内的完整品牌工程。

但我们还是不免要问:改名真的行得通吗?

对于经销商而言,“娃哈哈”是一条成熟赛道,“娃小宗”却是一次未知重启;

对于消费者而言,“娃哈哈”是一种情怀,是AD钙奶、营养快线、纯净水的童年印记;

虽然“娃小宗”的名字保留了一定的品牌锚点,也强化了接班人的家族身份,但在社交平台上,还是有不少网友表示“太割裂”“接受不了”。

不过,宗馥莉的野心并未因此受挫。

图源:财新

据接近项目人士透露,她为“娃小宗”定下的年销售目标是300亿元人民币——

几乎相当于“娃哈哈”品牌现有营收规模的80%。

这无疑显示出她对新品牌的高度押注和信心。

只是,品牌认知的迁移从来不是一场可以“定目标就实现”的短跑;

更何况,它还要在复杂的股权结构、家族纠纷与公众情绪夹缝中艰难突围。

写在最后

从“沪小娃”到“娃小宗”,从商标使用权之争到宗庆后的百亿遗产纠纷,

如今的宗馥莉,既要统筹宏胜与娃哈哈的生产经营,还要平衡股东意志与市场情绪,同时还深陷遗产纷争与信托风波。

但危机,或许也是转机。

如果“娃小宗”品牌能够顺利推进,未来逐步在产品线上完成替代,并赢得消费者认可,也许反而能开辟出一条“新娃哈哈”的道路,

让宗馥莉跳出“继承者”的身份桎梏,真正树立起“掌门人”的行业地位。

“娃哈哈”曾是一个时代的商业奇迹,“娃小宗”会不会成为下一个奇迹,我们不妨耐心观望。

来源:电商天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