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按理说,车辆的辅助系统有规定,双手离方向盘超过2分钟就会报警,可王某早有准备,他在方向盘上装了个“智驾神器”,这玩意儿靠配重环骗系统,让车以为有人在操控。
现在的智能驾驶每家车企都宣传的神乎其神,说的简直就是上天入地无所不能,明白人都清楚这些高科技的东西的危险性,但是总有人信了这些。
事情得从9月13日那个凌晨说起。杭州男子王某和朋友吃完夜宵,喝得醉醺醺的却非要开车。他的底气,来自刚买 4 个月的华为智驾车。
零点31分,王某驾车进了小区,可没过一小时又开了出来。监控拍下了匪夷所思的一幕:行驶中,他居然从主驾爬到了副驾,倒头就睡。
按理说,车辆的辅助系统有规定,双手离方向盘超过2分钟就会报警,可王某早有准备,他在方向盘上装了个“智驾神器”,这玩意儿靠配重环骗系统,让车以为有人在操控。
就这样,一辆“无人驾驶”的车在凌晨的高架上跑了20分钟,直到系统最终报警停下,才被路人发现。民警赶到时,王某还在副驾打呼噜,血液里的酒精含量飙到114.5mg/100ml,比醉驾标准还高一大截。
更讽刺的是,这已经是他第二次酒驾被查了,去年 7 月刚受过行政处罚。
9月28日的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 CEO 靳玉志主动提起了这事儿。他说 “没这个系统或已车祸”,还感慨“用户迫切需要这个系统,可能喝了酒就不需要代驾”,末了才补了句 “现在还是要叫代驾”。
“醉驾是犯罪,怎么成了夸系统的案例?”
“他用了‘智驾神器’作弊啊!不提这个光夸系统,不是误导人吗?”
之前余承东直播时说 “开智驾可以打盹”,就已经让不少车主误会,我身边真有人学他在高速上分心看手机,差点追尾。这次靳玉志的回应,又把 “醉驾作弊” 和 “系统好用” 绑在一起说,很容易让新手觉得 “只要有系统,偶尔违规也没事”。
现在几十块就能买到方向盘配重环,商家还拍着胸脯说 “能骗过所有辅助驾驶”。可销售公司的技术专家早就明确说了:“系统根本不允许驾驶员不在位,说明书里写得清清楚楚”。
说白了,出事的根源从来不是系统不好,而是有人非要和规则对着干。
“辅助驾驶不等于自动驾驶” 这话,交警和车企说了无数遍,可总有人当耳旁风。今年3月,武深高速就有司机开着辅助驾驶分心,车冲上山体侧翻;包茂高速更惨,有人开着智驾打瞌睡,直接追尾大货车。
现在的驾校教练在教新手都得额外提醒:“别信自动俩字,你的手离开方向盘,责任就全在你。”
其实华为高管的回应或许是想夸技术,但选了个最不该选的案例。作为每天开智驾的车主,我比谁都清楚技术的好,堵车时不用一直踩油门,高速上能自动保持车距,这些确实让驾驶轻松了不少。
但这份轻松的前提,是我们守规矩:不酒驾、不脱岗、不用作弊神器,把系统当成 “助手” 而不是 “替身”。
来源:碎星物语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