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送上“神助攻”:联合国搬家中国计划,正在一步步实现!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01 00:22 1

摘要:在国际外交圈,最近有一件事引发了广泛关注: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因为批评美国,被吊销了赴美签证。这本来是令人难以想象的事。要知道,作为一国总统,本应享有外交豁免,但美国说动手就动手,完全不顾国际法原则。此举立刻引起轩然大波,更让人们重新审视一个老问题——联合国总部

在国际外交圈,最近有一件事引发了广泛关注: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因为批评美国,被吊销了赴美签证。这本来是令人难以想象的事。要知道,作为一国总统,本应享有外交豁免,但美国说动手就动手,完全不顾国际法原则。此举立刻引起轩然大波,更让人们重新审视一个老问题——联合国总部到底还应不应该继续留在纽约?

联合国自1945年成立以来,总部一直设在纽约。这在当年或许合理,因为美国是战后最大的赢家,经济和政治实力都处于巅峰。但七八十年过去,形势早已不同。

事实上,美国一直利用东道主身份为自己谋取便利。签证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很多国家的外交官抱怨,他们申请美国签证动辄受阻,甚至因此错过重要会议。即便能顺利入境,也可能受到美国情报部门的监视。这种处处掣肘的环境,和“国际之家”的定位完全背道而驰。

更让人尴尬的是,美国并不总是履行自己的义务。按照规定,美国应缴纳联合国预算的22%左右,是最大“金主”。可偏偏,美国常年拖欠会费。以2023年为例,美国就拖欠了高达28亿美元的会费和维和费用。要知道,联合国的年度常规预算才不到35亿美元,美国一拖,就相当于“掏空了半个家底”。去年冬天,联合国总部甚至因为经费不足出现“停止供暖”,外交官们不得不裹着大衣开会。这样的窘境,和纽约摩天大楼外的繁华形成了鲜明对比。

而如今,特朗普重新回到白宫,更是加剧了这种混乱。特朗普素来对国际组织“不感兴趣”,他在任时就一度退出世卫组织和《巴黎协定》。这次回归,他又提出所谓“自愿捐款制”,意思就是美国想给多少就给多少。结果可想而知,美国拖欠的数字只会越来越大,联合国的财政危机也将越来越严重。

美国的任性,客观上给了其他国家机会。哥伦比亚总统的“搬家论”并非孤立事件,实际上,要求联合国迁出纽约的声音这些年越来越多。

值得注意的是,联合国自己也在悄悄行动。过去两年,联合国系统先后有两个重量级机构选择落户上海:一个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全球可持续发展中心,另一个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这是联合国系统第一次在欧美之外设立一类全球中心,背后释放的信号十分清晰:中国正在成为联合国“第二总部”的现实选项。

上海为什么能吸引联合国?原因很简单。这里是全球最繁忙的港口之一,交通便利,国际化程度高,会议和展览资源充足。更重要的是,中国的稳定、安全和可靠的公共治理,能为联合国运作提供保障。相比之下,美国国内政治动荡频频,极端言论甚至能登上主流媒体舞台。就在不久前,美国某电视台主持人竟公然建议“炸掉联合国”。虽然此人事后道歉,但这种言论能播出,本身就让人触目惊心。

不仅如此,中国长期在联合国事务中展现出负责任的姿态。从维和行动到气候变化,从“一带一路”到全球发展倡议,中国始终强调平等、协商和不干涉内政。这种立场,恰恰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最认同的。而这些国家正是联合国的绝大多数成员。

当然,联合国总部是否真的会整体搬迁,这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问题。牵涉到的利益太多,不是一两年就能定下来的。但趋势已经很清晰:美国正在失去“东道主优势”,而中国正在逐步成为联合国机构的理想落脚点。

在此背景下,日本也曾试图插手。东京在今年就公开表示,如果联合国总部搬迁,日本愿意接盘。但现实中,日本与周边国家摩擦不断,其与美国的从属关系也让人担心,联合国若搬到日本,本质上仍可能受制于华盛顿,这样的选择注定难以获得广泛支持。

相比之下,中国更具条件。地理位置上,中国处在亚欧大陆交汇处,交通便利;经济上,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财政稳定,不会出现美国那样的长期“欠账”;政治上,中国强调平等与合作,能为联合国营造中立氛围。可以说,中国几乎具备了联合国新家的全部要素。

短期内,联合国总部大概率还会留在纽约。毕竟,这涉及巨大的政治和经济成本。但可以预见的是,联合国机构在中国的扩展会越来越多,“第二总部”的格局正在逐步形成。未来无论总部是否整体搬迁,中国都将在联合国体系中发挥越来越核心的作用。

从这个角度看,特朗普的种种举动,反倒成了“神助攻”。他越是任性妄为,美国越失去信誉,联合国就越会加快寻找新的归宿。而中国,正一步步走上这个舞台的中心。

来源:历史有料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