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听说最近,又有一批人开始蠢蠢欲动。嘴上说“准备跳槽”,心里其实想“跑路”。
听说最近,又有一批人开始蠢蠢欲动。嘴上说“准备跳槽”,心里其实想“跑路”。
跑啥呢?
跑离考核、跑离绩效、跑离那个写满 KPI 和 OKR 的地狱表格。你看那表格,横竖都像牢笼。
每天睁眼一看Excel,心里自动弹出一行字:请开始你的表演。可问题是,往哪跑?
世界都快卷成一张春卷皮了,哪儿还有空隙能让你喘口气。
很多人说,这几年经济不太行。
是的,连商场都在摆摊,老板都在直播卖货,打工人还指望着什么“稳中向好”?
醒醒吧,梦都做干净了。
尤其80后,太难了。
上有老,下有小,中间卡着个自己,像被生活架在火上烤。换个轻松点的活吧,怕收入断流;硬撑着干吧,又怕哪天猝死在格子间。你说人到中年最怕啥?怕的不是穷,而是突然发现自己没退路。
想象一下,清晨睁开眼,你意识到自己除了打工,啥都不会。
那种窒息感,能把人压到地底下。
一、想换工作,但没一个能看得顺眼
你说要不去工厂?
算了吧,体面瞬间归零。
上半身衬衫,下半身工装裤,整个人像个bug。流水线上的日子,一眼望到头。八点上线,十点下线,动作机械到连梦里都在拧螺丝。
干久了,人都快成零件了。
做文员?
你一个老江湖,还得给小年轻打下手。
帮人调格式、改PPT,连函数都要现学。看着比你小十岁的同事指点江山,你心里那个火苗一蹭就窜。嘴角勉强带笑,内心翻腾:
“这不叫重新开始,这叫降维打击。”
做销售?
那得天生能说会道,能在客户骂你的时候陪笑。没业绩就没底薪,没底薪就得喝西北风。三十岁叫拼,四十岁叫熬命。
服务员?
累。天天笑脸迎人,端盘子、擦桌子,客人还动不动一声吆喝。那“服务员,倒水!”像个巴掌,啪地打在脸上。尊严掉地上,碎一地,你连捡的力气都没。
外卖?
风险大。风吹雨打,穿行车流。一个急刹车,就可能换来一句“平台会安抚家属”。你听听,安抚家属,连人称都变了。
创业?
算了吧,钱包太薄,房贷太厚,家里孩子奶粉还没断。钱一旦打水漂,你就真成了“再就业困难户”。
创业不成梦碎,家人还得跟着你吃泡面。
细细算下来,每条路都像写了仨大字:走不通。最怕的从来不是没工作,而是突然发现自己连能干啥都不知道。
二、年轻人拿命换钱,中年人拿命换稳定
我邻居家那小子,在北京做程序员,一个月三万。
听着体面,活得像战场。每天写代码、抄功能、改皮肤,白天被需求追着跑,晚上被bug追着骂。身体早卷成麻花,颈椎像风中残枝。你问他为啥不辞?他笑着说:“房贷两万,爸妈盼我出息,我哪敢停。”
你看,他不是在上班,他是在续命。
拿命换钱,再拿钱续命,循环往复,像个陀螺,越转越空。
中年人也没好哪去。
一个做护士长的朋友,跟我说,她早麻木了。每天填不完的表,应付不完的检查。上面动不动来个“专项督查”,下面病人一吵,她就成了出气筒。回家后连说话的力气都没。她轻声说:“我不怕累,就怕没路。”
空气都静了。
那所谓“稳定”,其实是被生活按在地上动不了。
三、老一辈的体面,被时代撕碎
县城那家老五金店老板老李,快60了。
以前红火得很,锤子扳手成堆卖。现在呢?顾客没几个,连蜘蛛都懒得织网。年轻人买个扳手都要上网比价,他只能干笑:“我这质量好。”心里清楚,今天又白守一天。关门舍不得,那是他半辈子的心血,是对世界最后的倔强。
但算算账,连老娘的药钱都得掂量着花。
他图啥?
图个“我还在努力”的念想。可时代只认算法,不认脸。他卖的是情怀,顾客要的是便宜。
体面在市场面前,连影子都不剩。
所以到头来,大家都在选痛苦。上班的痛,是被榨干;不上班的痛,是被抛弃。没钱你焦虑,有钱你麻木。上班像刀,随时能割;不上班像悬崖,一步踏空就摔到底。
你以为自己在选生活,其实是生活在选你。
有人说,“人生80%的痛苦来自上班。”对,可不上班,100%的痛苦都来自没钱。成年人的底裤,早被现实扒光。
剩下那点遮羞布,叫“我还撑得住”。
但是别幻想什么无痛人生。活着就得疼。
区别只在于,你想在哪疼。
真要破局,先问问自己:我到底能做啥?
别一味逃,也别光抱怨。先看清自己的长处、短板和底线,找到自己能承受的痛。有人靠技能立身,有人靠心态过关。怕的就是啥都不会,还嫌生活太苦。时代节奏快,容错率低。
活成个体面人,已经算是高分。
未来的工作不会轻松,但方向总会有。别光喊卷不动,先自救:
把技能当投资,而不是任务;把健康当本钱,而不是消耗;把尊严当信仰,而不是奢侈品。
别人怎么看不重要,关键是你自己能不能睡得安稳,照得起镜子。
很多80后嘴上说“摆烂”,心里其实最清楚:不卷活不下,太卷活不久。智慧不在于逃,而在于调。节奏对了,日子才顺。你不用跑在最前面,但也别趴着不动。
正所谓,适度摆烂,是缓冲;彻底放弃,是坠落。
不管怎么说,别放弃折腾,把自己活成个体面人,比什么都强。
来源:倩怡教育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