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逆光之王”四个字大得晃眼,右下角那行芝麻大的“产品设计目标”差点把我老花眼逼出来——这就是我妈刚换的小米17 Pro海报。
“逆光之王”四个字大得晃眼,右下角那行芝麻大的“产品设计目标”差点把我老花眼逼出来——这就是我妈刚换的小米17 Pro海报。
她冲着拍照第一去线下店刷卡,回家才看清小字,气得直跺脚:原来“王”是自封的,还只是个目标。
我顺手把海报发群里,结果炸出一堆同款受害者:有人买了“续航第一”,有人买了“屏幕冠军”,全被小字坑过。10月8号小米悄悄把官网文案改成“逆光拍摄能力提升200%”,小字也删了,可门店海报还在,销售话术照旧,摆明赌大家不会蹲官网查更新。
罗永浩在直播间补刀:锤子当年也这么干,改完宣传语接着卖,没人真罚。
话糙理不糙,手机圈早就把“小字免责”玩成流水线:极限词放主视觉,真相缩成蚂蚁号,字号不到正文一半,颜色还融进背景,监管没到场就算赚到。
中消协刚公布,今年前三季度这类投诉飙了47%,1.2万件里七成是手机数码。
有人把厂商告到法院,判了:小字算“无效告知”,退一赔三。
消息一出,群里齐刷刷@小米客服,客服装死,只回“以官网为准”。
另一边,vivo和OPPO学乖了。
X100发布会直接把跑分数据打在主视觉,字号一样大;Find N3 Flip更绝,视频里工程师口头补刀“实验室数据”,想截屏当证据随时能截。
Counterpoint说这叫“证据化宣传”,翻译成人话:怕罚,干脆把底牌亮出来。
小米不是没技术,DXO榜经常前三,可还是舍不得那口“第一”流量,非把目标说成结果,把未来时写成完成时。10月新规征求意见稿已经点名:再玩小字,按虚假宣传办。
真罚钱的时候,希望“逆光之王”别又改口叫“逆光之实习生”。
我妈最后退了机,销售脸色比锅底黑。
我陪她办手续,听见隔壁柜台小姑娘还在喊“我们这是折叠屏销量冠军”,声音特甜,我顺手瞄了一眼海报——果不其然,冠军后面跟着一排肉眼难辨的芝麻字。
来源:科技局中局