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3 亿日活到裁员千人!Zoom 的疫情狂欢落幕,AI 成新救命稻草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4 18:06 1

摘要:2019 年 12 月,它的日参会人数还只有 1000 万,到 2020 年 4 月就飙到了 3 亿,足足翻了 30 倍。

疫情那两年,Zoom 的名字几乎刻进了 “远程办公” 的字典里

这个原本只服务企业的视频会议工具,一夜之间成了全球人的 “刚需神器”

2019 年 12 月,它的日参会人数还只有 1000 万,到 2020 年 4 月就飙到了 3 亿,足足翻了 30 倍。

股价更是跟着一路狂奔,直接暴涨 400%,最高冲到 588 美元,市值轻松突破千亿美元大关

创始人袁征也成了媒体追着采访的 “疫情富翁”,个人净资产一度飙到 177 亿美元,从山东泰安走出去的他,那段时间成了硅谷圈子里的励志标杆。

可这场突如其来的狂欢,就像一场醒得很快的梦

随着疫情缓解,全球企业开始喊着 “重返办公室”,Zoom 的好日子也到头了。

2022 年,它的股价最低跌到 63 美元,和巅峰时比暴跌了 90%,几乎打回原形。

疫情期间 Zoom 疯狂招人,一口气扩了 6000 人,2023 年实在扛不住成本压力,只能裁员 1300 人,占总员工数的 15%。

袁征也没搞特殊,裁员时先把自己的年薪砍了 98%,用行动扛下了这场危机。

其实早在扩张时,隐患就藏在了细节里。

用户暴增的同时,Zoom 的安全问题接连冒头,“Zoom 炸弹” 让不少人开会时被陌生访客闯入、播放不良内容;隐私漏洞也被反复吐槽,用户信任度慢慢下滑

与此同时,微软、谷歌这些巨头也盯上了这块市场 :

微软 Teams 的用户从 2000 万激增至 2.5 亿,还加了 AI Copilot 功能;

谷歌 Meet 直接免费开放给所有 Gmail 用户,用户数从 1 亿涨到 5 亿,

两大巨头靠着现成的生态,把 Zoom 逼得越来越紧

袁征很清楚,想要翻身只能抓新机遇,而 AI 就是当时最明确的方向。

2023 年,Zoom 推出了首款正式 AI 工具 AI Companion 1.0,能自动做会议摘要、实时翻译,虽然功能不算惊艳,市场反响也一般,但算是迈出了转型的第一步。

真正的转机在 2024 年。

这一年 10 月,Zoom 先推出 AI Companion 2.0,到 9 月的年度大会上,又升级到 3.0 版本。

这次新增的功能不仅有跨平台笔记,能兼容微软 Teams 和谷歌 Meet,还加了智能调度、AI 头像,相当于能 “打入” 竞争对手的生态里抢用户

2024 年 8 月的季度财报显示,AI 帮 Zoom 拉来了不少企业客户,AI Companion 的月活用户也涨了 40%

之前一直低迷的股价,终于慢慢从低谷爬了上来。

袁征的目标很清晰:不再局限于 “视频会议软件”,要靠 AI 把 Zoom 变成 “默认工作中心”。

既然打不过微软、谷歌的生态壁垒,就先融入进去,再一点点把用户留在自己的平台上。

如今 55 岁的袁征在采访里说 “我不再回头看了”,

确实,Zoom 没再纠结疫情时的高光,而是沉下心在 AI 赛道打磨。

现在它的股价还没回到巅峰,但至少已经走出了暴跌的阴影。

接下来能不能从 “单一工具” 蜕变成 “综合工作平台”,全看这场 AI 转型能不能稳住节奏,这个曾经的 “疫情明星”,未来值得多关注两眼。

来源:健康小志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